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读后续写研究与启示

2020-12-08陈素花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段落原文词汇

陈素花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数字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一、研究背景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一直是困扰中国英语教学的难题之一,高职英语尤为突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每年全国大约130 万考生,其中写作部分满分为15 分。从近年的考试成绩统计结果看,无论是A 级还是B 级,写作部分全国考生的平均分达不到总分的一半。高职写作教学面临学生惧怕、教师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写作作为重要的输出形式,具有促进二语学习的作用[1-2]。近年来,读后续写的形式受到更多的关注,并被视为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引领该研究的王初明[3-4]。

二、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是典型的读写结合任务。其促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互动协同效应,理论依据为互动协同模式(i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5]。该模式认为,在对话的交际模式中,对话双方在心理和认知上动态协作,相互配合,通过语言层面的互动协同保持有效交流。协同不仅发生在人际互动中,而且发生在人与读物的互动中。读后续写中,输入和输出的紧密结合促使读者与前文紧密互动,使续作与读物协同,从而达到促学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末王初明提出 “写长法”“学伴用随”原则[6-7],随后开展以“写长法”为特点的“以写促学” 的教学改革,读后续写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针对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8-10]也不断增多。该方法不断发展,逐渐凝练升华为 “续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 “续” 学会的[9]。“续理论” 使语言的理解和输出产生协同效应,进而起到促学效果。

尽管现在尚有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但读后续写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 “续理论” 不仅为二语习得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二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更多研究空间。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充分肯定了其促学价值。

三、实验研究

(一)研究设计

近年来,读后续写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以 “读后续写” 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2014 年至2019 年的期刊论文,共检索出相关论文130 多篇。其中多数涉及本科院校教学,一部分涉及中学英语教学,但涉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高职艺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读后续写的语言特点。89 名学生参与读后续写实验。采用句酷批改网计算机自动作文评阅(Automated Writing Evaluation,AWE) 系 统, 对读后续写文本作词汇使用、句法结构、错误类型等多维度测量统计,并与英语本族人原文进行对比。与此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续写中的心理过程以及续写与原文的认知对比评估。

(二)研究材料

研究实验材料选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英语教程》第2 册第3 单元的阅读文章I'm Proud to Say That I am a Tradesman。文章共有7段,续写任务提供第1 段至第4 段内容,第5 段至第7 段提供了段落首句,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前4 段内容的基础上,续写文章后3 段内容。

(三)研究步骤

读后续写实验在句酷批改网上布置,学生完成续写后在网上提交。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AWE 系统对原文和学生提交的续写进行词汇、段落、句子等的统计,并在词汇、句子、篇章和内容等维度进行比较。

(五)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收集以下信息:第一,对于学生读后续写在词汇类型、词性分布、词性搭配、句长分布等维度作测量统计,比较续作与原文在各个维度的表现与异同;第二,统计分析续写典型错误;第三,发放问卷,让学生对比续写与原文的差异。

四、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如表1—6 所示。

表1 原文与续写词汇类别对比

表2 原文与续写词汇难度和丰富度对比

表3 原文与续写词性类别对比

表4 原文与续写词汇搭配对比

表5 原文与续写句长对比

表6 续写错误统计

五、讨论

由表1—6 可以看出,原文和续写在词汇使用、句子特点和文章长度上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读后续写引发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一)词汇使用

表1 和表2 涉及词汇类型、词性和词汇搭配使用。在学术词汇的使用上,原文占比大于续写;非常规词汇的使用原文占比略大于续写;而超高频词汇的使用原文略低于续写;词汇难度上,续写和原文接近,而词汇丰富度上,原文大于续写。

在词性使用上,原文中名词、副词使用比例高于续写;而代词的使用,续写明显高于原文。

在词汇搭配方面,原文中 “名词+ 动词” 类别的比例高于续写;而 “副词+ 动词” 的使用比例高出续写。续写占比较高的搭配类型有 “形容词+ 介词”、“副词+ 形容词”、“形容词+ 名词。其中,续写中 “名词+ 介词” 搭配的比例高于原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艺术生对使用 “名词+ 介词” 搭配的喜好。

(二)句法结构

从句长数据总体分布看,续作中短句使用相对较多,而原文文本长句较多。句长中25 词以上的在原文的占比明显大于续写中的比例。原文平均句长大于续作的平均句长。

(三)语法错误分析

AWE 系统共从学生作文中发现259 处错误。其中,最常犯的错误排前5 的分别是 “句子结构”“大小写”“句子成分”“搭配”。

(四)读后续写反思评价

本研究收回89 份问卷。内容包括5 个方面。分析数据表明,对于 “读后续写任务”,6.74% 的学生做过,93.26% 的学生没做过;69.66% 的学生喜欢,30.34% 的学生不喜欢。关于 “回读”,回读1 次占11.24%, 回读2 次占20.22%, 回读3 次占32.58%,回读4 次占19.10%;回读主要关注 “文章思路”“故事情节及关键词汇”“段落开头与结尾”“每段中心句” 和 “重要转折词”。续写段落与原文的主要差别问卷反馈表现在:“与原文思路不同”;“续写词汇量少,表达欠流畅、语法错误多”;“续写比原文平淡,篇章不如原文衔接自然”;等等。

以上统计显示,多数学生对读后续写持支持态度(69.66%),认为读后续写可以激发写作兴趣,释放想象力,一定程度上减轻写作压力。学生有意识关注了 “文章思路”“段落开头与结尾”“每段的中心句” 和 “重要转折词” 等写作要素。与原文的比较让学生意识到续作在词汇量、流畅表达、篇章衔接方面还存在不足。

六、结论与启示

读后续写通过前文构建的语境,将语言模仿与内容创造有机结合,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成就感,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职艺术生读后续写在词汇、句法与语言错误类型方面呈现特定的文本特征和倾向,研究结果可为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首先,学生在学术词汇和词汇丰富度上还有学习提升的空间。

其次,在写作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句子多样化的意识,简单句和复合句并用。

再次,教学中应增加读后续写的练习,加强流畅表达、篇章衔接方面的训练。

由于时间有限,本研究还有局限与不足之处。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入对照组并作跟踪研究,探讨读后续写的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段落原文词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