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2020-12-08仲伟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低氧呼气内科

仲伟艳

(赤峰松山医院 呼吸内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5)

0 引言

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多数存在持续咳嗽、胸部疼痛以及呼吸急促,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发生死亡率偏高,因此临床上需要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1]。本文旨在研究急性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治疗方案,择取68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划分为探究组与普通组。探究组男19例,女例15,年龄57-78岁,平均(67.4±3.1)岁,发病时间2-9年,平均(4.1±0.7)年;普通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6-79岁,平均(66.9±3.2)岁,发病时间2-8年,平均(3.9±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治疗方案,参与知情环节后签署有关文件。本次研究已通过科室审核,核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普通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吸氧、补充液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密切检测患者呼吸功,加用抗生素预防并治疗感染,积极处理各类并发症,患者低氧血症持续存在时需要加用机械通气治疗。探究组患者运用呼吸内科治疗,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氨茶碱0.25 g+5.00%葡萄糖溶液500 mL经静脉滴注,患者发病后1h内沙丁胺醇间隔20 min喷一次,之后每天喷3-4次。按照患者实际病情情况,决定患者糖皮质激素用量,每天经静脉注射80-160 mg甲基强的松龙,间隔6h用药一次,哮喘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逐渐减少激素用药量。

1.3 观察指标。①详细记载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统计总治疗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良,呼吸困难症状有好转;治疗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显著改良和加重。②详细记载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平均流速以及峰值呼气流速。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 16.0进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如下文表1所示,探究组总治疗有效率,较普通组患者更佳,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如下文表2所示,接受治疗前探究组与普通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探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较普通组患者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治疗后与普通组相比,P<0.05。

峰值呼气流速(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探究组 1.2±0.3 1.6±0.4 0.5±0.2 0.8±0.1 3.2±1.5 4.3±1.2普通组 1.0±0.2 1.2±0.2 0.5±0.1 0.6±0.1 3.4±1.1 3.7±0.9 t 0.9284 9.7862 0.9173 9.3594 0.9257 9.174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最大呼气平均流速(L/s)

3 讨论

急性重症哮喘属于临床多见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肺部功能下降,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急性重症患者心肺功能受到较大影响,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中,吸氧解痉以及抗炎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呼吸道阻力上升,机体肺泡过度充气对通气功能造成影响,患者极易发生酸中毒以及低氧血症,不利于患者后续病情改善[3-5]。本次研究中发现实施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促使机体的β-受体数量上升,可有效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合成,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使用沙丁胺醇药物进行治疗,可对支气管起到扩张作用,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6-8]。

危重哮喘急性发作,其规范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对症状进行缓解,必须要及时让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实施充分的监护和相关的诊治[9-13]。具体来看,首先对患者进行吸氧,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低氧血症,在一定程度上早点接受氧气治疗,其不仅能够有效缓和低氧引发的肺动脉高压,同时还可以提升支气管舒张剂的临床效果,低氧血症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排解呼吸肌疲劳,改良肺泡通气。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关注地塞米松,虽然其抗炎的作用显著,不过因为其自身的血浆以及组织中半衰期明显偏长,对于垂体肾上腺轴的控制作用明显,也应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其运用[14-17]。另外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氧气雾化吸入B2受体激动剂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低氧血症,所以建议利用氧气雾化吸入B2受体激动剂,合理运用机械通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哮喘患者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应用呼吸内科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低氧呼气内科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氧抗阻训练诱发身体生理应激及力量适应的研究进展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α-硫辛酸对H9c2心肌细胞低氧及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