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壶”创作理念对当代紫砂壶创作的启迪研究
2020-12-08姜晓丽曹萌黄帅男蒋梦璐李蓝卢景同
姜晓丽 曹萌 黄帅男 蒋梦璐 李蓝 卢景同
摘 要 本文从古书记载图片和博物馆等存世“曼生壶”作品入手,系统分析“曼生壶”的起源、造型特色、艺术特色、“曼生壶”创作过程中创意与技艺的关系,从中总结出“曼生壶”的创作理念,为当今紫砂壶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依据和创新思路,从而为繁荣当今的紫砂文化提供一种启迪。
关键词 曼生壶;创作理念;当代紫砂壶;设计创新;技艺创新
项目名称:基于传承创新思路下的当代紫砂壶设计研究。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重点项目,项目号:201911463020Z。
在漫长的紫砂壶历史中,清代“曼生壶”一直是历代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曼生壶”的出现给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和清中期略显沉闷的紫砂界带来了一缕清雅之风,文人雅士以诗文、书画刻于紫砂器的表面作为装饰,由此蔚然成风,留下佳作无数。
1 “曼生壶”的起源
那么何为“曼生壶”呢?“曼生壶”是指清朝嘉庆年间流传下来的、壶底的印章用“阿曼陀室”、壶把或壶盖内有“彭年”或“凤年”印款的紫砂壶。清中期嘉庆年间,时任常州府溧阳县县令的陈鸿寿,酷爱紫砂壶,加上其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较高造诣,自己设计壶型并与宜兴丁山制壶名匠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合作,制作出一批造型简洁、品味独特的紫砂壶,并亲自书铭文,配以精美的诗句和构图巧妙的图案,以其功力深厚的金石篆刻技巧雕刻在壶上,从而形成了独具文人韵味的“曼生壶”。
陈鸿寿(1 768-1 822),字子恭,号曼生、种榆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西泠八家之一。工诗文、书画,精篆刻,据清嘉庆十八年《溧阳县志·溧阳县知县》载:“陈鸿寿,字曼生,浙江钱塘人,嘉庆辛酉拔贡,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到任。”清代,溧阳和宜兴同属常州府,且相互为邻,宜兴的丁山镇是宜兴紫砂壶的主产地,这里的人们大都农忙种田,农闲制壶。陈曼生在公余之暇,因为喜好紫砂器,结识了杨彭年和杨凤年兄妹俩,并对杨氏兄妹的制壶技艺大加赏识,并由此开启了文人与工匠的合作之旅,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紫砂文化遗产。那么,“曼生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后世爱壶之士如此流连忘返?下面就此作一分析。
2 “曼生壶”的造型特色
为了把自己对人生和茶文化的感悟,以诗、书、画、印等形式系统地体现在紫砂壶壶体上,陈曼生设计的紫砂壶造型多以造型简洁的光器为主。所以,后世流传“曼生十八式”,实际上是对陈曼生所设计壶型的总结,“曼生壶”到底有多少款,到底有多少存世量,是一个未知数。后人将1813年陈曼生与汪鸿等合绘的壶式底本《陶冶性灵》中的二十个壶形,加上美国旧金山艺术馆馆长、世界著名的吉祥花边及唐卡专家、紫砂研究收藏专家谢瑞华女士(号琴轩)提供的十八式壶形,与民国二十六年李景康、宾虹先生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曼生的传器及传世的二十二条铭文相對照后,发现壶铭与壶名基本相同的共十六式,如果将这三份资料中各不相同的壶型集在一起,就有了三十八个曼生壶造型了(见图1)。
总结起来,这三十八式壶的造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壶的造型是以表面光洁的几何形光器和方形光器为主,无花器和筋囊器,即使有取形于自然界的造型,也是以表面光洁的物品为主,且取其意,而非形,如“葫芦壶”、“井栏壶”、“半瓜壶”、“却月壶”等。
其次,壶身的造型除了功能性必须具备的壶嘴、壶盖、壶钮、壶把、壶底,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性造型。为后期的以诗、书、画、印为主的壶身装饰,给文人的二次创作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文人的书画因壶而生、因壶而传,名气大的诗、书、画文人,常常其为壶而作的诗、书、画作品盖过了壶型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后人在对“曼生壶”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壶身所携刻的诗、书、画,关注其给后世留下的人文信息,而壶型则成了文人诗书画的载体。
第三,壶的造型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曼生壶”造型的最大妙处之一。“曼生壶”的造型,由于壶身大量的留白给观赏者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后期加上文人的诗、书、画在壶身上的装饰,尤其是迎合壶的造型和茶文化的诗书画,再加上金石名家陈曼生的精湛雕刻工艺,整个壶立刻显得别具一格、雅趣十足,令人回味无穷,终成为传世佳品。所以,“曼生壶”的原始设计冲动,就是陈曼生想为自己擅长的诗、书、画、印找到一个新的展示载体,这就使“曼生壶”的造型和之前的紫砂壶造型有了实质性的区别。
3 “曼生壶”的艺术特色
