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0-12-08洪芳
摘 要:尼摩船长是伟大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1869年至1870年《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塑造的经典文学形象。《海底两万里》一书作为西方伟大文学典籍,尼摩船长这一人物本身具有多重的文学人物形象而成为经典。今时今日是文学、影视作品蓬勃发展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好时代,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而被人们代代流传,其必然具有不朽的、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在本文中,笔者试分析尼摩船长种种人物特征并挖掘其深刻意义,以期为相关文学创作群体带来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悲情浪漫者;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简介:洪芳(1984.10-),女,汉,江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2--02
分析任何事物都不可以离开他的时代背景,作家儒勒凡尔纳也不能例外。小儒勒凡尔纳出生在法国,他本身具有男子汉的浪漫情怀,想离开法国,成为一名水手随船远航去见识世界各地的文化、美丽的异国风气,还有远方的形态各异的动植物而丰富自身见识,法国人天生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儒勒凡尔纳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他的父亲让他安于本分,因此,儒勒凡尔纳小时候没少挨过父亲的打,在中学会考以后,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去报考了法律专业。但之后的人生道路他选择了走自己的路。本身没办法离开法国就只能在文字上进行冒险,儒勒凡尔纳走访过水手,体验过短期的在船上的生活,他大量的查阅书籍,聆听并记述远航归来航行人员的口述,最后,才有了他一本又一本的科幻冒险小说。
儒勒凡尔纳和威尔斯作为科幻小说领域的泰山北斗,他与威尔斯、雪莱夫人等科幻作家不同。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更偏向于哥特式的风格,是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威尔斯的科幻是软科幻,其作品更侧重于从人文、社会的角度来分析科技变革而引发的对人的影响和改变。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更偏重于硬科幻:即弱化人的社会性而偏重于科学技术的详细预言、猜想。他的作品基于当时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会出现的科技事物做出了伟大而合乎逻辑的预言和大胆猜测,而这些小说中会出现的潜水船(潜水艇)、航天器(太空穿梭机)、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线路、气球冒险、机器城等等又在作者去世以后以让人惊讶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一一实现,不得不说,儒勒凡尔纳是伟大的科学预言家,他的思考合乎逻辑又具有惊人的前瞻性,不得不让人信服、佩服而奉若神明。相比较而言,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是科幻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很多的作家只不过是把西部牛仔的冒险故事搬到了太空而已,就构建小说框架和故事内容而言,他们与儒勒凡尔纳相比则贻笑大方。而在儒勒凡尔纳去世八十至一百年后,现代的科幻作品也有“硬科幻”,而这些作家构思的故事和科学设想则“走得太远”:“到宇宙边缘去旅行”、“空间曲面内挣扎求存”、“黑洞边缘大逃亡”、“银河系流浪”等等完全成了“科学妄想”,经过一千年也无法看到他们的科学预测实现,这类作品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和人类认知领域而让读者们“望而却步”。
一、尼摩船长在小说中的故事梗概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世界海洋各处中出现了一个“怪物”。有人说是鲸鱼,有人说是漂移的暗礁,有人甚至搬出了北海巨妖等神话和传说中才有的怪物,进而引发了世界各地报纸的大讨论,之后,美国的一艘驱逐舰去探明事情真相,驱逐舰上邀请了三位客人,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先生、阿龙纳斯的仆人康塞尔、加拿大捕鲸大师尼德兰。在长期的搜寻后,在日本海的附近水域的一个夜里,他们遇到了尼摩船长的“诺第留斯号(甲壳类动物名称)”潜水船(潜水艇)。驱逐舰疯狂的追逐“怪物”,而怪物则戏耍这艘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战舰,最后,“怪物”撞伤了驱逐舰,三人落入水中。尼摩船长救下三人,答应照顾他们生活所需,并邀请阿龙纳斯先生陪同船长一起进行环球海底航行。船长在大方讲解了“诺第留斯号”的内部结构,动力驱动、方位测量等知识后,开始了环球航行。在经历了海底森林漫步打猎、拯救采珠人勇斗鲨鱼、极地受困冰层、土著人的袭击、大战巨型章鱼,最后在挪威海的附近遇到了一艘英国战舰,船长满怀愤怒撞沉了战舰而陷入了痛苦和忏悔中。在船长这种出神和恍惚中,三人逃离了潜水船并获救。
二、当尼摩船长形象多面性分析
