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符号的视觉传达及创意策略探析

2020-12-08夏宇蔚陆怡婷

艺术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汉字

夏宇蔚 陆怡婷

摘要:汉字蕴藏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境。将汉字符号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可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设计语言,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丰富的创意素材。研究分析汉字的符号与审美特征,通过分析汉字符号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与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案例,提出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意策略。研究进一步挖掘将汉字和视觉传达设计的融合方法,从而实现汉字文化的传承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关键词:汉字;视觉传达;创意策略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0 引言

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系统。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最主要的载体,汉字发展至今,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将其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所传达的理念便能一目了然。而汉字作为中国传统的代表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更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化道路。如今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的影响力受到了韩国流行文化、欧美风等的冲击,将汉字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不但延伸出了更加多元的设计,也使中国特色设计道路重回大众视野。

1 汉字的特征

1.1 汉字具有符号特征

符号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载体,能在短时间内准确传达信息。有学者认为,汉字由画在石头、甲骨上的图案演变而来。从形体上来看,它是将具体图像变为简单概括的笔画,形象物体逐渐演变成为象征符号,例如“川”“人”“山”等字,其形体能直接表达汉字的含义。汉字表意时简洁概括的特点,被运用到设计中,能够直观地传达信息,增强设计的画面感,有利于设计作品的传播,也增加了其引申义[1]。将汉字应用到设计中,更多是发掘它代表原始图形的特征,即符号特征。

1.2 汉字具有审美特征

审美性是指在感官和心理上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特性。汉字的构成简单,单从外形看,是由各种笔画组合而成的方块字,其端正的字形和结构本身就形成了一定的美感。汉字只有8种基本笔画,却历经了历史的漫长岁月,这使其富有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了它的笔画,在浏览汉字时人们能从心理上获得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共鸣。同样的汉字在不同场景下运用时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这都是值得设计师深入挖掘并加以运用的[2]。以上就是汉字审美特征的体现。

2 汉字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案例

2.1 汉字与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分支,代表企业的门面形象,是传达企业综合信息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宗旨理念往往都被巧妙地融合在标志中,再通过优秀的标志,不断灌输给受众,从而达到增加品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目的。标志设计强调作品的独创性,这意味着一个标志设计的作品要有很高的辨识度,能夠将品牌理念在短时间内传达给受众并深入人心。而汉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识别符号,一出现就有很高的辨识度,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很好地满足了标志设计作品的要求[3]。如今,将汉字元素运用到标志设计中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图1中的中国上海永久牌自行车的标志,就体现了将汉字融入标志时简约明朗的特征。标志仅仅把“永久”二字通过简单而巧妙的变形,就得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自行车图案。而“永久”二字本身又含有经久耐用之意,既能使观者了解品牌所要传达的内容,又能增加趣味性,给观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高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可谓是一个将汉字元素与设计作品完美融合的典范[4]。

2.2 汉字与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另一个庞大分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广告设计面临着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巨大挑战。在产品硬实力相当的前提下,适当的广告宣传能够有效地提高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最终起到绝佳的吸引消费者的作用。汉字在广告宣传中,能更加直观地传达品牌理念,在短时间内高效增加市场吸引力[5]。不同字体的审美价值不同,被运用到广告设计中后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给广告设计增添了更多创造的可能。

例如图2中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就是广告设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幅作品将汉字“木”作为基础图形,并将其一撇一捺两个笔画进行解构重组,整体形成一幅绿叶纷纷飘落的画面效果,众多的“木”变成了一座座林立的十字架。作者将“木”字灵活地解构为“人”和“十”,并运用重复的手法形成一幅新的画面。“人”字被表达成凋零的绿叶,失去了叶子的“木”最后变成了十字架,这种巧妙的构思既能传达出人类破坏森林给生存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也能起到环保公益广告应有的警醒作用。

2.3 汉字与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也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内,它是品牌为了满足开拓市场、吸引消费者目的的重要产物。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基本条件下,产品的包装设计要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即能在五花八门的商品中迅速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正确传达品牌理念,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起到稳固市场的作用。包装设计中包含了文字、图形等要素,而文字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汉字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字,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现代中国市场上的包装设计大都运用了汉字元素。

