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NA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2020-12-08李梦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股骨出血量住院

李梦龙

(山东省陵城区人民医院 外三科,山东 德州 253500)

0 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老年群体常见骨折类型,据相关资料统计[1],全身骨折患者中1.4%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其病死率达到15-20%。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患者年龄偏大,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特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PFNA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临床资料不全、心脏病、肝肾疾病及不配合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3-80岁,平均(71.5±3.8)岁;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1-83岁,平均(72.0±3.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接受持续硬膜外全麻,垫高患者臀部,从大粗隆顶点朝大腿外侧作7cm切口,充分暴露骨折断端,并进行撬拨、牵引复位,粉粹性骨折患者使用克氏针、加压螺钉进行固定,将导针从大粗隆顶点下方2 cm位置处,沿角规方向打入,并将其调整到外侧骨皮质中点位置处;术中需在C臂X线机辅助下进行复位和导针位置调整,导针调整到理想位置后,根据导针刻度调整组合钻钻孔长度,再拧入粗纹螺钉,安放好DHS内固定钢板后,清洁好创口,并留置引流管,再对切口进行缝合。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麻醉及体位均参照对照组,患者在牵引床上接受牵引复位,外展正常肢体,内收患侧躯干,患侧髋部保持屈曲,角度为15°,经C臂X线机观察复位效果,直至取得理想效果,取大粗隆合适位置作切口,长度为5 cm,钝性分离外展肌,取大粗隆顶端偏内侧使用开口器作切口,位置分别取前1/3、后2/3处,通过C臂监测髓腔中导丝位置,并根据导丝情况,采取扩髓器进行扩髓,取直径合适位置往髓腔打入PFNA主钉,在C臂监视下将螺旋刀片导针沿套管钻入,位置调整满意往股骨颈打入螺旋刀片,安装好远端锁钉,留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肢体短缩、股骨干骨折、髋关节内翻、内固定断裂)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s);计数资料表示为(%),比较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大,骨质流失严重,加之,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快速恢复患者负重能力,促进患者尽早离床,改善患者运动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为主[2-4]。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5 137.66±23.49 168.97±16.79 13.98±2.04 19.49±3.22观察组 25 102.32±20.13 143.61±22.30 9.75±1.64 13.34±2.78 t-5.7119 4.5425 8.0802 7.2284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DHS内固定术为髓外固定代表术式,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髓外套筒钢板和股骨头颈内拉力螺钉对患者进行固定,通过强力的股骨头拉力,促进骨折断面骨质快速生长[5-7]。但DHS内固定术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容易影响患者头颈血运、股骨近端,造成股骨头坏死,另外,在股骨粗隆置入髓外套筒钢板,会造成患者骨量大量流失,引发肢体短缩、股骨干骨折、髋关节内翻、内固定断裂等各类术后并发症[8-10]。PFNA内固定手术属于新型的内固定术式,该术式在治疗时从患者中心进行固定,可靠性更高,对患者机体创伤更小,避免臀部外展肌群损伤,且PFNA内固定手术无需对进行解剖骨折复位,不会剥离骨膜和暴露骨折端,能更好的保护患者骨折周围血液循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更适用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和严重粉粹性骨折治疗[11-13]。本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DHS内固定手术,PFNA内固定手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牢固性更好,并发症更少,可防切割、防旋转,并发症更少,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出血量住院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