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2020-12-08樊守财

经济视野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关联方盈余经营

文| 樊守财

引言

盈余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及制度的情况下,对企业会计收益等相关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使会计报告及呈现的会计信息符合企业管理当局或资本市场需要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通过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例如对于应计项目的调整是其常用手段。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各国的监管部门在准则制定中也进行了相应的约束,诸如会计政策一旦选定,则相应的应计项目的数额就不得进行随意的变动,例如折旧费用。但是有些项目也会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如重组准备金等,无论何种形式的盈余管理,都应该采取审慎原则,合理实施,且必须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方式

企业盈余管理的内在原因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委托-代理这一层关系,在企业中,投资人即股东将资本投入到企业中,通过企业的经营,使其资本产生盈利,进而投资人从中分利,在这一关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投资人即委托人将企业经营的权利委托给企业,让企业通过一系列操作,产生盈利的空间,从而使双方都受益。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这种完全理想化的状态几乎不存在,因为经营者和委托者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不统一不一致的现象,两者之间的契约精神没有完全像法律所规定的那样完善。委托方没有直接对代理方的经营状况进行干预,因而导致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了解不够具体,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交流不顺畅。具体到工作中,经营者很有可能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在实际经营中采取损害投资股东的个人利益,但是对企业实行严格的约束与管理,又不符合现实情况。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般原因

一是企业职工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自身的业绩等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自己业绩能力更加突出。

二是企业为了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处获取更多的信贷资金,从而进行盈余管理,使企业的信用水平更符合贷款机构的要求。

三是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等单位的政策支持,因此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可以使整体业绩更加突出,可以为自己在政府方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等。四是企业为了减少纳税资金,通过盈余管理可以使缴税额发生变动,有利于企业发展。五是企业若想上市便要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一定的资金,在此过程中,企业便会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修饰,以期让投资者看到一个更好的投资对象,吸引更多的股东来投入资金。

企业盈余管理常用方式

在实际中,国内的证券市场相对国外证券市场而言,还存在一定问题,而且在证券市场中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变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一旦企业的盈余管理出现不当操作,变会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更为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投资人的实际利益,在我国企业盈余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值得警醒的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利用关联方之间的控制关系,为其盈余管理的实行提供方便。虽然我国为了加强上市公司的管理,对相关的体制机制都进行了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股东对企业绝对控股的现象一直存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强的管理关系,这就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空间。上市公司可以针对具体情况,以很高的价格或者很低的价格实现关联方的交易,进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利润以及优劣资产进行转移,从而对公司业绩进行美化。二是通过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例如设计复杂的资产重组路径,以重组盈利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三是为了消除潜在的亏损进行盈余管理。例如对于潜在的亏损,通过评估增值(如投资性房地产),在形式上粉饰利润表。四是通过长期投资进行盈余管理。如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或权益法)来进行利润调节。

加强企业盈余管理的具体策略

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

虽然为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我国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多方修改和完善,但是在实际中,会计准则并非万能,对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仍然不适用,对企业某些会计行为也未作出详细的规定,给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因此,要进一步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管控,规范其生存空间,则首先应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对会计准则的具体条款和适用内容要做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压缩企业的操控空间。对企业中类似会计业务的处理要尽量固化手段,防止企业变化花样产生违法操作。其次,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条件进行明细规定,减少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或变更方面的自由度,使同类业务的处理保持可比性,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允度。

加强企业关联方的识别

企业为了规避风险或者粉饰业绩等,会以特意手段设定关联方,尤其是涉及到企业的债务重组或者股权上市投资等事宜中,关联方存在更是常态,实践证明,企业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企业的盈余管理更加成为可能,也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操作模式,因此加强关联方特别是关联方业务的识别是强化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识别企业是否为关联方的标准,一是深入分析显性关联公司,即母子公司、兄弟公司等多种形态。二是分析隐性关联公司,即深入分析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利用工商信息系统及资本市场的相关分析报告,研究不同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特别是实际控制人一致但名义控制人不同的相关公司。而不能仅仅只考虑显性的关联公司,否则仅仅把对关联方的识别局限在了企业和企业的裙带关系之上,而没有综合考虑到当期交易是否对双方有重大影响。

所以,在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管控时,对关联方的交易要进行全方位把控,从重要性原则着手,对企业的当期交易金额进行全面管理,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以对企业的当期交易金额根据企业规模设置标准,只要与相关企业的当期交易额度超过了该标准,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则应该合理怀疑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使用了盈余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因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不尽相同,因此在鉴别盈余管理中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审计是监督约束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有力的外部力量,我国的审计行为是基于CPA制度,这一制度在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方面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审计质量,一是对CPA的审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工作。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实行优胜劣汰制并且要加强其道德素质建设,提高审计人员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和监督。

加强政府监管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政府部门作为看得见的手,虽然对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不强加干涉,但是对企业的宏观方向发展还会发挥一定作用。

尤其是在企业上市管理中,证监部门对企业的监管措施和行为一旦出现偏差便会使企业盈余管理手段泛滥,严重扰乱正常的交易秩序。

另外,部分政府为了取得更多的税收或者保留更多的上市公司的名额等,也会为企业的不良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修饰和美化,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也破坏了投资者的合法权利。因此,证监部门一定要完善监管方法和措施,对企业不良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严厉打击。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减少插手企业经营行为,减少包庇等现象,共同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建立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保护委托方和代理方两者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市场经济改革发展更加剧烈,维持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考企业自身努力,还需要政府、企业股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为实现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关联方盈余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联方交易的性质、舞弊风险与监管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保监会加强监管:险资投资关联方的资产要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