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2020-12-08吴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药方支气管炎内科

吴英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4)

0 引言

近年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备受医学界专业人士的关注。其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呼吸类疾病,患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出现该疾病时患者会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伴有呼吸困难症状,而且具有反复发作性,病情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疾病有效控制,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不过,运用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运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佳临床效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次研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中医内科治疗,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共计148例。需要研究人员需要将该148例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74例),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运用西药治疗,患者年龄为46-82岁,平均(67.12±4.31)岁,病程为3-16年,平均为(8.34±1.58)年,患者男44例,女30例,按照临床检验结果包括53例单一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症;而观察组慢性支气炎患者需要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患者年龄为48-80岁,平均(66.14±3.44)岁,病程为2-16年,平均(9.24±2.04)年,患者男45例,女29例,按照临床检验结果包括50例单一慢性支气管炎症,2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症,两组患者数据资料存在较小差异,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1]。

1.2 方法。针对此次参与研究的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西医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并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从而起到化痰、止咳效果[2]。而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具体治疗措施为:

(1)实施针对性治疗,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疾病发生原因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以及痰热蕴肺型,针对风寒袭肺型的支气管炎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加入小青龙药方,而风热犯肺型的慢性支气管炎可以在药方中加入清肺类汤药,痰热蕴肺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二陈汤与苓桂木两种药物,起到化痰、清肺效果[3]。除此之外,临床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可能出现并发症进行评估,在药方中加入针对性药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具有胸闷、舌苔厚重的患者,在药方中适当加入陈皮与白芥子;而身体比较燥热,大量咳黄痰的患者需要在药方中加入适量的鱼腥草与蒲公英,起到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效果;对于咳嗽无力、手脚冰冷的肾阳虚患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肾气丸,从而起到滋补肾气效果果[4]。另外,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出现夜间咳嗽严重、痰液过多状况,可以在药方中适当加入五味子、党参、山药以及甘草等药物,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后期可以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效果,适当调整治疗方案果[5]。在治疗期间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呼吸等指标,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合理搭配饮食,饮食在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期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疾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搭配饮食,尽量多服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以鱼类、豆制品为主,告知患者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禁止服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为了提升化痰止咳效果,可以在食谱中适当加入薏米、红豆、莲子、冬瓜等食物,在不补充患者机体所需营养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促进疾病的康复。

(3)治疗评估,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对上述运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症状评估、记录,其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时间等,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其恢复状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组与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据评价以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在院治疗时间以及疾病复发时间为主要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观察指标以及计数资料为本次研究的重要数据组成部分,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需要将其统一录入计算机设备中,数据涉及较多需要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本次研究的例数,观察指标中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在院治疗时间以及疾病复发时间用(d)表示,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如表1所示,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中医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5.94%,显效、有效、无效占比分别为56.75%、39.18%、4.05%,所占人数分别为42例、29例、3例;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为73.78%,显效、有效、无效占比分别为43.24%、40.54%、16.21%,所占人数分别32例、30例、12例,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51%低,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

表2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s)

疾病复发时间观察组 74 3.12±0.35 4.89±0.28 5.26±1.68 145.6±10.58对照组 74 5.42±1.16 4.89±0.28 8.97±2.34 91.25±12.33 χ2 - 3.142 3.246 2.64 7.824 P -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在院治疗时间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治疗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在院治疗时间以及疾病复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大量粉尘、有害气体的排放随之增多,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促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好发于中老年人。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影响因素需要有长期吸烟、烟雾吸入、病毒、无菌感染、免疫力低以及年龄等,患者在出现该疾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咳嗽、大量白色黏液状痰、喘息困难、肺部哮鸣音以及气促等,恢复周期较长,具有反复发作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如果患者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比较容易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部感染等,甚至造成患者死亡。临床运用西药治疗该疾病时,比较容易反复发病。本次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中医内科治疗,研究结果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P<0.05),说明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51%低,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出现该种状况的原因是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症状,进行详细分型,将其分为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以及痰热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采取针对性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在药方中加入相关药物,进而提升治疗效果,防止病情持续加重。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气喘消失、咳嗽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药方支气管炎内科
内转科型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张老师的“药方”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