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

2020-12-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脑病后遗症缺血性

罗 敏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围产期窒息,其中宫内窒息占主要因素,其次为娩出过程中窒息,最后是先天疾病所致。它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发生的脑部病变症,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对新生儿,易造成巨大的伤害[1]。因此,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及时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新生儿的死亡以及后遗症的发生,本文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护理分析,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并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0例,男14例,女16例。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常规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②无法按照本研究内容进行护理的患儿或中途退出的患儿。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按照医嘱进行饮食、生活护理,并告知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饮食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患儿家属护理方法,并叮嘱定期复查。

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助护理方法,其具体护理操作有:①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与其家属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同时护理小组成员均进行专业培训,经考核通过,并能熟练掌握护理中的各项操作才能参与后续护理工作。②收集患儿基础病理信息,包括患儿母亲的相关资料(既往病史、家族史、生育史、生活习惯等),并将收集的基础信息录入信息管理库中,便于后续资料的查找和翻阅。③在患儿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家属解释对学科协作护理的相关方案和操作流程,并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④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受阻现象,如果发生呼吸不顺畅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由他们帮助患儿清理气道,实施吸氧,从而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利于改善缺氧情况。⑤密切关注患儿的血氧饱和指标,严格监控患儿吸氧量,以此保证氧气的供给能满足患儿的需求。⑥观察患儿有无昏迷、嗜睡情况,若发现有此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以此排查并排除造成此症状的病因。⑦护理中要保持患儿侧卧位,并确保呼吸道无异物。但发现呼吸道有异物时,应当及时清理,在清理过程中,要保证手部动作的轻柔,避免造成呼吸道黏膜的损伤。⑧密切观察患儿尿液变化状况,如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⑨对于发生窒息复苏后的患儿,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症状,如果发现有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等,需怀疑本病,并进行诊断,给予及时治疗,避免增加后遗症的发生几率。

1.4 判定标准

①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昏迷、嗜睡、恶心、呕吐等情况。②采用满意度调差表进行护理后家属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版本)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x2)表示方式为(n,%),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对比发现,常规组患儿发生昏迷、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总发生率为36%,观察组患儿发生昏迷、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总发生率为8%,其组间x2=22.844,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经护理后对比发现,常规组患儿家属评价非常满意有16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88%;对照组患儿家属评价非常满意9例、满意3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为48%。其中x2=36.765,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病在临床中的病因较复杂,但主要以围产期窒息为主。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时间越长,脑部受损程度就越重,症状越严重者,越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严重。常见的后遗症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癫痫、痉挛性瘫痪等。

多学科协作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多学科护理小组,收集患者的详细信息,并建立数据档案,通过信息的整合进行全方面的护理评估,从而根据实际病情制定不同阶段的护理方案,使整个护理过程更具科学化、多样化,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治疗效果,进而促进预后[2-3]。本研究针对缺血缺氧的患儿开展了此护理方式,保证了患儿呼吸的畅通性,避免发生缺氧,同时通过观察吸氧状况,进行及时吸氧,避免颅内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儿在临床护理中获得有效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患儿的伤害[4]。另外通过此护理方式,还能够较好的应对突发状况的发生,减少意外伤害,从而提升抢救质量和效率,为减少患儿发生严重的后遗症有积极作用。据研究中数据组间的对比表明,观察组并发生发生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后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效果,且使用此护理方法后能明显提升满意度,从而利于树立良好的口碑,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脑病后遗症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春天的“后遗症”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