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应用
2020-12-09周慧勇
周慧勇
( 鞍山市肿瘤医院影像科 , 辽宁 鞍山 114000 )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发生率在全身骨折中大概占到1%[1],胫骨平台骨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诊断起来比较棘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技术[2], 能够清晰显示胫骨平台内部骨折程度,即便是塌陷程度较轻的平台,能够提高对隐匿骨折和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7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2)伴随股骨远端骨折;(3)有膝关节置换术史等。男48例,女26例,年龄21-72岁,平均(53.72±7.09)岁,按Schatzker分型:II型33例,Ⅳ型21例,V型15例,Ⅵ型5例。选择同期47例正常成人胫骨平台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9-69岁,平均(50.93±8.25)岁。2组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仪器为西门子 64层螺旋CT 扫描仪,扫描条件:矩阵512×512,厚0.625mm,电流95- 110mA ,电压120kV ,重建间距0.625mm。先进行CT 薄层扫描,然后用 Vitrea 2工作站分析原始数据,采用表面重建法进行三维重建。选取并建立各解剖标志点,测量平台宽度、内翻角、外侧后倾角、内侧后倾角、外侧前后径、内侧前后径等参数。
4 结果
4.1 2组三维测量参数比较:观察组平台宽度为(75.41±3.92)mm,内翻角为0.15°±0.02°,外侧后倾角为6.48°±1.09°,内侧后倾角为8.68°±1.14°,外侧前后径为(33.72±5.37)mm,内侧前后径为(38.16±4.09)mm;对照组平台宽度为(68.07±5.11)mm,内翻角为3.25°±0.94°,外侧后倾角为5.38°±0.63°,内侧后倾角为7.72°±0.73°,外侧前后径为(31.87±1.51)mm,内侧前后径为(36.03±2.28)mm;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4.2 2组CT薄层扫描与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比较:CT薄层扫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为87.3%,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为95.7%,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4.3 2组CT薄层扫描与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比较:CT薄层扫描检出II型36例(81.5%),Ⅳ型11例(84.0%),V型18例(88.9%),Ⅵ型9例(87.5%),分型准确率为80.7%;三维重建检出II型33例(81.5%),Ⅳ型15例(84.0%),V型19例(88.9%),Ⅵ型7例(87.5%),分型准确率为91.4%,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因交通事故、高处跌落等原因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大约是女性的3倍。膝关节有7°生理外翻角,所以临床上大概90%的患者都属于外侧平台骨折[3-4]。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分型复杂,并常伴随关节面塌陷、韧带损伤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准确的诊断与分型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不然容易引起多种手术并发症,如关节僵硬、关节畸形、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胫骨平台骨折不能仅依靠病史与临床表现明确诊断。X线是常规的辅助检查手段,能够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提供较高的可靠性,但是无法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断端,对隐匿部位的骨折往往受限,而且有些时候容易受伪影影响,误诊率较高,无法对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等合并损伤提供有力的证据。而流行病学显示,57%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合并有半月板损伤,25%合并有前交叉韧带损伤[5]。因此,为了明确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损伤有必要采取其它影像学技术。CT是横断面、多平面成像,并具备强大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并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技术,能够直观、真实地显示骨结构的形态与特征,特别是在一些微细结构的显示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研究表明,CT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复杂解剖结构的立体形态,对于单纯性裂纹骨折、粉碎性骨折、游离骨块、关节面塌陷等情况的显示比较容易。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检出率为95.7%,明显高于CT 薄层扫描;同时三维重建的分型准确率为91.4%,明显高于CT薄层扫描。
胫骨平台的形态学对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平台宽度、内翻角、外侧后倾角、内侧后倾角、外侧前后径、内侧前后径等参数与正常胫骨平台比较有明显差异。这提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需要恢复平台宽度,恢复下肢力线,适当恢复后倾角。综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价值高,且测量方法学可为骨折解剖复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