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11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孙 伟

( 朝阳市第二医院 , 辽宁 朝阳 122000 )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手术中经常发生的疾病。 它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深静脉血栓还可引起许多并发症,其中以肺栓塞的发生率最高,危害性大,因此,需加强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满意度;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护理前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了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年龄21-75岁,平均(48.67±5.26)岁。男女分别是29例和16例。对照组23-74岁,平均(48.67±5.54)岁。男女分别是30例和15例。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施行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1)饮食指导:说服入院后患者下肢骨折戒烟,下肢骨折术后避免高胆固醇和含动物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提高免疫力。(2)术前肢体需要定期固定,适当抬高患肢,减少局部肿胀,观察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血供,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避免膝关节过度屈曲,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3)心理护理:了解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并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使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患病情况。可能,下肢骨折的手术方法,医生的技术水平等。了解临床表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危害,解释治疗成功案例,缓解心理压力,增加信心。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4)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下肢骨折术后,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尽量减少下肢或四肢的穿刺,尽量将针置于浅静脉以保护四肢附近的静脉。同时,保持排水畅通,密切观察,并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术中合理使用下肢止血带,尽量减少下肢骨折手术时间,下肢骨折手术避免不必要的压迫,下肢骨折手术时间过长,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鼓励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深呼吸,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引导运动模式,频率,力量,呼吸等,进行深呼吸运动,可对胸部造成负压,促进静脉回流。(5)康复锻炼。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髋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等进行被动运动。(6)对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肢骨折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肿胀程度,肤色,体温,浅静脉充盈和动脉搏动。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并在下肢骨折12小时开始下肢骨折手术。及时补充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补充血量,并纠正冲击。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护理前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4 统计学方法:SPSS25.0统计,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对于其他数据实施t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满意度45(100.00),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

5.2 2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较:护理前2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5.3 2组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相比较:观察组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分别是(2443.68±21.21)ml、(1.25±0.25)天和(2.64±1.01)天,而对照组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分别是(1322.40±12.57)ml、(2.35±0.25)天和(4.11±1.21)天。

5.4 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22%),低于对照组9(20.00%),P<0.05。

讨 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创伤下肢骨折手术容易引起静脉损伤,血流停滞,从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1],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制动状态、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和骨科患者,特别是手术后3-5天,这种情况很常见。手术创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的改变,具有强抗凝作用的蛋白质细胞减少,导致高凝状态,需要在手术和手术期间卧床休息,下肢血流缓慢,血液停滞在静脉中,并且大量白细胞积聚,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的形成可引起组织器官和肢体功能的紊乱,严重影响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身心健康。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死亡率高,对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大大降低了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骨科创伤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逐渐增多,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疾病。它指的是下肢深静脉的静脉血液凝固[3-4]。对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手术期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增加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提高护理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减轻心理负担,遵医嘱增加下肢骨折术后饮水量和早期下床活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并通过早期康复锻炼,改善患肢功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7]。

本研究将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骨折术后每天摄入水量、下肢骨折术后下床的时间、下肢骨折术后开始进行活动锻炼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护理中有良好作用,可缩短卧床时间和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改善下肢血流情况,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