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力研究的社会文化新视角及其启示

2020-12-09贺腾飞刘文英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个体

贺腾飞,刘文英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在创造力研究领域,自1950 年Guilford 提出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性后,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贡献更大。由于创造力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创造力展开研究,有神经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人格层面、团体层面、社会环境层面等的研究。我们将其归纳为四种研究取向,分别是个体差异心理学取向、认知心理学取向、发展心理学取向和社会心理学取向。

一、创造力的现有研究取向

创造力的四种研究取向主要聚焦于:①把创造力视为一种个体,还是社会的现象?②创造力是普遍具有的,还是极其稀有少见的?③创造力是不同学科普适的,还是专业领域特有的?这些问题在创造力的研究中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创造力的人格特质观点,侧重于探讨创造力者所具备的人格特质,包括三种讨论方向:人格特质、认知观点与个人经验或发展事件等。例如,创造力和人格特质有密切关联(Sternberg&Lubart,1995),人格中的经验开放性对创造力有显著预测作用(DeYoung,Quilty&Peterson,2007)。[1]2.创造力的产品观点,侧重于评析有创意的产品。例如,创造力涉及创造新而有用的产品,包含观念和具体的产品(Mayer,1999)。许多学者都以创意产品视为创造力之判断依准(Amabile,1996;Sternberg&Lubart,1995)。[2]3.创造力的过程观点,侧重于分析产生创意的过程与阶段。例如,有学者主张创造力过程包含五个步骤:任务的确认、任务准备、反应产生、反应确认与沟通、获得创意结果(Amabile,1996)。Dreu 等(2008)提出创造力的双过程通路模型。也有学者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帮助产生创意的思考过程(Majaro,1988)。[3]4.重视创造力之环境观点,侧重于探讨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例如,创造力是产生于领域、学门与个人之间的互动,而父母、师长乃是扮演守门人的重要角色(Csikszentmihalyi,1999)。还有学者对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进行了研究,指出创造力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Lubart,1999)。[4]

(二)研究方法 1. 用于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和动机作用的社会—个性方法;2.用于研究创造力在潜意识过程中活动的心理动力学方法;3.用于研究创造性的心理表征和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方法;4.用于研究创造力的用途和个体创造力怎样提高的实用主义方法;5.用于研究怎样有效测量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学方法;6.用于研究创造力是提高个体生存和繁衍机会,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传承与适应能力的社会文化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侧重,都对创造力的深入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三)理论研究 1.Amabile 的创造力成分理论(1983)。[5]该理论从“产品”的角度对创造力进行定义,认为个体的专业特长、创造性思考的技能、对目标任务的动机三种不同的成分共同组成个体的创造力。这三种成分相互联系作用的结果共同决定创造力水平的高低。2.Sternberg&Lubart的创造力投资理论(1996)。[6]该理论认为具有创造性才智的人就像非常优秀的投资人,他们在思想领域中低价买进再转手高价售出。他们产生的想法就如被低估价值的股票,大多数公众都会拒绝。这些思想一经提出,人们往往将之视为异类,但他们敢于挑战公众(低买),而后又通过说服很多人彻底地领导潮流(高卖)。因此,要发挥出创造力,必须具备六种资源。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3.Csikszentmihalyi 创造力系统观理论(1999)。[7]该理论指出,创造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是个人的思维或创意成品,并且必须透过社会系统的评价才能判断其价值,是个人、文化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该模型包括三个指标体系:个体、领域和场,个体的创造力是系统内的互动,是个体、领域和场等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的结果。4.Rhodes(1961)和Kozbelt(2010)等的创造力4P 理论。[8]该理论认为创造力的概念模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创造性的产品”“创造性成果产生的过程”“创造者的人格特征”“创造 力 所 需 环 境”。5.Glăveanu 的 创 造 力5A 理 论(2013)。[9]该理论是在4P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新的创造力系统观。他提出创造力包括Actor“行动者”、Artifact“工艺”、Action“行动”、Audience“大众”、Affordance“环境可供性”五个方面。他认为5A是创造力必须的五个根本要素。

