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接受社区儿童保健医生营养与喂养干预的效果探讨
2020-12-08董建芬
董建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
0 引言
婴幼儿营养状况与其生长发育关联密切,为促进其体力及智力增长发育,必须确保婴幼儿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家长喂养方式及喂养情况对婴幼儿营养摄入可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营养及喂养干预具有很大的必要性[1]。本次调查研究以74例存在营养问题的婴幼儿为目标对象,通过分组对照的方式探讨和分析为婴幼儿提供社区儿童保健医生营养与喂养干预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174例我社区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组婴幼儿家属或者监护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遗传病或者传染病婴幼儿;多胎或者双胎婴幼儿;产时窒息婴幼儿。随机将74例婴幼儿分成两组,观察组(n=87)男婴幼儿46例,女婴幼儿41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2.15±0.27)岁,参考组(n=87)男婴幼儿47例,女婴幼儿40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2.26±0.25)岁。两组婴幼儿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未对参考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营养及喂养指导,由社区儿童保健医生为观察组婴幼儿家长提供营养及喂养指导,如下:定期举办营养喂养知识宣传活动或讲座,详细向婴幼儿家属介绍营养喂养对于促进婴幼儿体力及智力发育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丰富家属对喂养方法以及喂养技术、辅食添加等知识的了解,使家长充分认识营养喂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向婴幼儿家属分发营养喂养知识宣传册,为家属实施一对一指导,为其介绍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营养相关疾病防治知识,鼓励家属积极主动就婴幼儿相关问题进行咨询,社区儿童保健医生通过电话、微信、上门随访等形式与家属保持联系,及时发现喂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为家属提供意见和建议,及纠正家属的错误观念及不当行为。向婴幼儿家属介绍佝偻病等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如补充鱼肝油滴剂、合理添加钙剂等[3]。
1.3 评价指标。①对两组婴幼儿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调查和对比两组婴幼儿腹泻、肺炎、佝偻病以及营养性贫血等常见疾病发生率;②测量和对比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此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包为SPSS 19.0,通过百分率(%)表示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t、χ2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计量资料,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生率。观察组腹泻、肺炎、营养性贫血等常见疾病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佝偻病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生率[n(%)]
2.2 对比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观察组婴幼儿身高及体重均优于参考组,对比两组身高及体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s)
表2 对比两组婴幼儿身高、体重(±s)
组别 例数 身高(cm) 体重(kg)观察组 87 107.67±2.14 17.20±1.38参考组 87 105.31±2.09 15.43±1.02 t - 3.106 4.214 P - <0.05 <0.05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为儿童补充营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补充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需求[4-6]。部分婴幼儿家属由于对喂养技术缺乏全面的认知,容易出现喂养不利并使得婴幼儿出现贫血、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等现象[7-9]。由社区儿童保健医生为家属提供科学、合理的喂养指导,能够为婴幼儿健康生长和发育提供重要保障,对于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可发挥积极作用[10-12]。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腹泻、肺炎、营养性贫血等常见疾病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佝偻病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身高及体重均优于参考组,对比两组身高及体重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为婴幼儿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医生营养与喂养干预有助于丰富婴幼儿家属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可使婴幼儿饮食类型以及喂养方式获得改善,有利于促进其体质改善以及身心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