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依托贾鲁河航道打通郑州水路运输东向通道

2020-12-08王纪锋杨鹤

中国水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可行性必要性

王纪锋 杨鹤

摘 要:郑州市陆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均衡、发达,物流通畅快捷,唯独无水运基础设施,缺少水上运输方式。贾鲁河航运开发将填补郑州市水运空白,补充河南自贸区综合运输体系短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论证贾鲁河航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握历史机遇,促进郑州市建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港”联动的开放口岸,增加郑州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贾鲁河;航道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0-0096-03

1 郑州市区位优势及交通现状

1.1  区位优势

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的中国地理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要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也是历史上著名商埠,至今仍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郑州市是国家铁路货运中心、国家公路物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中心、国际航空货运中心,是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全国物流枢纽。郑州市拥有一类航空、铁路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物可在郑州联检封关直通国外,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

1.2交通现状

郑州交通处于全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新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等多方交汇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货运东站,未来郑州将成为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郑州市是国家公路网主要枢纽之一,107国道、310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等多条国家和地区性高速公路交汇此处。郑州机场已开辟航线147条,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15条,全货运国际航线20条,已基本形成通达全国主要城市和欧美亚的航线网络。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是中国八大航空枢纽港之一。

郑州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布局相对完善,但承载大宗货物和基础产业物流的水路运输是郑州市交通枢纽的短板。贾鲁河航运开发建设,货物由公路或铁路集运到港口,开展“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的公铁水联运,对降低物流成本,实施节能减排,提升郑州城市品味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打通水路运输郑州东向通道的必要性分析

2.1 填补郑州市水运空白,补足河南自贸区综合运输体系短板

水路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运输方式比,在大宗散货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贾鲁河航道起点位于郑州市区。郑州市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均衡、发达,陆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物流通畅快捷,唯独水运基础设施不完善。贾鲁河航运开发将填补这一空白,将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发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益,进一步完善郑州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增强河南自贸区综合运输实力。

2.2  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水运通道

贾鲁河自北向南主要流经郑州、开封、周口境内,流域内均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带和城镇带,分布着大量的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业等贸易集中区,水运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的重要依托。郑州航空港所处的郑州市中牟县、新郑市,开封市尉氏县三县市均位于贾鲁河中上游两岸。

贾鲁河航运开发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及郑州航空港区开辟水运通道,构建对接东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的东向通道,连通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贾鲁河航道的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河流沿线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夯实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对中原经济区及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省份,河南全面融入、积极对接,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强劲的中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曾寄语:“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贾鲁河航道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相邻,两者共同协调,开展联程联运,实现“陆路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无缝对接,交通线由平面到立体,运输组织由精装到大宗,促使“一带一路”连成线、形成片,促进郑州市实现立体综合交通,促进郑州市经济体辐射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关中—天水等主要经济区。同时,贾鲁河航运开发将发挥内河水运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重大装备运输的独特优势,对促进沿河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带的发展,优化流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郑州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2.4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根据统计,2019年贾鲁河沿线城市公路运量超过60000万吨,占比约有85%,河南省公路货运量的占比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铁路、水运的运输能力不足,导致公路运输成为唯一选择,进而导致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需要不断完善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特别是要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运输组织模式创新,促进综合交通无缝衔接。因此,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流域生态系统性保护为前提,积极推进贾鲁河航运工程建设,构建郑州市水路运输东向通道,实施干支联运,畅通河南省水运网,统筹河海直达、河海联运发展,带动贾鲁河沿线大宗货物运输采用水运、铁路等绿色交通的方式与省外的贸易交流,为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贾鲁河航运工程开发建设对郑州市及中原经济区的运输结构调整具有典型实践意义。

3贾鲁河航运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贾鲁河来水量与航运条件分析

贾鲁河是郑州市的主要排水河道。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水量偏少,贾鲁河中牟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仅2.99亿m3,平均流量为9.48m3/s。枯水期历时较长甚至经常出现断流,导致贾鲁河局部水质污染极为严重。