所以,在创造力的现有研究取向与理论研究上,研究者逐渐从综合的角度出现汇合取向观点,越来越重视从个体内外系统多层面对创造力进行研究。对创造力的发生主要从个体认知因素、动力因素、情感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到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认为创造力不仅是一个多侧面汇合的复杂结构,还受到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社会文化研究取向

近些年,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日益纳入创造力的研究视野,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正在成为创造力研究的主流。它标志着一个领域内一个概念上的转变并在研究方向上具有指导性。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重要的转向。第一个转向是在1980 年代,标志是心理学家T.M.Amabile 出版的著作《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10]从对个体的创造性人格与智力方面的关注转向对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关注,重点研究创造力发生发展的文化因素与外在环境。第二个转向是在2006 年,标志是《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reativity》的出版,[11]此书认为对创造力的认识应该通过跨文化的研究来推进,开始关注跨文化创造力研究方面,此后,有关创造力与多元文化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也逐渐增多起来。

有关社会文化与创造力的研究主要体现为五类:第一,社会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S.Arieti认为文化环境是一种“创造基因”,创造力是个体具有潜在创造性与所在文化具有创造基因相互结合而产生。[12]有研究者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受个人主义文化比集体主义的文化影响更大(Niu&Sternberg,2001,2003)。[13]Morris 和Leung认为应该采用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在创造力方面决定东西方人差异的主要因素。[14]而张武升,肖庆顺认为文化是个体创造力的源泉,因为其蕴含着创造“基因”。[15]

第二,社会文化差异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Simonton 的研究表明,文化的多样化与开放性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16]Niu&Sternberg研究发现,文化差异对于创造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17]Niu 和Sternberg也认为个体创新的产品与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创造力水平具有重要影响。[18]随后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受到外来经验的开放性(Leung&Chiu,2008)、心理定式(Leung&Chiu,2010)、认知加工过程(Leung&Chiu,2010)等方面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结合来共同产生影响。[19]

第三,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最初Leung,Maddux 等人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广泛的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性的观念产生表现、顿悟学习和支撑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等方面紧密相关,提出了多元文化经验能够有效提升创造性的五种假设。[20]后来,William 和Leung 等人通过文化启动范式的实验,证明了多元文化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创造力。[21]这方面的研究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操纵文化变量。例如,Leung 和Chiu 对美国大学生进行文化启动的范式研究,证明了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经验的有效促进。[22]Maddux和Galinsky研究发现,国外生活的适应经历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创造性。[23]William和Galinsky等人也证明了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力,并在实验中发现多元文化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是文化学习与文化适应。[24]William W.Maddux 等人通过研究还发现,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个体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创造力,对个体的创造性和集体水平的新颖性和流畅性都有重要影响。[25]究其原因,是具有多元文化经验的人更容易接受异国文化中的思想与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而且能够积极地把这些观点加以整合,所以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Leung&Chiu,2010;Chiu&Hong,2005)。[26]

第四,掌握多种语言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Lee&Kim 认为创造力最重要的有三个指标:适应性、创新性和创造潜能。在创新性上,高水平双语者的得分明显高于低水平双语者和单语者。[27]Kharkhurin 研究也发现,掌握双语化程度较高的个体创造性较强,在单一语言环境中的个体创造性不如接触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个体水平高。[28]Ricciardelli对有关创造性与双语学习关系的24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创造性与双语学习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它们之间且有交互作用。创造力会受到双语学习的影响。[29]究其原因,Cheng和Leung发现,通过较低的积极情绪和较高的消极情绪能够影响个体的二元文化经验,从而对创造性产生重要影响。[30]Cushen也通过研究发现,在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方面,年龄较早习得第二语言的双语者比习得第二语言晚的双语者和单语者都强。对双语者创造力的相关研究内容还主要有:形成新观点的能力、对常规知识结构进行突破的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新旧概念间发现新联系的能力等(Maddux et al)。[31]

