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6期
关键词:书籍图书人工智能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图书文献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人工智能应用在图书馆中,需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将管理建设图书馆的各种思想与策略输入机器人的“脑袋”中,让它们代替人类员工操作执行。人工智能可以全天候工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按照人发出的命令执行任务,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在“图书管”管理方面必然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运行。

一、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被互联网所涉及,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很多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在获取信息时,阅读书籍时更多的时通过手机阅读软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传统的实体书籍、报刊杂志等与手机阅读相比缺少优势,比如查询苦难等,并且很难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很多图书馆的书籍很久都不会有人翻阅与借读,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报告显示,截止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 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9.6%。并且有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 个小时。这些数据都直观的说明了将传统图书馆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为大学生以及其他群众服务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对人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如果不能将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那么就无法适应借阅人的需要,在高校中更是如此。

二、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一)图书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许多传统的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借阅率并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如今电子阅读的发展占用了读者很多时间。与传统的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来阅读相比,电子阅读有很多优势,比如方便携带,只需要手机即可,省略了图书馆借书的麻烦。同时,由于传统的借阅图书流程较为复杂,所以图书无法及时地归还,这样就导致了图书的使用率偏低,缺少了流通。纸质书籍使用率偏低,这样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服务效率低

传统的图书馆运行主要依靠人力,但是很多图书馆无法做到24 小时随时为读者服务,这样就会降低服务效率。传统的图书搜索方式效率也较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就可以搜索关键词,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为读者过滤不必要的信息,精准的为读者服务。图书馆采用的文献采访方式与编目方式,缺少了与读者的互动。要知道,现如今读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服务,如果文献采访方式很难与读者取得联系,如果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升级,那么就会落后于时代。

三、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一)拉近读者与图书以及图书馆之间的距离

人工智能应用在图书馆建设中,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可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交流。读者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人工智能,这样图书管理员在整理信息时,可以更加全面的看到读者的反馈。加强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好地服务二者。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为读者服务。

(二)工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会受到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不能随时满足读者的需要。但是人工智能就可以打破二者的限制,从而更好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图书管理员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整合馆内资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图书馆增减图书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四、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一)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且可以完美的完成任务。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这样就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存储读者的阅读信息,比如读者阅读书目的种类、阅读书籍的时间等各种阅读习惯,这样图书管理员就可以执行操作,让人工智能进行分析读者的阅读信息,从而为读者推送。其次,读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检索自己需要的书籍,人工智能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检索任务,相比人工搜集效率要高很多。快速检索出读者所需数目,不仅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图书馆书籍的利用率。同时,图书管理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读者推送与正在阅读的书籍相关内容。这样就可以补充读者所需知识提高读者的服务满足感。最后,人工智能可以与视频监控相结合,图书管理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馆内问题,这样才可以及时解决,确保图书馆正常的运行。

(二)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献分类

图书馆可以开发APP 或者“微信公众号”,在里面设立相关的文献分类操作程序。比如,让人工智能操作:对图书进行编号,信息包括图书摆放楼层,方向位置,书架第几排列等,这样读者在输入书籍名称时就可以迅速的找到图书所在位置。也可以设立相关二维码,扫描即可获取图书资源。手机上可以存储借阅信息,自动提醒读者归还图书的日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过期而导致的罚款,确保图书可以顺利流通。

(三)利用人工智能对图书馆文献进行保护

有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目前只对学校的教职工与学生开放,虽然阻碍了社会人员借阅图书,但是却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图书馆的资源。但是面对新时期的图书馆保护情况,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参与工作。首先,人工智能可以保护纸质类图书资源。借阅图书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要借出的书本进行保护,避免其他无权限人员偷盗书籍。其次,现如今图书馆的线上网络信息资源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线上资源智能是教职工与学生才可以登录,其他人是不可以获取的。人工智能还可以将线上资源进行云备份,避免因为系统问题或者被他人盗取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四)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献采访

构造馆藏目录的数据库,建立文献编目的数据平台。图书馆的文献编目要根据作者、出版社、定价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离与编辑,建立相关的档案,这是构成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在文献的建档中,要将尽可能多的标签进行统计编辑,这样用户在搜寻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检索许多信息特征,用户可以更快地搜索到所需要的图书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保证信息的有序性与完整性,完整全面的数据库对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文献采访之前,文献编目要将用户的需求与编目的标准结合起来,将所需采购数目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掌握用户的全面需求与爱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较快地搜集编目的数据,通过分析得出用户的需求,这样就为文献采访提供了有用的价值信息,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鼓励用户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官网贴吧”上留言讨论编目平台上的信息,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规则,而编目的工作人员则可以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为编目的工作服务。

结论:本文分析了“智慧图书馆建设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作用”,最后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多东西都要随之改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图书馆要及时变革与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与图书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必然的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寻找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新策略。人工智能应用在智慧图书馆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社会图书馆,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都是必然的。

猜你喜欢

书籍图书人工智能
鲁迅与“书籍代购”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2019:人工智能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书籍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