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0-12-08李析蒨李丽娜王树越通讯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妇产科产妇程度

李析蒨,李丽娜,王树越通讯作者)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00;2.中日联谊医院新民院 区门诊,吉林 长春 130000;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门诊,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妇产科是作为医院的核心部门,亦是主要负责对妇科各类疾病及产科分娩方面进行干预的部门,因科室存在特殊性,具有疾病种类多、风险性高等特征,加之女性患者无论是从心理上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在生理方面也相对脆弱,极易引发一系列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影响了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完成。因此,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给予一套全面性、规范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配合治疗或护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大大提高[1]。因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疼痛方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编号顺序分成参照组(n=54)及研究组(n=54),其中年龄21-52岁,平均(36.62±1.01)岁;体重为45-65 kg,平均(52.57±2.43)kg,身高为155-170 cm,平均(160.07±2.43)cm;研究组年龄23-55岁,平均(38.21±1.06)岁,体重47-59 kg,平均(50.85±2.15)kg,身高158-172 cm,平均(162.33±2.67)cm。纳入标准:①以上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实验者;②符合院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者;排除标准:①存在高危因素者;②并发症较严重者;③意识障碍,沟通不便者:④以及不配合本次护理者。108例包含宫内窘迫35例、疤痕子宫37例、第二产程用时长10例、羊水过少10例、骨盆狭窄8例、双胎5例、胎儿臀位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及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前介绍病房环境、健康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对因环境产生模式及恐惧感,进而出现情绪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倾听患者实际内心需求,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治疗目的及术后疼痛程度等内容,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每个问题即疼痛原因、解决办法。保持与患者有效沟通和交流,进而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②综合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合患者的术后不痛疼痛程度进行对应的疼痛护理。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表情,并熟练掌握疼痛评估法对患者疼痛作出正确评估,并做好记录。③术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遵照医嘱提供麻醉药物,以便减轻患者头痛情况,必要时,可给予止痛栓或镇痛泵,确保患者无痛度过围术期。④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切口及有无渗液等情况,应勤更换伤口敷料及换洗衣物,保持伤口干燥及清洁,避免出现感染及伤口裂痛的情况[2]。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产妇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焦虑、恐惧、紧张)、疼痛程度(术后1d、术后3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关系)情况。

1.4 疗效判定。①依据SAS量表评分对两组产妇术后负面闹情绪予以评分,总分为0-6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负面情绪越重[3];②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对两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疼痛程度越重[4];③采用SF-36生活质量对两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予以评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产妇生活质量越高[5]。④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予以评价,并以(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作为评判标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α=0.05,分析有差距,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比对(±s)

组别 例数 心理状态评分 疼痛程度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焦虑 恐惧 紧张 术后1d 术后3d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健康情况 社会关系研究组 54 24.56±2.30 26.25±5.25 12.05±3.65 2.61±1.21 2.01±1.05 51.43±11.35 32.45±8.62 40.63±8.64 61.45±10.37参照组 54 45.36±12.52 49.59±6.58 40.64±4.62 6.36±2.06 5.34±1.62 40.91±10.82 23.25±36.31 31.427.58 48.52±11.16 t - 7.362 6.952 5.368 5.982 4.523 6.156 7.293 5.482 7.26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4)%明显高于参照组(85.18)%,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术后疼痛感是作为妇产科手术创伤的一种常见应激性反应,除了因患者心理及生理上产生的影响而促使患者代谢紊乱及提高术后并发症外,还会因疼痛受到情绪、性格及注意力的干扰,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紧张及害怕心理,大幅度影响了手术进程及预后康复效果。现如今,随着镇痛药物的不断推广与完善,极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但因生理疼痛的减轻未必能够彻底缓解心理上带来的负担及压力,为此,针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而言,给予一种高效性强、综合性护理干预,至关重要[6-7]。

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全面贯彻从患者“生理”、“心理”角度出发,注重患者内心护理需求,实现提高患者痛阈值为护理宗旨。本文通过对我院所有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手术目的、术中注意事项、说切口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干预后,能够有助于患者催乳素的释放,避免伤口感染,从根本上解决了缓解患者心理、生理所带来的困扰及痛苦。与此同时,凸显出护理人员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实现为患者达到止痛、加速伤口愈合以及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为最终目的[8-10]。

本次研究证实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14)%明显高于参照组(85.18)%,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出,通过对妇产科患者疼痛方面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减轻痛苦、改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获得家属一致认可与好评。不仅为医院赢得了口碑,同时为妇产科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妇产科产妇程度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