第五,涵化(文化适应)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积极适应与认知整合能够有效促进创造性。例如,多元文化学习是涵化的重要内容,而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是涵化(Maddux,Adam,Galinsky,2010;William 等 人,2009,2010)。[32]Cheng 等人研究发现,高整合性的个体比其他类型个体具有更好的创造性。[33]Tadmor和Galinsky发现采用整合策略的个体比采用同化和分离策略的个体在工作和学习中更有创造性。[34]究其原因,研究者提出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个体对异国文化的充分适应可以使思维中的不同观点和行为进行无意识整合而得到充分扩展,形成创新思维(Ward,1994;Leung et al.,2008)。[35]有人认为已有的概念与其它看似不相关的概念通过涵化可以将其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创造性概念扩展(Chi Yue Chiu,2015)。[36]还有人认为通过对异文化中的新信息接受和理解,并进行认知整合形成新的观点,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降低功能固着,从而提高创造力(Friedman&Foerster,2001)。[37]

因此,心理学对社会文化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将实验或社会研究的方法运用在创造力研究中,运用文化启动等范式来研究创造力。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从以前宏观的文化整体研究到微观的文化行为和经验的研究,从多元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到个体内部影响因素的探讨,这些社会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能够扩展人们对于创造力内在机制和外在影响的深入体验和认识,为创造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社会文化研究取向带来的启示

从社会文化角度对创造力进行研究,标志着创造力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重大转移。在未来,创造力的社会文化研究取向通过创造性的个体研究与社会文化结合在一起,它们有能力改造我们对于创造者、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时间、创新地点和创新原因等的理解以及人类和社会为何进行创新。由此,社会文化的研究取向会对人类社会与心理学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一)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大规模创新可能导致我们认识世界的范式在进行不断转变。然而,在各个层面,自发的进行创新和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日常社交到社会变革的加剧时期,在社会认可的不断超越传统的创造性领域,比如科学、发明、设计或艺术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建造、维护和不断更新着我们共同生活的领域,这些都应该被视为是一个创造性的领域。这种观察使我们更加清楚日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创造力,它能够促进社会互动、制度变革和社会的发展运动。创造力不仅通过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促进社会进步,也通过改变人类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个体对他人的相处方式以及自己的独处方式等,而使个体思维更灵活,对新事物更开放,对各种观点的差异更加包容与易于接受。

(二)创造力是文化互动的行为 创造力和文化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创造力使用文化提供的标志和工具从而产生新的文化资源,以促进未来的创造性行为。比如,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在创造力的发展动态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里“文化”的概念并不是指具体的文化内容,通常指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或社会政治化的方式(即通过使用人为设定的差异来创建合法化的等级结构)。在社会文化传统中,文化和思想是相互依存并不断塑造彼此。文化既不是外在动态的,也不是内在静态的,而是由具体思想和所在社会通过提供感知、思考、记忆、想象等所需的象征性资源来最终创造所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行动”的概念一般包含心理、行为和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将创造力视为一种制造或产生的形式也并不否认创造性思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相反,这种观点整合了创造性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本身也是一种“内化行为”,通过与多种行为产生共鸣和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创造性结果。

(三)创造力是一种物质上、心理上、社会上并存的现象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不是通过孤立的想法就能够创造完成,而是通过参与物质世界与社会世界中的具体个体来完成。任何一项简单的研究或干预措施都无法解决创新所遇到的复杂问题。对于创新问题、创新方法、创新的整体设计和创新发现的解释说明都应该是基于这种复杂性而进行选择。社会文化方法面临的挑战是将历史上一直孤立的研究或甚至相互对立维度的各种方法编织在一起,而且能够整合这些不同的学科以及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因素。整合这些多维度的内容也需要了解这些复杂维度的潜在背景与主要观点。比如想要了解美国和其他国家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和方法论,就需要了解这些国家个人主义对“集体”的政治影响,还要了解涉及到各学科分化、分离与碰撞的历史(比如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以及可能采用新颖的、非对立的各种观点。