例如中国知名彩妆品牌“花西子”的包装设计,“花西子”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东方女性韵味的现代彩妆品牌,因此在包装设计上,运用了一些古典的颜色和图案作为衬底,从而突显出包装中心的“花西子”。简单的勾线字体,体现了中国女性柔美的特征,又符合现代审美中的简约特点。在正确传达品牌信息的同时,也给包装设计增添了一份中国美[7]。如今,“花西子”成为了抖音平台的“顶流”产品,而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正是其富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

由此可见,汉字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一个简单的汉字所能传达的信息和意境十分丰富,这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元化。而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到的特殊效果也是其他文字图形不能比拟的,其独特的造型优势和蕴含的意境美,为设计师打开了更加开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开辟出了一条既具有中国传统色彩、又不失现代审美的设计道路。

3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3.1 注重意境与内涵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原本的意境和内涵。例如“休”字,本身的意义是一个人倚靠树木休息,而“休”字就是由单人旁和“木”字组合而成,类似于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这种特殊性使人们能简单地辨识出其含义。将其运用于视觉设计中,能增加设计作品的辨识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汉字原有的意境和内涵,都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因此,设计师在将汉字融入新设计的意境之前,必须先对汉字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有深度的了解和认知,这样在之后的创新设计中,才不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设计[8]。

3.2 强化融合与创新

在将汉字元素融入视觉设计时,要注意在不影响正常阅读和识别的前提下,进行创造。如果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汉字元素的加入并不能更好地帮助观者理解,反而干扰了观者的判断,降低了视觉效果,那么其中运用的汉字元素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将汉字与视觉传达设计融合的过程中,设计师既要不断创新、促进融合,也要抓住平衡点,为设计作品注入民族性的灵魂,激发观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起观者深入思考,而后产生共鸣[9]。

3.3 兼顾功能与审美

在保留汉字传递信息、承载文明这一功能性特征的基础之上,适当地改变汉字的造型结构,能使其更加贴合设计作品的意境。在保留汉字原本结构与形式美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或删改一些内容,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传递更多的信息,这种设计方式才是可取的[10]。设计作品重视独创内容,但是在追求设计个性审美的同时,也应兼顾汉字本身的共性审美特征。应杜绝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样才能达到期望中的视觉传达效果,汉字的内涵以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也不会被篡改[11]。

4 结语

在数字化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许多外来的设计,却因此忽略了中国特色设计道路的发展与创新。汉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性的一种文字符号,不仅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也记载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直到如今,汉字仍在不断被创新创造、生生不息,侧面反映出了其生命力和文化价值。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将汉字推到大眾视野中,可以提高汉字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一种传承与创新。

汉字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成功融合,给汉字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实际运用中,汉字能与图案等其他元素融合,达到新的文化层次和审美层次。设计作品也因为有汉字的加入,拥有深度的审美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一座庞大的元素素材库,汉字的加入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的灵魂,激发了视觉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活力,为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本,只有善用汉字元素,才能更好地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 沈诗琪,孙琦.浅谈书法字体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6):93-94.

[2] 谢加封,丁敬.城市户外广告:空间分异、场景演化与视觉修辞[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02):93-98.

[3] 吕舒婷,孙琦.视觉传达中的可持续性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3-15.

[4] 胡娅静.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北京奥运标志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2):23-25.

[5] 范万武.谈中国广告的发展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6):146-147.

[6] 陈晓琳,杨杰.浅析“品创联合”理念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7):55-57.

[7] 何佳,王朝阳,周丽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品牌的构建——以南京剪纸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2):17-19.

[8] 孟村.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语言表现研究[J].包装工程,2013(22):20-23.

[9] 吴思思,赵佳宝.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回归与创新路径[J].今传媒,2018(07):121-123.

[10] 胡瑾睿,杨杰.浅谈未来设计发展对文创设计方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137-138.

[11] 张琦,周杨静,曹艺馨.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J].大众文艺,2019(10):67-68.

作者简介:夏宇蔚(2001—),女,江苏宜兴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陆怡婷(1998—),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汉字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