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食谱”
2020-12-08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 本刊记者 于荷
专家支持/徐静 王旭峰
专家简介
徐静,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常务理事,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培师,公安边防部队饮食营养专家。
王旭峰,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 赛福凯瑞医学研究院院长。
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22亿,而糖尿病人“如何吃”真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麻烦的事不是看病吃药花钱,而是头痛每天如何吃饭,有糖友表示:毫不夸张的说,每天吃东西处处小心,吃饭就跟吃草一样。对于吃货来说,得了糖尿病更是感觉没了半条命一样。话虽如此,可有不少人还是管不住嘴——就想吃这东西怎么办?就想多吃,不吃就饿怎么办?
饮食干预手段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是“这也不许吃、那也不许吃”,还得天天计算食物数量,计较饮食质量,搞得生活都没乐趣了!其实这是被一些不实言论所误导,有些东西不是不能吃,而是要会吃。本期策划请来相关专家,就糖友最关心的主食能不能吃,水果能不能吃,如何吃等问题给糖友做出解答与建议。
控制饮食:怎么吃才是关键
管理好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等注射药物治疗自然是法宝,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地位不可撼动,而饮食干预就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最重要一环。
为什么强调糖尿病人饮食控制?辽宁省金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韩梅表示,其实正常人餐后血糖都会升高,饭后一小时达最高点,一般饭后2小时血糖值恢复正常,这是根据血糖变化,体内胰岛素分泌也随之增减的原因。但糖尿病人就不一样了,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要像正常人一样吃,就会出现高血糖和尿糖,加重病情。所以,哪怕是口服了降糖药和胰岛素也必须控制饮食。但需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是控制吃什么,而是学会怎么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饮食控制的目的。
【主食篇】
常听糖尿病人说:米饭是碳水化合物,是糖,不能吃。国家高级公共营养讲师徐静表示,这种想法是错的。
主食“糖友”可以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李焱教授指出:研究显示,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是中国人罹患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米饭,只要采取正确方式。
徐静表示,糖尿病患者主食过少会造成情绪过激、变迟钝、心慌、失眠、脱发、皮肤干燥、记忆力下降、皮肤发黄、长斑、长痘、掉头发,甚至有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闭经等。长期缺少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引起“饥饿性酮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死亡。
糖尿病人吃米饭的6大技巧
1.宜硬不宜烂
米饭煮得太软太烂易消化,吃后血糖值会升得快,所以平时米饭不妨稍硬点。
2.在米饭中加点粗粮
玉米、燕麦、糙米等粗粮因富含纤维,消化吸收得慢,添加一些可控制血糖上升,粗细粮的比例可按4:6来添加。还可在米饭中加点黑米、紫米等,也可延缓消化速度,升糖指数也较低。此外,用芋头和米饭一起煮,芋头吸水性强,热量低,纤维素高,增加饱腹感,还帮肠胃蠕动,适合糖友。
3.在米饭中加点豆类
豆类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消化速度慢,含可延缓淀粉变成葡萄糖的物质,将豆类和大米按1:1的比例煮了吃,可增加饱腹感,控制血糖。
4.在米饭中加点菜
添萝卜丁、土豆丁、笋丁、蘑菇丁等,可让米饭体积增加,延缓胃部排空,有饱腹感,避免进食过多。还提供B族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很好的延缓作用。
5.少吃炒饭
炒饭油和盐不少,盐会使米饭中的快速消化淀粉量增高,更利于消化吸收,血糖就会升高。
6.少吃剩饭
米饭反复加热会变得更软烂易消化,血糖值也会更高。
一吃面条就血糖飙升?吃法不对
面條和米饭都属血糖生成指数高食物之一。吃米饭时,会搭配菜,但吃面条时吃菜很少。同样感觉饱了,面条会比吃米饭吃得多,比米饭更易升高血糖。想解决面条升糖快的问题,可采取几个方法:
①用全谷杂粮面条取代白面条,面条原料离不开精致小麦粉,对糖友血糖影响也较大。如荞麦面条、全麦面条、玉米面条等。
②搭配高蛋白食物如鱼虾肉蛋等,蛋白质会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胃排空变慢,延缓主食中糖类消化吸收速度。
③搭配大量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在小肠内无法消化吸收,不会升高血糖。且膳食纤维较多时会干扰主食中糖类的消化吸收,减缓餐后血糖升高速度,使混合食物的GI降低。
【小贴士】
不同主食相互替换的公式
半碗米饭 / 杂粮饭 = 半个全麦馒头 = 1 碗杂粮稀饭 = 1 碗荞麦面条 = 1 碗米粉 = 1 碗绿豆 = 2 片薄吐司 = 2 个小餐包 = 6 片苏打饼干 = 6 汤匙燕麦片 = 2 拳头大小土豆 = 2 个鸡蛋大小红薯 = 10 勺豌豆仁
【果蔬蛋白篇】
一些糖友认为水果中有大量糖分,干脆戒掉水果。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表示,糖尿病患者大可不必谈水果色变,水果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身体所需营养,如过度控制会因缺乏营养而造成其他伤害,在血糖控制稳定情况下可适当摄取些糖分不高的水果。
两餐间吃水果