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市中水利用与排放迅速增加,贾鲁河过水量增长较快,已经多年没有出现断流现象。加之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今后贾鲁河下泄流量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已经不再是制约贾鲁河通航的控制因素。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以保障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优先保障贾鲁河、惠济河、黑河、颍河、清潩河、洪河、卫河、共产主义渠等的环境流量”。按照该方案要求,结合河道实际状况,河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将贾鲁河枯水期下泄流量规定为不小于13m3/s。该流量已经能够满足贾鲁河通航用水需求(据测算,满足贾鲁河通航的最小流量为4.75m3/s)。

3.2  贾鲁河航运开发技术分析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圣水峪和二七区的冰泉、暖泉、九娘庙泉,流经郑州市、中牟县、开封县、尉氏县、扶沟县、西华县,于周口市川汇区汇入沙颍河,全长276km,流域面积589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m3。贾鲁河是一条天然排水河道,河床为沙质。按照《贾鲁河干流重点河段治理规划》,贾鲁河沿河两岸均设有防洪堤,治理河段内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除涝标准为3年一遇,干流疏浚横断面为单一梯形断面,两岸坡比为1:3,按3年一遇规模疏浚河底宽为28~48m,深3~4m。贾鲁河具备了航运开发的自然条件。

贾鲁河航道是沙颍河航道(沙颍河航道已具备常年通行千吨级船舶,万吨拖队的能力)的支线航道,是河南省航运规划的七条主要航道之一。

3.2.1 航道尺度设计分析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对贾鲁河航道尺度设计分析计算为:

(1)航道水深。贾鲁河河段设计代表船型为1000吨级干散货船(船长60m,宽10.8m,设计吃水2.8m),1000噸级集装箱船(船长55m,宽10.8m,设计吃水2.8m);航道水深按照船舶吃水2.8m加上富裕水深0.4m,计算得3.2m。故贾鲁河航道设计水深确定为不小于3.2m。

(2)航道宽度。由于贾鲁河地理位置优越,贾鲁河航运开发意义重大,按双线航道、双向通航考虑设计贾鲁河航道。按双线航道宽度计算为:1000吨级船型(1列2排顶推船队)长度L=160m,宽度B=10.8m,则计算航道宽度为:B2=52.7m,取值60m。即贾鲁河航道设计在原河道整治的基础上稍微拓宽,宽度应不小于60m。

(3)弯曲半径。按照内河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宜采用顶推船队长度的3倍或货船长度、拖带船队最大单船长度的4倍的规定。计算1000吨级船型航道最小弯曲半径为480m。

鉴于以上分析,推荐贾鲁河航道尺度为:3.2m×60m×480m(最小水深×最小底宽×弯曲半径),全段设置护岸进行防护。该航道尺度满足天然及渠化河流Ⅳ(3)、Ⅳ(4)型船舶(队)通行,又能兼顾Ⅲ(3)型船队行驶(需在局部区域采取限制措施,如进入弯道适当减速、遇到相向行驶的船舶时注意避让等)。

3.2.2贾鲁河渠化梯级布置分析

为满足通航水深,结合贾鲁河已建的6座中型水闸,利用原有闸坝配建船闸,对贾鲁河航道进行渠化梯级布置。这样不仅满足通航需要,同时加大河流储水量,形成区间小水库,提升流域地下水位,改善河流生态和流域环境生态。根据沙颍河航道船闸建设标准布置贾鲁河航运枢纽梯级,考虑船舶大型化(特别是吃水加深)发展趋势,应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行要求,船闸通过能力亦能适应远期运量需要,且有一定的富裕。因此,船闸均按III级标准建设,尺度:180×23×4.5m(有效长度×有效宽度×门槛水深)。

随着内河航运规划设计理念的提升和港航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在港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贾鲁河航运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3贾鲁河航运开发政策分析

近期,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给内河水运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想富,也要先建港”,“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内河航运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通过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为补齐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河南省也对内河水运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曾提出“要培育河南发展新空间、新优势,内河航运发展空间很大,要打通内河航运大通道”。同时,发展内河水运也是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需要充分发挥内河水运的运能大、占地省、运价低和生态友好的比较优势。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均为贾鲁河航运开发建设,打通郑州市的水路运输东向通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路、铁路、水运与航空“四港联动”,助力河南省及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Z].

[2]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Z].

[4]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Z].

[5]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Z].

[6]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12~2030年)研究[Z].

[7]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Z].

[8]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Z].

猜你喜欢

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