尼摩船长这一人物在《海底两万里》这一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船长是典型的“父亲”形象,他学识渊博而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和追随。阿龙纳斯先生在上船之前写了《海洋的秘密》一书,他是对船长不熟悉的知识领域进行有力的补充,这样的设定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船长再博学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康塞尔则是一个痴迷于动物分类的“吃货”,他机械式并可爱又迅速地把潜水船灯光下的每一种海洋动物快速分类并研究其是否好吃,如何烹调更美味。尼德兰则被设定为一个热血、单细胞、粗线条的硬汉形象,喜欢意气用事。下面笔者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尼摩船长这一经典文学形象。
其一,船长是卓越的领导者。在潜水船中,尼摩船长对他身边的伙伴具有无上的权威和领导力。这种权威并不是建立在武力或者他王子地位上的,而是出于他的为人处事和性格魅力之上的。在三人刚登上舰艇时,船长在思考如何处置三人而关押三人好几天时间,打开舱门时尼德兰冲出来并“掐住一个可怜人的脖子让其几乎窒息”,船长冷静的一句话就让他的伙伴退下而没有任何怨言,小说中这一段是船长领导力的典型体现。在之后的故事中,一次事故让船长一个可怜的同伴受了重伤,船长恳求三位客人医学上的帮助,最后伙伴死去,船长留下悲伤的泪水并为他举行了浪漫的海底葬礼,并说出了“让他长眠于此,远离鲨鱼和人类的骚扰”这样的话,这证明他是真心爱自己的同伴并宁愿為其牺牲的。
其二,船长是伟大的工程师和实践者。在三人登上潜水船时,船长详细讲解了潜水船的种种构造、技术参数等,他对“诺第留斯号”简直比自己的双手还熟悉。他根据自己年轻时游历西方各国的知识,一手构思并亲手和伙伴一起建造了这艘潜水船,他真正做到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融合起来,做到了“知行合一”。实际上,其作为鹦鹉螺号的创造者本身便是这一形象的最佳体现,尤其是旅行中的各类器具的使用,对于被困冰层下的方案制定与执行等无时无刻不在表示了尼摩船长丰富的工程学学识。
其三,船长是慷慨的、是知识的化身。在小说中,船长把丰富的海洋动物做成的美食分享给三位客人,并允许他们可以随便在船上各处参观、使用船上各种书籍、科学仪器,甚至船上的主动力室都可以进出,这无疑是船长的慷慨和信任。在会客室,船长娓娓道来关于对潜水船构建,以及他对于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理念,他博学而又慷慨的分享知识的精神也得以展现。
其四,船长处事公正又巧妙。在三人落水并被带到潜水船上时,他们解释自己的立场,船长得知驱逐舰是来猎杀他和潜水船时,没有杀死三人甚至扔出三人到大海,而是选择留下并在极少数情况下“软禁”三位客人,不允许他们外出。平时可以随便在潜水船上出入。三位客人虽然登上驱逐舰但并不知道潜水船,但驅逐舰攻击潜水船也是事实。船长驾驶潜水船在深海航行是他的秘密,他不想让世人知晓才不会放走三位客人。这样的做法既保全了三位的生命而又让自己的立场和秘密得以保全。无疑,这是一个巧妙的选择。
其五,船长富有同情心而又勇敢。在小说中有一段,船长看到一个可怜的采集珍珠的人潜入近海却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船长勇敢的冲上去跟鲨鱼搏斗并解救了这个采珠人,之后又送给采珠人价值不菲的珍珠。要知道,船长也是血肉之躯,冲上去跟鲨鱼搏斗也是非常危险并可能会失去生命的,但船长并没有身份高贵而自我保全,这一段无疑是船长同情劳苦的人民并愿意为他们抵挡伤害的有力表现。
其六,船长的自由和浪漫。在三位客人登上舰艇初期,船长说道:“海洋极度太平,海洋不属于暴君。在海面上人类还可以战舰厮杀,但在海面以下三十英尺的地方,他们的权利就消失了,他们的影响力也不存在了”。在诺第留斯号潜水船灯光打开的一瞬间,各样海洋的鱼类展现在眼前,像一个美丽的蓝色舞台,无数动植物和风景不重复的展现并表演,配合着大海的宁静,这一切都体现了如梦幻般的浪漫。
其六,船长时而忧郁且悲伤。在会客室里,船长抽着雪茄烟,在管风琴悲伤的曲目中静静地坐在那里。海洋的宁静不能抚慰他的寂寞,种种悲伤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故国在燃烧,人民在殖民者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妻子和儿女惨死在帝国主义者的屠刀之下,种种悲伤的过往船长不可能完全遗忘,它们时时涌上心头并带来一阵阵的痛苦。试问,谁经历这样的惨事能完全释怀呢?可怜的人,也许几十年的时间会让这种痛苦慢慢地减淡吧。
其七,船长的愤怒、忏悔、绝望。在小说的最后,船长遇到了一艘殖民者的战舰并疯狂的向潜水船炮击。船长愤怒的像一只公牛一样,眼睛中好像能喷出火来把殖民者燃烧殆尽。他不顾阿龙纳斯先生的劝阻而击沉了这艘战舰。之后,他慢慢看着战舰的下沉,舰桥上人群的挣扎,海洋中水手惊恐的脸,母亲带着孩子的绝望、死寂的脸庞。愤怒的船长也不能不动容,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也同战舰上的母亲孩子一样吗?他痛苦地回到房间内忏悔起来:“万能的上帝啊,就这样吧,结束了!”这痛苦的折磨和“正义的复仇”让船长崩溃而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三、总结
本文论述了《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中作者的写作背景,尼摩船长在小说中的故事梗概,之后详细分析了小说中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受文章篇幅限制,更多的角度和细节不能完全展现。伟大的文学作品是需要读者朋友们用心细读并感悟的。文学经典作为人类文学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是通俗文学无法比拟的。愿大家共同努力,细细感悟大师的思想脉搏,把我们的心灵建设得更加丰富和美好!
参考文献:
[1]张雪婷.《海底两万里》的哲学思考[J].戏剧之家,2019(24):227-228.
[2]山丹丹花.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先声——名著《海底两万里》推介[J].写作,2013(20):18-19.
[3]马铁立.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互文性写作赏析[J].语文建设,2013(2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