糖友想吃水果,注意几点:控制摄入量。每天摄入的新鲜水果体积不超过一个拳头大小,如一个拳头大苹果,大致为200克左右。吃完水果后,建议正餐时减少与水果相等热量的摄入,保持每天总摄入热量不变。不过每个糖尿病患者对不同水果的血糖反应不一样,还得根据自己情况调整摄入量。吃完水果前后,仔细观察血糖水平波动,以便调整水果具体摄入量;餐间吃水果,不要空腹或餐后立即吃水果,在两次正餐间吃水果最合适,可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导致胰腺负担过重。如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9点。这时吃水果既能预防低血糖,还能避免血糖发生过大的波动。
糖尿病患者适量吃肉好
很多糖友不敢吃肉,三餐都改为素,时间长,身体是受不了的。其实,糖友是可以吃肉的,但要讲究原则。尽量选含蛋白质丰富的,首选鱼虾类。多吃鸡、鸭等颜色偏白的肉类,建议多选鸡胸脯肉,精瘦肉等脂肪含量较低食物;注意量,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且肉食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天可适当吃150克,主要以肉丝为主,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烹调方式尽量多采用清蒸、水煮、烧、炖等。千万不可太咸,尽量少油,少盐;尽量少吃午餐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过的肉类。
多吃南瓜会升高血糖
含糖量很高的蔬菜:百合、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红薯等。食用这些时,主食应减少摄入。含糖较高蔬菜:胡萝卜、蒜苗、扁豆等。含糖量较低蔬菜:大白菜、卷心菜、芹菜、韭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西红柿、莴笋、茄子等。对于这些含糖量较低食物,每天的量可在一斤左右。特别强调:苦瓜,性寒,富含vc,不升高血糖,但也没降血糖作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很多糖尿病患者把“多吃南瓜可治疗糖尿病”作为健康指导,这是错误的,多吃南瓜反而会升高血糖。
“低糖饮食法”
低糖饮食是指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低的一种饮食方式,也称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简单讲就是减少部分主食(馒头、面条、米饭、面包等),增加适量蔬菜、豆制品、奶类、肉类、坚果等低碳水化合物、升糖慢的食物。此外,还应控制糖的摄入量,尽量避免甜食、饮料、糖果、饼干等高糖食物。
1.绿叶蔬菜每天一斤
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血糖生成指数含量也非常低。首推绿叶类蔬菜,如菠菜、油菜、圆白菜、大白菜、油麦菜、苦菊、芹菜等。山药、土豆等根茎类蔬菜淀粉含量高,应当成主食来食用。而清炒、开水刷、凉拌等,最大限度保留蔬菜营养成分。
2.每天一袋奶、一个鸡蛋
牛奶和鸡蛋营养丰富,富含钙质和蛋白质,都是低糖食物;奶粉的血糖生成指数也不高,注意有些奶粉添加了大量的糖,购买时看一下。每天一袋纯牛奶或用牛奶、奶粉煮燕麦都不错。鸡蛋最好是煮鸡蛋或蒸鸡蛋羹,煎鸡蛋、炒鸡蛋含油高,少吃或采用少油做法。低糖酸奶也可以,但要注意风味酸奶,乳酸菌饮品等,为了增加口感加入大量的糖,要少喝或不喝。
3.豆制品每天2-3两
豆腐、豆皮、豆腐丝、豆浆等豆制品不仅富含蛋白质、升糖指数低,还有独特的卵磷脂,能保护血管,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
4.肉类每天2两
肉类含蔬菜中所没有的营养物质,每天吃点瘦肉,不仅可延缓血糖升高、减少饥饿感,还有助于均衡营养。建议选择不带皮的鸡肉、鱼肉、虾等;尽量不要吃五花肉、肉肠、肉汤等高油高脂肉类食物。
5.坚果每天一把50克
核桃、榛子、松子、花生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血管健康,每天一小把,最好当作加餐食用。既能均衡营养,还能稳定血糖。只不过是坚果热量高,不要多吃,每天50克、一小把刚刚好。
此外,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饮水量不少于7杯,盐低于6克,油不超过三匙。
【小贴士】
这些水果升糖指数较低
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猕猴桃、柚子、火龙果、橘子、苹果、梨。樱桃、草莓虽吃起来甜,但GI也不高。而像西瓜、哈密瓜等GI略高的水果,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吃,但每次吃不超过100克,食用升糖指数较高的水果时,主食应要减少。榴莲、柿子等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小贴士】
既能吃饱、又不“升糖”的小技巧
拉长吃饭时间
科学发现,吃饭慢易产生饱腹感。午餐和晚餐的用餐时间最好在20分钟以上。吃饭时可以提醒自己每一口饭咀嚼15次以上,以延长吃饭时间。
每天吃够20种食物
食物种类摄入越多,在肠道中通过的时间越长,升糖速度也会相对变慢,餐后血糖更容易控制。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吃够20种食物,包括油、盐、酱、醋、主食、水果、蔬菜等,做到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如把日常饮食中一半或一半以上的精白米面换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應低的食物,如燕麦、荞麦、青稞、藜麦、芸豆等,食物种类就多了好几种。
主副食巧搭配
先吃菜,后吃饭。如饭前先吃一碗焯水的绿叶蔬菜,然后再吃饭,每吃一小口饭,可同时搭配一大口其他菜肴。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鱼、肉、蛋、奶、豆制品等。
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有效措施。从全天总能量摄入中匀出一部分用于加餐,推荐糖尿病病友加餐选择坚果、水果、豆浆、蔬菜等,尽量选择正餐中没有的食物种类,以满足人体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在10:00~11:00、15:00~16:00之间,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当成餐间零食吃。
带着快乐心情用餐
吃饭之前调整心情,先做个深呼吸,排除脑子里的工作和杂念专心吃饭,认真数数自己一口食物咀嚼几次,好好体会每一口食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