“曼生壶”的出现让文人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让紫砂壶焕发出新的人文气息,使紫砂壶由一个实用的茶具演变成茶文化传承的雅器,一时成为文人雅士争相拥有的雅器之一,文人们可以在创作之余边喝茶、边欣赏壶身上所刻的诗文和书画,何其雅致。若是壶身再由印石高手镌刻名士的字画,加上制壶名工的印款,则壶价倍增,成为世人梦寐以求的文化宝器。所以,诗文、书画依壶而传世,壶随诗文、书画作者的名气而增值,由“曼生壶”开始,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壶的命名别具一格,不仅体现每把壶的特色,而且越品越有味,趣意盎然,壶名和壶身相得益彰,很多壶名流传至今,令人称绝。其次,写饮茶文化的诗词、佳句数量增多,对茶文化的诗词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如“石瓢壶”的壶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笠荫壶”(也称“台笠壶”)的壶铭:“笠荫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乳鼎壶”(也称“乳钉壶”)的壶铭:“水味甘,茶味苦,养生方,胜钟乳”,还有“乳泉霏雪,沁我吟颊”;“葫芦壶”的壶铭:“为惠施,为张苍,去满腹,无湖江”等等。诗随壶形而作,趣味盎然。第三,为了把文人的书画能够完美地刻到壶身上,书画家对其作品构图做了相应的改进,形成了独有的构图形式,且随壶型变化而变化,从而对书画的构图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无论是诗文还是图画,常常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不少是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特色很是彰显。第四,由于陈曼生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主张制壶创新,以文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将传统的紫砂壶升华为融合造型艺术、诗书画、雕刻艺术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艺术综合载体,可以说是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令后人叹为观止,从此跻身于艺术精品之列。
我们以“曼生壶”中最经典的壶型“石瓢壶”为例,来分析“曼生壶”的艺术特色(见图2),近代书画家唐云先生收藏的“曼生石瓢壶”,该壶的设计成型源于陈曼生在古玩市场一乞丐处,偶得底部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款的有柄石制瓢器,遂以之为基础,加上盖子和壶流,形成“瓢壶”雏形,后经反复修改成为紫砂壶中经典壶型之一的“石瓢壶”。并亲自雕刻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壶铭”。因成型于石质瓢器,后人称之为“石瓢壶”,该器型以稳定的三角形为基础,创意源自石质瓢器,造型“不肥而坚”,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紫砂壶型之一。后世艺人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形成各具风格的“石瓢壶”流传于世,最具盛名如“景洲石瓢壶”、“汉棠石瓢壶”等等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佳作,把“曼生壶”所承载的“曼生创新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4 “曼生壶”创作过程中创意与技艺的关系
“曼生壶”的创作打破了紫砂壶创作由制壶艺人从创意设计到采石、选料、练泥到制作集一身的历史,是紫砂壶历史上第一次开启了设计和制作分工协作的模式,也是紫砂壶创作史上创意和技艺分工协作最成功的一次。
首先,由于陈鸿寿作为溧阳县令和以书画、篆刻见长的“西泠八家”之一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在壶型设计中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的创意设计思想得以有效地贯彻,这是前人所无法达到的。清道光年间,书画鉴定名家彭蕴灿(字朗峰,苏州长洲人)所著的《耕砚田斋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宜兴素产砂壶,曼生做宰是邑,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并自制铭镌句,人称‘曼生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我们来看和陈鸿寿合作的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耕砚田斋笔记》中也有记载:“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这就是陈鸿寿和杨彭年合作的原因,杨彭年继承、恢复了龚春、时大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同时有所创新,并且技法娴熟、得心应手、巧夺天工,为陈鸿寿的创意提供了可实物制造的技艺基础。第三,二者的合作模式也是前无古人的。陈曼生在县衙内另辟一室,把杨彭年、杨凤年兄妹请来,共同成立类似于当今的工作室“阿曼陀室”。陈曼生负责设计,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及其他制壶艺人负责制壶,其合作制作的壶在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阿曼陀室”的印,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形成了曼生壶独有的印记,为后世设计者和制作者的有效合作提供了一个途径。
从“曼生壶”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要把文人与众不同的创意变成实物,其合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制壶技艺必然要非凡,不仅能领悟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而且能根据创意者所设计的壶型,不断改进、創新制作技艺和工具,这样才能给后世留下宝贵的器物文化遗产。
