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课外整书阅读策略探讨
2020-12-08代良华
代良华
摘要: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真正实现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阅读问题;识字能力;监督引导;整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20)15-0293-01
1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存问题
1.1生词量影响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首先,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课本识字的。从“量”上说,学生认识的字很少,没有达到能够进行课外阅读的标准;从“质”上说,课堂学习不能保证学生完全记住生字,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容易混淆生字。其次,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识字的数量和速度,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死记硬背生字,小学生缺乏了解汉字的机会。最后,低年级小学生记忆效率较低,注意力也难以完全集中到生字学习上,缺乏识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且教师很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识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1.2缺乏良好的整书阅读习惯。低年级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觉阅读的意识,加上课后需要很长时间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部分学生沉迷游戏,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低年级学生缺少自觉阅读的意识,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上加难。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或自身就对阅读缺乏兴趣,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也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没有从小就培养孩子爱看書的习惯,也没有为孩子营造读书的氛围。从而导致小学生缺乏良好的整书阅读习惯,往往半途而废,难以坚持。
2小学语文低段课外整书阅读策略探讨
2.1懂得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阅读的基础在于识字并理解其含义。教师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前,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阅读《一只想飞的猫》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事先准备好的视频,用视频的形式将整个故事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吸引住同学们的兴趣,再进行一字一句的详细阅读。通过视频观看和详细阅读,让同学们了解到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不过如此。如果因为自己拥有某个突出的本领就认为自己了不起的话,迟早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心中要牢记这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2营造整体阅读氛围,发挥好教师家长的监督引导作用。环境对学生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人情绪,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氛围的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家庭中要营造良好读书氛围,教师就需要重视家长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习惯和兴趣,需要了解到大量的课外阅读都是在家庭中完成,这就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制订一个良好的阅读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小鲤鱼跳龙门》后,同学们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明白每个鲤鱼都必须跳过龙门,才能算是真正的鲤鱼。可是龙门很高很高,不是随便可以跳过去的。只有那些不怕辛苦,战胜困难,天天都在不懈练习的鱼儿,才能积蓄力量,勇敢地跃过龙门去!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厉大家每天都要很认真地学习,不怕挫折,终有一天大家都能跳过龙门。
2.3基于课本拓宽阅读面,坚持整书阅读。课外阅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读书,它必须有一定的规范。首先,应以课本为依托,通过拓展阅读了解与教材有关的各方面知识。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学生学习了蒲公英、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书后的拓展阅读也向学生介绍了其他植物的传播方式。这时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查找更多有关植物传播方式的资料,然后在下节课讲给其他同学听。其次,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喜欢的书籍类型也不同。有的学生喜欢童话寓言,有的学生喜欢人物传记,有的学生喜欢经典名著。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为每类书籍选择一个学生代表,让学生代表每天利用自习时间在全班面前介绍其阅读的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比如,请阅读了《小狗的小房子》的同学分享读书内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感悟: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都要和同学们朋友们一起想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出奇制胜,才能很好的把出现的问题解决,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靠聪明的头脑来解决问题。不能光凭一个人的蛮力来解决问题,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情,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选择了某一本书就应该坚持整书阅读,做到吃透其中的内容直至将其中内容转化吸收掉再选择下一本书。
3结语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外,学生自身应具备自觉意识,坚持多读书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林乐珍.阅读考级:让课外阅读生根结果——语文课外阅读个性化评价的探索与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36).
[2]潘枫.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7):333.
[3]张怀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80.
[4]于丽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