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0-12-09

文化与传播 2020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党报报刊

2020年11月28日,在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学院院长(书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论坛”在广西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50多家新闻院校、研究机构和媒体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教授主持。11位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恩格斯新闻思想的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主旨报告,他们围绕着“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两大议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恩格斯报刊实践活动研究

恩格斯的报刊实践活动有其鲜明的特点。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认为,恩格斯在从事报刊实践的活动中,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作用、指导方针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特别是对党报如何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做斗争,如何动员群众投身政治运动开展革命斗争、党报如何处理党组织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他独特的新闻思想,从而与马克思一起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教授对恩格斯报刊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恩格斯报刊实践活动的四个特点:一是坚定的立场,鲜明的党性;二是深入的调查,严明的论证;三是无情的批判,科学的说明;四是战斗的品格,理论的力量。他认为恩格斯独特的新闻思想和报刊实践活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实践革命的根本原则,认为学习恩格斯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恩格斯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旗帜、深入调查、批判精神和战斗的品德。

人民网原总编辑兼副总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教授则认为不管是作为新闻媒体人还是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传授者,首先要学习恩格斯伟大的思想,重视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理论创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其次,要学习恩格斯无私奉献的高尚的人格。此外,余清楚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新闻实践工作经验指出,学习恩格斯必须要紧密联系当下的实际,并提出了五点建议:一要紧密联系习近平的新闻舆论思想;二要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思政课;三要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和媒体实践;四要紧密联系媒体融合和技术创新;五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研究

恩格斯新闻思想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但它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价值,依然对中国的新闻事业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与会专家学者就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形成的背景、理论内涵、特色以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教授从历史背景角度分析了恩格斯新闻思想形成的过程,他认为要从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来理解恩格斯的新闻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下,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总结了恩格斯新闻思想的特色、内涵和价值,他把恩格斯新闻思想概括为四点特色:一是建立在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提出的科学学说的基础之上;二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三是与恩格斯报刊活动密不可分;四是和马克思新闻思想紧密关联。丁柏铨教授还阐释了恩格斯新闻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其理论内涵包含六个方面:一是重视人们对新闻的需要,让新闻事业成为有益的学校;二是新闻完全立足于事实,恪守真实性原则;三是倾向性不可避免,但是注意好倾向性与报道所做判断的关系;四是丧失时机对写文章来说是致命的;五是政治自由、集会结社的权利和新闻出版自由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和存在的条件;六是记者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具备良好的素质。最后,他认为恩格斯新闻思想的价值表现在处理好新闻工作中不回避主观倾向与进行正确判断之间的关系、关于政党报刊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舆论引导、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等方面。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雷跃捷教授围绕恩格斯1879—1895年的办报实践展开了研究,他总结了恩格斯晚年在指导《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并用旗帜论、阵地论、杠杆论对恩格斯晚年的党报思想作了概括和总结。雷跃捷教授指出,1879年后,欧洲各国的社会形成及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凸显,这一时期的办报实践中,恩格斯多次提出党报是无产阶级战斗的旗帜,提出群众才是党报值得信赖的靠山,必须坚持立场,要不顾一切竭尽全力守住这块阵地,并认为党报是重要的党内生活杠杆,是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教授谈到了恩格斯党报工作原则对我国党报工作的影响。1890年后,恩格斯提出了和平时期党报工作的三个原则,提出要更多的开展党内自由交换意见原则、道义影响原则和思想斗争公开原则。朱清河教授认为,恩格斯提出的三个党报工作原则对刘少奇的新闻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刘少奇在延安时期就说新闻工作者要发挥桥梁和传帮带作用,其实是恩格斯党报思想的两个具体形态。他认为,三个党报工作原则对于当代新闻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表现在坚持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三个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将恩格斯的党报思想与列宁的党报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可以用八个字简要地概括两人的党报思想,即“一脉相承、迭代更新”。他认为,从纵向来看,即在党报的功能和作用方面,两位思想家是相当一致的。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的党报理论,认同党报是党组织的机关报,是全党工作的一部分;党报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党报必须遵循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党的精神进行业务工作;党报是党的思想中心,是党的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从横向来看,他提出两人在党报理论重要问题上存在着差异,恩格斯更强调党报的无产阶级性质,他在党报的相关论述中很少直接提到“党性”这个词,而列宁明确地提出了报纸的党性问题,比较系统、全面、精准地对党性作了界定。在党报功能方面,恩格斯强调党报的政治宣传功能,列宁在继承基础上,又提出党报的组织功能和经济建设功能。在党报和党的组织方面,恩格斯提倡创办非机关报纸,而列宁强调机关报纸的重要性。他最后总结道,由于所处的时代、面临的国情、个人的身份、角色、立场不同,恩格斯和列宁的党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

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目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思考了教育者应当“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他提出,目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缺乏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师资,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出现教条式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多学科视角等不足之处。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解读社会中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并进行理论思考与总结,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更加鲜活。关于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形式的问题,他提出首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你教我学”变成师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其次要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从小抓起,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基到列宁创新发展的传承关系。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形成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出现之前,资本主义压迫和工人阶级反抗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党的报刊是党进行工人运动的武器。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通过办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他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论述,在深刻了解他们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包括报刊理论。

程曼丽教授还认为,列宁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列宁的新闻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从事新闻宣传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新闻思想和苏联报刊管理体制在中国被全面接受,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新闻理论的宣传与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新闻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中国的新闻业形成了以党报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界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经过40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教授则从历史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和发展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新名词到政治术语的演变过程,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得到了普及,并逐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邓绍根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78年,但当时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含义。直到四年后,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在《新闻理论基础》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系统化阐述。随着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直不断被新闻界使用,并得到推广。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述正式在新闻教材出现;二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被认为是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新措施;三是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使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一个学术话语成为了一个政治术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则从应用层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姜飞教授认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国际传播有三个主导范式:以发展主义和金银主义为主导的殖民主义范式;以反殖民、反全球化、去西方化、反跨国资本背景下后殖民范式;相对冷静、客观,只谈生产和生活的全球化范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范式则是对于以往三大传播主导范式的有效补充。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对这个问题,姜飞教授提出了六种思路,即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他还提到,现今讲好中国故事进入到了新的特殊阶段,之前是发展经验的分享,但是通过抗疫故事传播则进入了制度传播的深水期,体制是经验层面的,而制度则在思想层面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支撑中国制度优势的思想,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根源。

在本次研讨会上,11位研究恩格斯新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专家学者就报刊实践、理论探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最新成果,回顾了恩格斯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和办报实践活动,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重要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将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恩格斯党报报刊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阐释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百强报刊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