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碰撞经典

2020-12-08赵家珩

数码设计 2020年1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传承

摘要:19世纪中叶,钢琴从西方传入中国,1840年,徽班进京为京城观众创造了京剧,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将京剧与钢琴巧妙融合,这是西洋键盘与京剧的第一次合作,在文革时期成功改编《红灯记》成功挽救了钢琴的命运,对于现在钢琴发展有功不可没的贡献。笔者以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加以文献研究法为辅助进行解析,从而对钢琴组曲《红灯记》第一部《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剧与钢琴的巧妙融合进行研究与思考并建议引入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把京剧戏曲音乐得以传承和推陈出新,鼓励学生创作,从戏剧与钢琴的融合中汇聚灵感,激发民族戏剧想象的艺术,将我国国粹发扬光大。

关键词:音乐教育;红灯记;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6-0116-01

1 《红灯记》的精神内涵

《红灯记》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执行输送密码任务时由于叛徒出卖惨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深知革命的重要性坚定的接收父亲输送密码的任务将密码送上了山,山上的游击队消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的故事。整篇《红灯记》向人们展示了铁梅的成长,第一篇《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中铁梅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也从侧面表达出铁梅对革命战士的崇敬和自己坚强的革命意志。所以我们要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对戏曲音乐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出来,在音乐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红灯”得以传递下去。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由李铁梅演唱的第一个唱段,此曲基本调为京剧声腔的基本调西皮流水,音程跳动过大,整首旋法以小三度跳进为主,眼起板落,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切分节奏较多,曲式为上下两句,上下的每一句又分为三个小分句,其中有大量倚音使戏曲表现力愈加丰富,拍子的转换展现出了鲜明的对比关系。原版《红灯记》由京胡、京二胡和月琴作为伴奏乐器,钢琴组曲版本用钢琴代替了这三件乐器,只是加以板鼓手板辅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利用钢琴的立体感把上述经典的三种乐器展露出来,气势宏美慷慨激昂的唱腔与钢琴伴奏两种声线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更觉情景相融,把李铁梅口中的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和英勇顽强战争胜利的责任感展现的淋漓尽致,感受到京剧和钢琴融合所迸发出的无限魅力。

2 钢琴伴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分析

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旋律声部直接引用现代京剧《红灯记》乐队伴奏部分的旋律,殷承宗将管弦乐总谱直接转为钢琴缩谱的手法编配出钢琴伴唱。[1]钢琴版本共53小节,钢琴伴奏方面为了不破坏原版京腔的节拍,速度,节奏,题材韵味,在右手声部大多使用高八度单音与演唱旋律线同步,中间夹杂倚音,八度,和弦等充实音乐的立体性,使音色表现更加丰富。在念白“奶奶,您听我说”后随着鼓板开始后钢琴弱起模仿西皮基本调一起一伏引入主题,演唱前六小节右手十分巧妙的使用双音,更显清晰的旋律线保持其完整性。左手织体大部分为和弦分解,波浪形的大跳打破旧有的规则,但前六小节前三小节结尾与后三小节结尾落音一致,完满的体现了民族调式音级功能的逻辑关系。一句结束以后带着疑问转入了1/4拍,右手开始不断上行跳音,后面出现了四小节第一个音连续下行模进,意在解释“表叔”含义,交代并渲染描写的自然环境。17—20小节伴随着力度渐强,解释的情绪逐渐激动,左手三个连续大跳并和右手与主旋律一直连续双音起强调作用,使其出现了局部的高潮。前段的局部高潮渲染了激動的氛围后低转了力度回到了中弱,带有了恳切语气,后句右手连续出现和弦持续音巩固了调性来增加音乐的厚重感。最后一句右左手持续坚定有力的三小节连续双音模进在最后一句时进入了2/4拍,速度减慢与开头取得平衡,在最后小节开始左右手交替的双音模进织体叠入了与开头两小节主题材料融合的补充终止,在双音高八度上行最后下行完毕左右手下行八度交替模进后相反八度结束终止,全曲结束。

3 钢琴伴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六七十年代的钢琴文献中,以改编为主的创作方式几乎成了那个时期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唯一途径,从而形成中国钢琴音乐表现形式上的重要组成部分。[2]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成功,对现在的钢琴继续发展功不可没,同时也带动了京剧作品的传承。总而言之,钢琴伴唱《红灯记》当时更多人接触到了钢琴艺术,以艺术的方式拯救了艺术,同时也给了人们很多启发,中西结合的碰撞会有无限可能。

钢琴伴唱《红灯记》这种钢琴改编的戏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开辟了钢琴与京剧结合的先河,在今天看来它依旧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但现在这种结合的曲目并不多见,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开始逐渐忘记国粹,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钢琴伴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与传统的京剧音乐是大不相同的,可以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去理解京剧的艺术。内得于心,外应于器,欣赏音乐之前内心要有充分的酝酿,学生初步接触到戏曲音乐与钢琴音乐这种中西结合的音乐表达形式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红灯记》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国粹的风格以及特点通过自己的理解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给大家,使得学生逐渐建立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将来民族音乐的发展,对弘扬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佳骏.中国戏曲融入钢琴的佳作——殷承宗《红灯记》中的浪漫音乐元素解析[J].艺术百家,2014,30(S1):245-249.

[2]郭晨曦,王进.论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民族化(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02):47-49.

作者简介:赵家珩,2000年,女,汉族,山东省,本科,聊城大学,研究方向:音乐学专业。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传承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