(四)人类的创造性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产物 没有任何形式的人类创造力不依赖于直接的、中介的或隐含的社会互动或社会交换。即使在独立的进行创新工作时,我们也会含蓄地建立并回应这些观点以及其他人的期望。当个体创造时,个人可以反复成为他自己的“观众”,像其他人一样,站在后面评估他的创新过程及其结果。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在一起工作时要有明确的合作,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一起工作时总会更有创造力。社会因素不应该浪漫化,个人冲突、不相容的相处方式和其他问题可能会减少创造性努力的协作。但是,创造力的整体发展不能在自我抛开其社会关系之外进行构思。这一点在创新的早期就能够体现出来,并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以我们能够进行合作、竞争和依赖他人的方式来继续创造有意义的新奇事物。

(五)创造力的意义和实践都是动态发展的

对于创造力的理解和实践因时空而异,因此我们对于创造性现象的任何单一的还原论定义无法进行操作。新颖性、独创性、价值性和适宜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跨文化标志。然而,正如任何定义一样,这种观点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所在地理位置形成的,这一现实并没有使我们的结论变得无效,它只是鼓励我们认识到怎样根据所在的语境依赖性来判断有关创造性,这就需要不仅要探究什么是创造性,还要探究为什么我们称之为有(或没有)创造力的人。使用创新的动态方法也将研究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潜在的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上以及可能产生影响未来的各种结果上。

(六)旧文化资料应该被重新审视而不是放弃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创造力研究需要更加清楚了解事物本身的历史根源,存在的盲点和被遗忘的文化资料所能起到的贡献,以便将当前的研究纳入其中更广泛的理论框架中。相反,我们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复杂性都会很快发生改变。仅仅因为一个想法或假设在过去没有得到支持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无用了,(反之亦然),并非每一个过去的概念或假设都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在很久以前制定的。我们通过运用新的观点、角度或实施方法可能会使长期被忽视的过去概念进行复活,从而为创新所用。

(七)创造性研究领域需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体系 虽然在社会研究中,量化是一个重要的目的,但对创造力的研究需要有创新的经验、意义和创新过程的定性研究来进行理解。如果研究创造力只使用单一的数据统计,那对于创新者、创新产品、创新过程来说,都可能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当这些数据并不考虑人的整体状态和他生活的环境时。我们需要区分如何有意义地量化创造性成就和行为(例如引用的数量、某些行为的表达、判断评定、语言标记等)。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反思如何解释这些量化的数据,而不是基于盲目的假设认为使用一种测量方法就会自动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

(八)创造力研究需要规范 创造力研究本质上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在使用实验和其他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时。所以在报告研究时,我们应该批判性和反思性地使用创造力的概念。这里概述的命题将创造力描述为一个复杂的现象,许多方面的研究可能都是如此进行确定并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一项研究衡量创造力的某个方面(例如发散思维或创造性自我信念),它应该被标记为这并不等同于“创造性本身”,即使提到这个概念会作为一个更大的概念被我们所认识。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始终必须从某种范式和规律中来定义和评价创造力,我们可以在认识论上争论我们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但应该注意到其他范式和学科观点确实也遵循这样的事实。

(九)创造力研究者要具有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创造力的研究者需要重视其社会文化所起的作用,更要关注社会历史和物质环境对创造性行为以及社会、物质和创造性工作对时间分配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呼吁创造力研究要超越关注个体本身,个体不要与他所处的社会、物质和文化背景相隔离。这不是对个体研究,特别是对个体差异研究的拒绝,而是需要对个体化的研究进行整合,并能够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框架内对其概念、方法和发现进行重新解释。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创造力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创造力的伦理越来越感兴趣。所有现有的这些研究都只不过是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处于边缘化或受压迫方面社会群体的创造力研究。因此,我们将来在研究中需要认识到:不同创造力的理论、实践和教学法怎样进行共存以及能以自己的方式和权利被社会所承认?即使是成熟的主张,如创造性行为的社会认知,也需要在社会文化框架下进一步去调查研究。如何整合现有的语言、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实践来影响不同领域的创造性工作?自我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了什么角色?也许最重要的是,创造力本身的概念对个体感知、发展和行为的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个体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