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出院随访研究

2020-12-08于娜荆晶李晓玉程晓旭沙丽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输尿管出院结石

于娜,荆晶,李晓玉,程晓旭,沙丽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0 引言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常见疾病,随着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更有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的产生与代谢相关[1]。患者多因疼痛、肉眼血尿、感染或发热等原因来医院就诊。目前随着外科微创化的进步,外科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包括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2],这两种手术术后均需留置双J管引流尿液,帮助预防感染,预防输尿管术后狭窄,促进术后残石排除体外[4,5]。双J管又称猪尾巴管,因其形状类似英文字母“J”而得名[3],患者出院回家后,脱离了住院期间连续特定的医疗护理环境,留置双J管期间,受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工作及术后身体状况的影响,和缺乏对留置双J管相关并发症知识的了解,以及患者本身自我保护能力有限,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措手不及,同时很难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微信是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也是具有智能、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中微信群功能交流方式多样、操作较简单、互动性强;微信公众号具有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传播功能。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常用软件,该软件在医患,护患沟通交流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该平台进行交流,即时性强,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同时能很好的保护医护隐私。本研究旨在探讨微信平台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及患者出院随访中是否较传统方式更有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自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100例输尿管镜/软镜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的患者进行研究。(术后均根据医嘱需要带管一个月后门诊拔除体内双J管)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年龄24-80岁,平均54.3岁;对照组40例,年龄26--78岁,平均52.6岁。两组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比,且两组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对照组:为术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的口头宣教以及发放双J管的相关宣传单,遵医嘱口服八正片或热临清清热利尿(药物名称是不是应该隐去,改为“遵医嘱口服对症治疗药物”),同时电话通知拔管相关信息。

实验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管理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步骤:①组建延续护理小组: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师2名和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护理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护士2名组成延续护理小组,查阅文献并结合我院护理实践制订输尿管结石术后延续护理方案;②建立名为“输尿管结石患者之家”的微信交流群,在出院健康指导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及家属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交流群;③微信平台不定时分享输尿管结石防治相关知识(内容均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编辑完成,以文字、图片、PPT、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分享);④微信平台由护理小组和临床医生内专人负责,及时、准确解答患者在微信群内提出的关于结石护理方面等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⑤护理人员每周通过微信对话功能对患者进行随访,通知患者返院拔除体内双J管相关时间及拔管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术后返院拔出体内双J管时,对实验组、观察组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每份问卷包涵患者在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出院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共12个问题,每项问题评分10-1分,10分表示满意度最高,1分表示满意度最低。同时,利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病率,常见并发症包括: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胀,发热,双J管移位,继发结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软件,并发症发病率采用χ2检验,对护理满意度采用秩和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所有患者均返院进行体内双J管拔出,在拔管治疗等待期间进行调查问卷填写,详细询问并记录是否存在并发症。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00分,回收问卷100分,所有回收问卷均有效,问卷有效率100%。

在比较在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的7个问题中,两组患者均对术后发放的双J管宣传单表示不满意,实验组,观察组10分对宣传单的满意率分别为0.633,0.625,对两组进行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其他院内护理项目,两组患者的10分满意率均接近100%,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护理满意度,出院后能够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得到明确的复诊通知,详细的日常饮食指导以及详细复诊流程,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针对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实验组满意度与对症满意度相比,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的比较

分别计算实验组,对照组留置双J管期间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进行比较,膀胱刺激症实验组,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0.817,0.850,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继发结石实验组,对照组发病率分别为0.133,0.125,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项并发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3 讨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存在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干预滞后等方面的不足。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公共交流平台已走进千家万户。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公共交流平台,它是一个基于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快速的发送图片、声音、文字[6,7]。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向患者传递大量的信息。近年来,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讯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组织管理、医患沟通、培训教育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8,9]。

探讨微信平台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出院随访研究,就是利用建立微信群进行延续性护理宣教,从而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以泌尿外二科建立的大医二院泌尿外二科医患之家群为例,群内成员由医生、护士、护理员、患者及其家属组成。无论是在院患者还是出院患者,有任何疑问在微信群内提问,图文并茂,避免了患者对病情描述上失实,如患者血尿,直接将发送血尿照片,无需费力描述血尿颜色,医护人员即可有最准确的判断。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患者出院后护理、随访,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利用微信平台,患者出院后,当身体出现不适,医护人员能及时协助后续治疗或指导;面对术后出院,日常饮食上的困惑时,利用微信能更好的得到医护的指导,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对通过微信平台讲解随诊时需携带的资料及预约挂号流程表示更满意。这些出院护理多与患者日常生活及复诊流程相关,微信平台相对传统护理宣教方式,医护人员可以用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患者可以保留聊天记录,反复理解,避免遗忘,这样增加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再有,出现相同状况的患者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统一的回复,了解自己病情的处理方式,病友之间可以进行交流,降低心理负担。统一的回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输尿管结石手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一个月,病情特殊患者时间适当延长,有三个月或半年不等,更有一些患者因无法手术治疗而被迫接受终身带管,在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胀,发热,双J管移位,继发结石。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更日益被护理人员所重视[10]。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实验组中血尿,腰胀,发热,双J管移位,这四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护理满意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均对在院期间发放的双J管注意事项宣传单不满意,尽管宣传单上详细了写明了带管期间需要注意的所有事项,但是在患者关心相关并发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宣传单内容,或者不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如宣传单所写,患者迫切需要与医护人员及时联系。微信平台可以让护患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刻提醒患者注意自己身体状态,按时服药,从而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膀胱刺激症为双J管刺激膀胱引起,带管期间均可产生。双J管继发结石,本研究所有继发结石患者均为带管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与患者结石成分,带管时间过长有关。从本研究实验结果中可以肯定通过微信平台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降低院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泌尿系结石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加科室对外影响力[5,8]。

4 结论

微信运用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院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随着科技的进步,积极尝试在“互联网+”的新概念下的医疗新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利用微信群进行宣教是一条深受广大医患人群共同喜爱的新型医疗护理服务路径。

猜你喜欢

输尿管出院结石
输尿管抱镜救援装置的初步应用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微输尿管镜治疗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一例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