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12-08叶曦吴秀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子痫小剂量生化

叶曦,吴秀梅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西院 危急重产科,安徽 合肥)

0 引言

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特有疾病,约20%患者由妊娠期高血压所引发。子痫前期患者有病情复杂、凶险的特点,常会引发孕产妇、围生儿死亡。主要发病原因和胎盘子宫动脉重铸不足以及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害相关。子痫前期有较高血栓风险,当血液处于高凝状况下,常会引发脏器功能减退、灌流下降,因此选取有效干预方式预防子痫前期便十分重要。现阶段对于高龄产妇主要为药物治疗、适当锻炼和合理饮食,药物治疗时以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以及复合维生素,但具体干预方式并无统一定论。有学者提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复合维生素时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继而疾病干预效果[1]。现选取我院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干预方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72例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36例,年龄27~40岁,平均年龄(33.51±1.54)岁,孕 周11~18周,平 均 孕 周(15.24±1.62)周,体 质 量 指 数23~30kg/m2,平均提质量指数(27.83±1.06)kg/m2,初产妇19例、经产妇17例;观察组36例,年龄26~41岁,平均(33.63±1.47)岁,孕周12~19周,平均孕周(15.35±1.56)周,体质量指数22~31kg/m2,平均提质量指数(27.72±1.11)kg/m2,初产妇20例、经产妇16例,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小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为35岁之上,②患者有子痫前期以及糖尿病史;③患者并无高血压病史;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②患者严重慢性肾炎、双胎输血综合征患者;③24h接受手术治疗患者;④存在严重颅内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孕期检查,监测尿单边和血压以及羊水状况。同时对照组在基础干预之上也采用低分子肝素(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090248)进行治疗,皮下注射5000IU/次,1次/d,持续至分娩前。

观察组为小剂量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口服75mg/次,1次/d;复合维生素(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720),持续用药至分娩前,5mL/次,1次/d,持续至分娩前。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不同妊娠结局,主要分析:产后出血、子痫、胎盘早剥、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对比患者生化指标,主要分析凝血活酶时间(APTT),24h尿蛋白量。在检测时主要为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静脉血4mL,加入抗凝剂时离心处理血浆,同时采用全自动凝血仪测定生化指标变化。(3)对比患者并发症率,主要分析胸腹水、羊水过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妊娠结局

观察组患者子痫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对比患者生化指标状况

治疗前患者APTT以及24h尿蛋白量并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2.3 对比患者并发症率

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少和胸腹水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数据见表3。

3 讨论

子痫前期主要指孕妇未妊娠时血压为正常但妊娠20周之后有高血压和蛋白尿等问题,即称之为先兆子痫,属于女性患者妊娠期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器官功能,发病率为妊娠女性4%,也可影响患者生命、生活质量[2-3]。患者处于子痫前期时,病理性和生理性变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状态,常会使得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继而提升血栓形成机率。具体发病原因较多,机体免疫缺乏、营养异常等也会引发,可涉及母体和胎儿,以滋养层细胞异常侵袭为首要因素,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效果。

表1 分析患者妊娠结局变化(n,%)

表2 生化指标变化(±s)

表2 生化指标变化(±s)

?

表3 患者各并发症率(n,%)

子痫前期患者全身多数小动脉出现痉挛,进而可损伤内皮细胞,引发多种症状。心血管系统损伤时多表现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受损,也会引发急性左心衰[4-6]。血液系统常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含量降低,急性溶血性疾病。本次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此种有效有良好解热镇痛的效果,也可有效阻碍血小板凝集。且此种药物也为上市较早的镇痛解热,抗血小板、抗炎药物,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小剂量使用时不仅可有效抑制内皮细胞环氧化酶-1活性,同时也可抑制TXA2合成,进而有效减少子痫前期疾病发生。复合维生素不仅可起到疾病预防效果也可辅助性控制疾病,药物内维生素C可减少感染和早产以及子痫发生率,微生物E则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继而改善抗氧化能力,防止血小板聚集[7-8]。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时不仅可控制血压,也可阻碍血栓形成,保护靶器官。分析联合干预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子痫和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更少P<0.05。此种情况和血管内皮损伤得到改善,且有解痉等效果有关。对比患者生化指标时观察组,APTT和24h尿蛋白量更优P<0.05。此种状况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含量降低,药物直接参与抗凝过程改善各指标有关。对比患者不良反应率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此中状况和联合治疗两种药物自身安全性,并未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为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小剂量阿司匹林、复合维生素治疗时可改善妊娠结局,生化指标,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子痫小剂量生化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