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推进中国影视分级的必要性与路径

2020-12-08袁琴

艺术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隐秘的角落必要性

摘要:2020年一部犯罪悬疑推理片《隐秘的角落》上线播出,成为年度现象级爆款网剧。作品的火爆除了引发全民追剧热潮之外,众多网友还纷纷当起了“预言家”,推测这部“尺度较大”的剧会下线重剪。果然,该剧后来就因为审核需要,重剪再播。与此同时,6部与《隐秘的角落》类型相当的剧集,也在排期等播期间全部撤档,重剪重审。本文基于《隐秘的角落》作品本身及其爆火之后的蝴蝶效应,浅谈我国推进影视分级的必要性,就影视分级制度建立尝试给出一些路径建议。

关键词:《隐秘的角落》;影视分级;必要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隐秘的角落》被誉为成功突破范式,为中国影视发展开创新路径的佳作[1]。其虽然获得了口碑与关注度的双丰收,但也逃不过下线重审的命运。这不是中国影视史上第一个上线播出后再度下线重剪的作品,《法医秦明》《暗黑者》等都有此遭遇。这也不是第一次因为同类剧集爆火,在上档前撤下作品并重审,《河神2》《灵魂摆渡》等也经历过这些。在现行审查制度下,这样的情况不会是最后一次。毕竟现存制度下,一部影视作品能不能通过审查,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文本约束,完全取决于審查员经验及当前政策要求,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2]。现在的观众已在一次次下线整改、删减版的锻炼中,练就了一双“慧眼”,可以自行根据剧集内容作出判断,对有可能下线重剪的剧,抱着“先存着”的心态观剧。现行的审查制度已然对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及公众观影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推进影视分级必然要提上日程。

1 推进影视分级的必要性

1.1 未成年人保护视角

随着中国影视行业高速发展及新媒体广泛普及,影视作品搭乘信息化、大数据的顺风车,成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俨然已生活在一个被影视文化紧紧包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未成年人因为影视作品的生动表达,受到强烈吸引,他们带着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看剧,在潜移默化里发生着不自知的变化。他们在影视作品的视听享受中,从另一种途径逐步形成对外界的认识和三观。

《隐秘的角落》中3个少年演员的演绎十分精彩,儿童视角的主观性增加了戏剧冲突,也激发了观众的观影兴趣。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常规剧集中对儿童形象的塑造,是这部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样的设置,对未成年人来说,相似的年纪甚至可能类似的经历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对于意志尚不坚定的未成年人来说,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问题。

在中国,绝不是每一个未成年人都能目睹犯罪事件,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对犯罪的认识是一片空白。有研究显示,未成年人对暴力资讯的接触可能促成其犯罪概率的提高[3]。简言之,影视作品的内容对未成年人心智及行为有重大影响。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2条已经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似乎从根源上保护了未成年人,但却是治标不治本。影视作品内容有“擦边球”,未成年人也掌握着自己手中的“遥控器”,他们什么都可以看、什么也都看得到。要想改变这个状况,就需要建立影视分级制度,通过影视分级,严格把控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真正为未成年人杜绝精神污染。

1.2 成年人观影需求视角

与未成年人相比,成年人是影视行业最主要的收看对象和消费群体,成年人的观影需求需要被重视。在审查制度日益严格的当下,成年人也被迫未成年人化,看到影视剧集中出现的血是绿色的、染发人物都要被马赛克、引进的美剧剧情被删减等,这些严重影响了成年观众的观影感受。

《隐秘的角落》以一种强大而又近乎无声的方式,将悬疑剧日渐开阔的格局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国产剧打开了新格局[4]。这样一部口碑、关注度齐飞的剧在下线重剪之后,很多镜头被“一刀切”。例如在第3集中,朱晶晶坠楼的镜头被删减,删减前的镜头直击现实的冷血和残酷,删减后的镜头平淡,完全跳脱出之前铺垫的戏剧冲突氛围,非常违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使观众感到出戏。成年观众再一次被未成年人“绑架”。