5 “曼生壶”创作理念对当代紫砂壶创作的启迪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把“曼生壶”的创作理念对当代紫砂壶创作启迪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曼生壶”的创作源于文人对于文化新载体的渴望,以及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并充分汲取和归纳生活元素融入其创作中,充分体现了“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内涵,因而壶型丰富多彩、造型比例优美,为后世紫砂壶壶型创作的多元化打下了基础。
其次,以诗、书、画、印作为紫砂壶壶身的装饰手段,虽然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只是文人墨客或制壶艺人因壶商需求偶尔为之,并没有形成风格和影响力,技艺也没有成熟。而“曼生壶”的出现开启了文人参与壶形设计,且所提诗词、所画图画皆为壶型设计而作,既丰富了壶文化,又丰富了茶文化,为当代紫砂壶设计与制作日渐分工明显,书画名人、陶艺名人、专业设计师参与紫砂壶设计打下了基础,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
第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紫砂壶的制作技艺除了传统的全手工和半手工制壶技艺外,为了适应广阔的消费市场,还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的成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制壶和灌浆壶的诞生,产量上去了,但由“曼生壶”而诞生的那种文化创新精神却削弱了。虽然批量化的紫砂壶的出现是现代科技提高紫砂壶产量的技术改革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局限,能生产的壶型有限,提高了部分壶型的产量,却羁绊了紫砂壶的艺术创新步伐。
6 结 论
如今,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带来的经济突飞猛进,收藏热的兴起,紫砂艺术的发展迎来空前的发展。以顾景舟大师为代表的现代紫砂大师和紫砂艺人把紫砂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曼生壶”用它弥久如新的坚强生命力向世人证明,创新是器物保持生命力的原始动力。器物的形式与文化创新与技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不同时代的同一器物,不仅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同时也是相应的制作技艺的体现。当今,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应用,多元化的紫砂壶设计不断挑战紫砂壶制壶的传统技艺,现代科技带来新的制壶技艺和工具,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创作思想不断涌现,这一切在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紫砂壶的创新和发展。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需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紫砂壶设计创新和壶艺创新亦如此。我们应当传承紫砂壶壶艺,但无论怎么传承都离不开创新,保守的艺术终将被淘汰,与时俱进的艺术才能永恒。
参 考 文 献
[1]陆蕾,朱云峰.传承·发展·创新[J].美术与设计,2015(2):142-143.
[2]韦钟云.曼生壶造型对紫砂创作的启迪[J].中国陶瓷工业,2009,16(6):57.
[3]骆彦卿,帅茨平.中国紫砂壶图鉴[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4]韩其楼.紫砂全书[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4.
[5]刘汝醴,吴山.宜兴紫砂文化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6]李硯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余继明.中国紫砂壶图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The Study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Mansheng Pots
Creation Idea to Contemporary Purple Sand Pots Creation
Jiang Xiaoli,Cao Meng,Huang Shuainan,Jiang Menglu,Li Lan,Lu Jingto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213000)
Abstract Based on pictures in ancient literature and existing Mansheng Pot Works in Museum,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its origin、its mode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rt traits of it,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of Mansheng Pot. Then the article sums up creative concept of the Mansheng Pot. This provides the innovative basis and idea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odays Creation of Purple Clay Pot, thus giving a instructive idea for the prosperity of todays Purple Sand cuture.
Key words Mansheng Pot;creative concept;todays Purple Clay Pot;design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