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

2020-12-08亢子玥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效能维度

亢子玥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721000)

1.引言

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涉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等方面[1](51-56)。既是个体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等的认知特点,又是个体对时间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和工作绩效有关[2](42-45)[3](649-653)[4](13-15),与自信、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等因素相关[4](13-15)[5](51-53)[6](747-749)[7](567-568)[8](147-150)[9](154-155)。 国内研究人员通过对护理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为中或低[10](28-31)。有学者指出时间管理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保障,还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前提[11](10-13)。同样的,教师作为陪伴和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教师,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任务都有良好的规划,对时间的利用和掌控程度更高,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的教师则目标混乱,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甚至可能引发倦怠、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关注中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对于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应对任务的一种信念[12](359-373)。根植于人类能动性这一概念中,具体指的是个体对通过自身行动和努力达到预期结果的力量感知。据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Teacher Self-Efficacy)被认为是教师的一种重要自我感知能力,有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习水平和学习动机,并且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即使面对具有破坏性、动机不强或闲散烂漫的学生时,教师自我效能感仍然能够帮助其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学生的学业成就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有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投入[13](21-32),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14](914-945),以及减少教师的离职意愿[15](120-130)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推测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时间管理能力也较强。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为提升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提供建议。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以陕西省宝鸡市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2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4份,得到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为95.73%。在290名中学教师中有男性95人(30.25%),女性219人(69.75%);年龄在30岁以上的13人(4.14%),30岁—50岁的251人(79.94%),50岁以上的50人(15.92%);在职称方面,初级教师142人(45.22%),中级教师138人(43.95%),高级教师34人(10.83%)。

2.2 方法

2.2.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Schwarzer等人[16](145-161)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17](37-40)翻译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90。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共有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级计分方式(1~4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2.2.2 员工时间管理倾向问卷。该问卷由袁园[18]编制,共有17个项目,每个条目均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式(1~5分),其中第3个、13个和17个项目反向计分。问卷共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目标设置(5个项目)、时间安排(5个项目)、时间自控(4个项目)和混乱倾向(3各项目)。该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0、0.74、0.73和0.71。被试根据自身的符合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时间管理能力越强。

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22.0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结果

3.1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情况

表1 呈现了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得分情况,时间管理倾向的平均得分为64.54,说明中学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较好。

表1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的描述(n=314)

3.2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比较

如表2所示,在性别方面,男性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目标设置、时间安排、时间自控、混乱倾向和时间管理总分在性别上均无显著差异。

在年龄方面,自我效能感和时间自控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目标设置、时间安排、混乱倾向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50岁以上的中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分数最低,30岁—50岁中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显著高于50岁以上教师(P<0.05);30岁—50岁中学教师的目标设置得分最高,显著高于50岁以上教师(P<0.05);30岁—50岁中学教师的时间安排分数最高,50岁以上教师次之,30岁以下教师得分最低,且30岁—50岁和50岁以上教师的时间安排得分均显著高于30岁以下教师(P<0.05);在混乱倾向上,30岁—50岁教师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30岁以下教师(P<0.05)。

在职称方面,目标设置、时间安排、时间自控、混乱倾向和时间管理总分在职称上均无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在职称上差异显著(P<0.01),其中高级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最高,中级教师次之,初级教师得分最低。

表2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龄和职称上的差异比较(±s)

表2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龄和职称上的差异比较(±s)

?

3.3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如表3所示,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180~0.868,P<0.01。

表3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的相关矩阵(n=314)

3.4 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如表4所示,将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的得分作为因变量,以自我效能感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年龄除能够正向预测时间安排外,对其余各维度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P<0.001)。

表4 中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对人口学变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结果(n=314)

4.讨论

4.1 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现状

本研究显示,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5.59±5.82分,表明调查的中学教师一般自我效能较高。这与孔令豪和张玉妹[19](21-23)的研究结果类似,他们针对高中教师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高中教师群体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自我效能水平仍然较高。说明大部分中学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比较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应对日常教学工作。在性别方面,男性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20](3161-3164)。可能是因为男性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更高,自信心更强,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各种困难。此外,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职称上差异显著,可能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有关系。职称越高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更丰富,教学能力更强,能够更加自如地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因此对自身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感知较强,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为64.54±8.89分,得分普遍较高,大部分中学教师能够对时间进行较好的管理。中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在年龄上差异显著,且30岁—50岁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较高,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21],可能与教师的成长轨迹有关。30岁—50岁的教师正处于职业的发展期,更加看重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教学能力日趋成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处理好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其中便包含了时间管理能力,所以时间管理倾向的得分最高。对于50岁以上的教师而言,一方面他们可能在历经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之后,到达了职业生涯的倦怠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因而面对工作时可能热情不高,导致在时间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时间规划不够合理。另一方面,50岁以上的教师正处于即将退休的阶段,在职业追求上动机不足,在教学方面的成就动机强度不高,存在以固有经验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任务的倾向,可能造成时间管理能力较差。30岁以下的教师正处在职业的探索和上升期,可能还不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应对各项烦琐复杂的教学工作。

4.2 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以往的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22]。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心较强,能够合理地规划、分配和利用时间,时间管理能力较强。同样,时间管理能力较好的教师能够有力地把控时间,在教学工作中表现更加出色,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在用年龄和自我效能感预测时间管理倾向的回归方程中发现,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时间管理能力就越强。因为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的教师更有信心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践行时间管理的行为。

4.3 提升中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的建议

本研究提示,关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提升自信心,能够有效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真正促进教师成长。所以,可以将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作为提高教师时间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首先,教师要增强自信心。古语有云:“吾心信其可成,则无坚不擢。”可见,人只有具备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力才会不断地被挖掘与开发,从而不断进步[23](68-72)。所以,中学教师应该充分相信自己能够合理地规划和使用时间,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其次,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教学归纳和反思习惯。教学归纳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的最直观和有效的方法,通过归纳和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因此,进行教学归纳和反思有利于教师强化时间管理能力,更好地把控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最后,在教师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更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时间管理能力作为教师考核和评价的一项指标,帮助教师梳理时间管理意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其次,我们还要创造更适合教师成长发展的职业环境,舒缓教师的职业倦怠,促使教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成就感,更能够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群体,正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工作量,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够妥善处理来自社会、家庭及工作的冲突和压力,有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方面,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帮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老师有更高的工作热情,能够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与教师关系的融洽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使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业成就。因此,学校应该通过举办讲座、进行相关训练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以此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效能维度
教师作品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