推进影视分级,不仅仅是为了把控未成年人不看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了保障成年人可以看什么。自审查制度实行以来,为了适宜全年龄层观看,很多优秀的作品被“禁播”或被“一刀切”得七零八落,成年人的观影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这份已经食用了几十年的“巨婴儿童套餐”已经严重不符合成年人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提升个人审美、开阔眼界、创新思维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必须推进影视分级,通过影视分级,给成年人观影更大的自主和自由性,也可以为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降降温。

1.3 影视从业人员劳动创作视角

一部成型的影视作品凝聚着编剧、演员、场工、导演等众多从业人员的心血与付出。一部影视作品从拍摄完成之日起,就在期待顺利播出,因为只有它顺利播出,才能体现从业人员劳动创作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与肯定。但从拍摄完成到顺利播出,由于审查的要求,能不能播出、什么可以时候播出都是未知数。在拿到播放许可之前,或者拿到许可证之后在等待播出期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剧目被打回重剪。相同的题材,也许上个月还能拍摄,这个月就需要规避;含海外艺人参演的剧目也许拍摄时还可以出镜,播放时就需要删减;等等。审查标准以及尺度的模糊,造成了大量需要重剪的影视作品,形成积压。积压的时间越长,播出越无望,即使最后可以顺利播出,也会因为落后的服化道、较差的视觉效果,达不到从业人员原先劳动创作时的预期收视效果,白白浪费几个月或几年劳动创作的心血。

《隐秘的角落》前后共重新剪辑7次,删减了大量镜头,直接造成剧目内容跳跃、结局逻辑结构不顺畅,遭到观众诸多吐槽。虽然有吐槽,但《隐秘的角落》还是幸运的,毕竟最终顺利播出并引发了热议,对这部剧的所有创作者来说,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及认可。但也正是它的爆火,直接造成与它类型相似的其他6部剧在排期前下架重剪,目前来看播出还遥遥无期。作品因为多种因素播出无期,对每一位影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

推进影视分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积压剧的产生,从而减少对影视从业人员劳动心血的浪费,在剧目中最大限度地将他们付出的劳动创作心血完整地展现出来,这无论是在保证影视作品内容的完整度,还是增强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干劲,或是满足观众需求方面,都是一个福音。

1.4 审查员效率及海外传播视角

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如今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视频网站网播的兴起、公众对影视的需求以及消费意愿,催促着这个行业快速发展,VIP提前解锁、超前点播这些可观市场效益也在反向驱动影视行业愈加繁荣。出一部剧的速度越来越快,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新颖,这些新变化都在无形中给审查人员增添了审查压力。而且一审非终审的实际情况,也给审查人员增加了工作强度。审查压力及工作强度的增加,难免导致审查效率不高,进而造成剧目积压的恶行循环。因此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太好的时代。除了内部的审查压力之外,优秀海外影视作品的输入,使公众的审美眼光和作品视角变得挑剔,对国内影视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隐秘的角落》重审了7次,既牵扯着审核人员的精力,也消磨着作品上映播放的期待值。另外6部同类型作品,还在回炉重审中,再一次增加审核人员的工作量。每一次排队审核间接也影响了其他剧目的审核时间,审核拖延就造成播出时间延迟,不知不觉间就造成了积压。一年内会有几百部影视作品拍摄完成,但能够在一年内顺利播放并成功输出海外的则少之又少。《隐秘的角落》虽然在国内大火,但是也没能成功输出海外,其原因之一就是过审要求删减过多镜头,导致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降低了作品质量。

推进影视分级可以减少审查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作品积压情况。影视分级之后,可以在无形中拓宽影视作品创作的边界,给予创作者更大的创作自由和观众更大的“遥控器”自由,使作品的立意更高、完整度更高,更能促进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

