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2020-12-08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新郑煤电公司,河南 新郑 451100)
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是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女职工就业权、发展权、彰显工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课题,也是引导广大女职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的重要方式和动力引擎。
近年来,我们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通过大力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广大女职工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文明素质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在企业发展中展现了巾帼风采、贡献了巾帼力量。但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女职工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女职工自我提升动力不足,女职工培训供给不够精准等一些情况。那么,如何更好地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女职工素质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经过归纳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针对女职工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提升三个意识
由于女职工承担的家庭事业双重担子,加之“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观念和女性职场“玻璃天花板”等的影响,部分女职工对待工作缺乏热情、缺少自我提升的动力。
笔者认为,要用奋斗意识提升女职工的时代使命感。激发她们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担当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用道德法律意识提升女职工的文明获得感。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四德”、争当“四好”、寻找“四美”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女职工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文明道德的践行者、法律法规的遵守者、社会良好风气的引领者。
用工匠精神来提升女职工的事业成就感。通过大力宣传工匠典型、讲述工匠故事、评比巾帼工匠等方式弘扬工匠精神,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激励广大女职工用爱岗敬业的秉性、淡泊名利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铸就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打造一批矿山巾帼工匠品牌。
二、针对培训方式单一化问题,需要把握三个方向
开辟线上和线下两个阵地。线下,加强女职工学校、职工道德讲堂、职工书屋建设,使其成为女职工学习新知识的课堂、掌握新技能的基地、追求新情趣的舞台、培养新人才的摇篮、参与新竞争的起点。线上,充分利用中华女性网、基层工会公众号等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对女职工进行系统培训,使培训内容新颖化、培训授课时实化、培训范围普及化、培训成果实效化。做到网络培训渠道与实体教育手段相辅相成、虚拟培训平台与有形教育空间相得益彰。
运用好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在利用女职工学校、学历提升工程对女职工进行理论讲解和技能充电的同时,充分发挥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巾帼创新工作室、巾帼创新示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的作用,通过参观学习、实地演示、实际操作,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够准确掌握技术要领、技能本领。
把握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两个指向。以思想为先导,引导职工增强爱矿如家的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和不囿于常规的创新精神。以技能为基础,通过岗位培训、技术练兵、技能比赛、学习交流、师徒互促、合理化建议等不同形式,掌握新技能、练就新本领。
三、针对培训资源整合的问题,需要建立三个机制
发挥激励机制的引力。建立健全员工培养、考评、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教育管理制度,将员工素质提升情况与工资晋级、职称评定、评先选优挂钩。一是用好技能激励机制,通过评选工人先锋号、金牌工人、优秀学员、技术能手等激励职工学习进步;二是用好道德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双十佳”“最美家庭”“感动矿山的十大人物”评选等,激励职工崇德向善,提升自己;三是用好提职选用激励机制,把技能优秀人员纳入提职推荐、职工代表的候选人才库,为其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四是用好典型激励机制,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巾帼创新示范岗为载体,充分发挥劳模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发挥联动联培的合力。积极争取上级劳动、教育、社区、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人力支持,形成党政支持、工会负责、女工主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充分利用岗位教育、继续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使工会教育培训阵地与社会教育资源相互补充、劳动技能培训与精神文化满足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上技能培训的作用,提升女职工的素质。另外,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场舞协会民间社团组织,丰富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释放社会服务的张力。按照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成果办法,结合职工自身特点和需求,购买家政培训服务、情绪心理疏导服务、女职工健康培训服务、困难职工技能培训服务等,提高服务质量和供给水平。
总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各方面联手共同参与,才能有效提升女职工的素质。同时,广大女职工在这项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