APP下载

规模奶牛场布病净化方法分析

2020-12-09孙芳芳

新农民 2020年31期
关键词:奶牛场布病布鲁氏菌

孙芳芳

(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布鲁氏菌病是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这种疫病的危害很大,因此本文将围绕奶牛布鲁氏菌病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和净化的措施。

1 奶牛场的布病现状

布鲁氏菌病不同于一些普通的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不仅会在牲畜身上传染,还会传染给人类。因此,相关的部门一定要严格管控,避免疫病的传染影响人类和牲畜的健康与发展。要想防控和净化这一疫病,首先要了解这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现状。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国家有布病疫情报告,严重的地区高达50%的感染率。不仅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更是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我国国内,除了澳门和台湾未见报道,其他省份均有布病病例报告,但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快速的发现了问题,并展开了全国地毯式的搜索和监测,很快的控制了这一疫情。此后,我国相关的部门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净化措施,例如定期监测、严格管理、强化消毒和疫苗免疫等。

2 奶牛场布病净化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政策

完善政策,这里的政策是指国家发布的动物疫情与疫病防控与治理的规划政策,其中主要对各地区的动物疫情提出了预防与控制的方案,尤其是布病防治,被列在了首位,由此可见,这种传染病的危害性是不容小觑的。完善并落实政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出台与发布,便于相关的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展开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另一方面是作为具备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可以更好的提高和强化布病防控与净化相关的知识普及。虽然布病在全球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并且危害严重,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群体不了解这一人兽共患传染病,因此,需加强政策的完善以及宣传和推广力度。

2.2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的具体时间在各类规范政策中有明确的提出,就规模奶牛场而言,每年至少要展开两次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避免这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存在,二是为了全面了解奶牛的情况,对患有其他疫病,或者生理状况表现异常的奶牛进行及时的处置。最后,定期的监测便于奶牛场内其他一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定期的监测、盘点和清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3 严格管理

这里的严格管理主要指对引种的管理,规模奶牛场之所以必须要慎重引种,是因为其能有效防止布病疫情的输入,当然在检测合格的冻精体内进行的扩散与繁殖的奶牛中也有可能存在一些菌病,但是与后备牛相比,这种概率微乎其微,总体来说是值得购买的。当然,各奶牛场或多或少的都要购进一批后备奶牛,对于这批奶牛,奶牛场需要做的是严格把控,按照审核标准,一步一步的展开检查、隔离和重复检疫的工作,不能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工作量较大,就将可能存在病毒的病原体—奶牛混入到牛群中进行饲养。更要遏制不健康的母牛孕育幼牛的现象,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传染,加上幼牛本身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

2.4 强化消毒工作

消毒是规模化养殖场必不可少的环节,牲畜群居,粪便不能及时的处理,对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自然会有很大的影响,而这样恶劣的环境正是寄生虫和病原体的“温床”。而前面也提到了布鲁氏菌不是一般的病菌,它对干燥以及寒冷的抵抗力是非常强的,而对于湿热,尤其是热的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在进行灭源消杀工作时,一定要把握好消毒药水的温度,并搭配阳光直射以及煮沸等,确保可以将病菌完全消杀。每周都需要展开病毒的消杀,而每月都要定期展开整个牛奶厂的清整,这样既可以保障病毒的消灭,也可以为奶牛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

2.5 合理分配人员

因为这种疫病也会传染到人类,因此奶牛场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特别小心,在工作时要高度防范和警惕,避免交叉感染。但是,正常的工作还要开展,因此,养殖场内的管理部门需要对人员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既要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又要减少人员与牛群的过多接触。除了对牛群的饲养外,还要确保养殖场内环境的维持,尤其是蚊蝇、鼠类,这些很容易传播病菌。

2.6 确保疫苗免疫

最后,是免疫疫苗的接种,从近几年的奶牛布病情况可以看出疫苗接种是很有效的一项措施和方法。早在2012年,相关的疫情防治规划中就对疫苗免疫进行了提及,各地区的养殖场户一定要加大关注力度,开展净化的工作。

3 总结

预防和控制这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措施还是有很多的,其中一定要严格把控的是消杀的环节,做到定时清整,密切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规模化奶牛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奶牛场布病布鲁氏菌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