2 建立影视分级制度的路径建议

对于中国影视分级的呼吁,由于近些年影视作品删减版的不断出现而频繁出现,也有很多学者从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等方面,对影视分级路径进行了法制建设、审查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探讨。本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从以下4个方面,对建立影视分级制度给出路径建议:

2.1 法制建设方面

要结合《刑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文化艺术行业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条文具体的法律法规监管处罚机制,保障影视分级制度运行。建立影视分级制度是一项大工程,将改变到目前为止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影视剧审查模式,也将改变公众的观影习惯,从被动式投喂到主动式选择。自由权限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规则的漠视,因此在法制建设方面,除了具体对影视剧分级,规定哪一级适宜哪个年龄层观看之外,还要重视处罚制度建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违反了分级规定,看了超出年龄层观看允许范围的影视内容,需要对其进行处罚,双管齐下,保障分级制度的运行。

2.2 技术支持方面

要注重视频网站实名认证与人脸识别功能的技术支持,将影视分级落到实处。法制建设的完善从立法的高度对公众行为制定了规定,但如何判断公众观影行为的正确性,需要影视作品传播媒介发挥作用。需要在传播源上对观众实行有效分级观看的强制行为,这项功能的实现,需要作为影视作品传播载体的传播媒介的技术支持。可以设想,如果能够实现每一个影视作品传播媒介在初次使用时实名与实人认证要求,并且之后每一次影视作品观看都需要重复面部识别认证这样的操作,那么必然会有效地约束观影行为,判断观影行为的适当性及合法性,有效地将影视分级落到实处。

2.3 从业人员管理方面

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与道德素质,为影视分级提供便利。影视从业人员个人素质高低、三观正确与否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作品中。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使用毫无演技的流量演员或者制作一些低俗无内涵的作品,这不仅是对观众的不负责,更是对个人职业的亵渎。作为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影视从业人员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5]。当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将创作好作品作为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时候,在对作品分级时就不会出现模棱两可或者打“擦边球”的情况,为影视分级提供便利。

2.4 审查制度结合方面

实施分级与审查并行的混合制度。虽然目前的审查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视行业的发展,多方也在极力呼吁影视分级制度的成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审查制度丝毫没有可取之处。底线审查可以确保所有具有淫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和侵犯个人权益等违法内容的影视作品一律不能获得公映和播放的资格,这是底线也是红线,不可动摇。有效的审查可以起到稳定文化市场的作用[6]。分级制度需要构建在审查制度的基础之上,在充分保障政府作用发挥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带动中国影视行业良性发展。

3 结语

将《隐秘的角落》作为一个缩影,分析审查制度下影视行业的现状,可以体现推进中国影视分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我们期待它的建立,也从理论上尝试给出路径建议,但这些都不代表分级制度建立后就可以确保影视行业发展有良好生态。分级不是“救市”的良药,中国影视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绝不只是没有分级那么简单,只能说分级制度的建立可以为未来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隐秘的角落”的完整顺利播出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2miao .《隱秘的角落》:突破范式,开创悬疑短剧新路径[N].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7-06(012).

[2] 党子奇.新时期我国进行影视分级制度尝试的必要性[J].电影文学,2009(05):4-5.

[3] 赵军,彭志刚,彭红彬.暴力资讯与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主要修正对象[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3):104-110.

[4] 韩浩月.《隐秘的角落》:国产剧打开新格局[N].贵阳日报,2020-07-02(007).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6] 王梓涵.中国化的“影视分级制度”初考量[J].视听,2019(12):67-68.

作者简介:袁琴(1996—),女,江苏金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隐秘的角落必要性
《隐秘的角落》背后的法律点
《隐秘的角落》:悬疑背后的隐秘人性
《隐秘的角落》助力个性化观剧新趋势
《隐秘的角落》:没有一颗种子应当结出恶果
教育漫谈:关注“隐秘的角落”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