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08张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病情血压高血压

张夏

(西安市临潼区中医院,陕西 西安 710600)

0 引言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本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患者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但对于患者来说,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自身行为习惯直接相关,其病情控制效果也与其相关,因此,在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对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管理,全面改善患者病情管理[1]。健康教育能够针对患者不同需求开展教育和指导,本次研究以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患者血压指标控制水平的影响进行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为2018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人员。干预组患者年龄平均(58.4±12.4)岁,男21例,女19例,患者高血压病程平均(3.6±2.1)年,合并冠心病患者1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58.8±12.2)岁,男20例,女20例,患者高血压病程平均(3.7±2.2)年,合并冠心病患者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8例。患者符合高血压诊断;患者无严重心功能损伤表现;患者无其他脏腑功能病变;患者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沟通;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包括患者用药指导、血压测量等,遵照医嘱予以相应的护理管理。

干预组:患者同时予以健康指导。院方要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对患者沟通能力进行培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情绪等内容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健康指导计划[2]。

对于早期接受管理意愿不强烈的患者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引导,对病情好转的患者给予鼓励,让其了解自我认知、行为的变化对疾病产生的积极影响,逐渐改善患者接受管理意愿。当患者表现出相应的兴趣后可为其提供相关手册,让患者自行翻看,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讲解,当患者出现认知、行为良性转变后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当患者能够完全接受健康指导管理后可开展相应的指导计划。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复杂的患者予以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同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管理。针对其他患者则予以群体健康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方式、饮食类型、运动指导、作息管理等内容。为所有患者提供基础营养学指导,了解食物性质、营养构成,并指导患者如何科学搭配食物。此外,要讲解不同的烹饪方式、烹饪时间对食物营养结构产生的影响,必要时可为患者制定营养饮食食谱,严格遵守高血压低盐低脂饮食原则同时保证食物多样性,提升患者依从性,同时监督患者饮食。

按时对患者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培训,可采用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也可采用小团体会议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监督、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管理相关知识,让家属更好的监督患者病情治疗,提升家属管理配合度。将相关内容装订成册发放给患者,方便其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3]。护理人员同样要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管理,告知患者情绪控制对病情管理的影响。让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影响其血压控制水平。

建立微信公众号,按时推送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管理、疾病危害等相关内容,可采取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推送,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相关内容。建立微信群,每周固定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答疑解惑,提升在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5分制评估。

1.4 评估指标[4]。血压水平评估:舒张压低于90 mmHg,收缩压低于130 mmHg视为血压正常。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总分127分,共分为36个项目,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评估:1-2分为不满意,3-4分为一般,5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比例。

1.5 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详见下表。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水平。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水平为(85.2±3.7)mmHg,收缩压水平为(92.7±3.5)mmHg,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2.7±3.5)mmHg、(134.9±5.1)mmHg,P<0.05,详见表1。

表1 血压控制水平(±s)

表1 血压控制水平(±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P t舒张压干预组 98.7±3.5 85.2±3.7 <0.05 11.45对照组 99.2±4.2 92.7±3.5 <0.05 8.79 P>0.05 <0.05 - -t 1.28 6.79 - -收缩压干预组 146.7±6.9 128.6±7.1 <0.05 12.65对照组 147.3±7.2 134.9±5.1 <0.05 8.13 P>0.05 <0.05 - -t 1.16 7.21 - -

2.2 生活质量比较。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6.3±7.4)分,对照组为(95.4±5.3)分,P<0.05,详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s)

表2 生活质量(±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P t干预组 88.7±10.2 106.3±7.4 <0.05 7.59对照组 89.1±9.7 95.4±5.3 <0.05 6.43 P>0.05 <0.05 - -t 1.15 7.48 - -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80.0%,P<0.05,详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本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壮年。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肥胖、饮食习惯、饮酒、精神压力直接相关。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压力逐渐升高,饮食习惯发生率巨大的改变,导致本病逐渐低龄化,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5-6]。现阶段临床中针对高血压患者并无有效药物治疗,患者疾病治愈率非常低,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对其生活、饮食等行为进行管理[7]。

由于本病多为老年患者,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对自我生活管理意识较差,通常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治疗、控制产生不良影响,而常规护理管理过于刻板,灵活度较差,因此,无法更好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因此,对患者疾病的控制效果较差。健康教育管理能够从饮食、生理、运动等不同的方面对患者开展管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让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管理中,进而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

结果可见,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水平为(85.2±3.7)mmHg,收缩压水平为(92.7±3.5)mmHg,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水平较比护理前明显改善,且其血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健康指导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管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6.3±7.4)分,对照组为(95.4±5.3)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证明健康指导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升患者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患者护理满意更高证明健康教育管理更符合患者临床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情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