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特点分析
2020-12-08林大地
林大地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2)
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呈“依山傍海”之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且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km/km2。受此影响,福建省主要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山、海二元分化十分明显的两大板块:东部沿海带状连绵区和西部山地点轴状发展区。同时,省内主要城市在空间环境上基本都具有“以环抱城市的大型山体或海域为外围自然屏障,以穿越城市的核心水系为生态纽带,以峰峦林立的城市内部丘陵山地为绿意点缀”的显著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福建省主要城市分布情况与典型城市空间环境特征(南平、宁德)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福建省园林绿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至2018年年底,福建全省建成公园绿地2.56万hm2,建成公园1075个,绿道5800km,建成区绿地率达40.17%,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9个、省级45个,实现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1]。与此同时,福建省各主要城市也主动适应自身所处的独特环境,在生态空间格局塑造、绿地均衡布局、公园体系完善等方面,努力寻找符合自身市情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路径。
认真总结、分析福建省特殊空间环境下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特点,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地空间布局的回顾,也是贯彻生态文明重要理念,进一步科学推动福建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对其它具有相似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此,根据近年来福州、平潭、莆田、厦门、漳州、龙岩等城市发展情况,归纳福建省城市绿地系统构建主要特点。
2 以大型生态基质保护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成型
福建省主要城市都具有较丰富的丘陵山地、江河湿地、农田林地等生态资源。福建省立足于自身的省情特点,突破建设用地平衡的二元桎梏,尊重“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遵循其内在关联规律,通过大规模、集中式的多样性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促进了城市内部大型生态基质的形成,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成型。
以莆田市为例,2019年莆田建成区用地规模已接近100km2,超过所在平原总规模的40%,土地资源较为紧张。但为了塑造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莆田坚持将城区中部木兰溪下游河口两侧总规模约65km2的南北洋湿地平原作为城市“绿心”进行立法保护[2]。绿心内统筹江、河、林、田、湖、湿地等各类生态资源,严格保护“荔林水乡”自然风貌、“梅妃故里”人文风貌、田园风光农业风貌和莆田民居建筑风貌,大力开展水体整治、土地整理和生态保育等系统治理工作,既形成了城市中心区域的大型生态景观基质斑块,也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防洪治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护优先理念指导下,先发布局、规模宏大的南北洋绿心同时也作为核心主体,有力促进了莆田主城区“一心三区”优美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如图2所示。
图2 莆田主城区“一心三区”空间结构及其城市绿心的风貌概况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打破建设用地指标壁垒,建设重点除城市绿地之外,也包含了需要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湖泊、滩涂、田园等非建设用地,通过大规模、主动式的集中布局和统筹治理,积极塑造城市内部的大型生态基质斑块,促进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成型,构建优美的城市空间形态,这是福建省在城市绿地系统构建方面重要探索之一。
3 “以林护景、依景促园”一体化浇筑沿海前缘城市生态屏障
福建省海岸前缘城市特别是离岛城市,生态环境普遍较为脆弱,风沙旱涝灾害频发,园林绿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面对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福建省积极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并走出了一条造林与护景、建园相结合的“林、园、景”一体化建设的特色之路。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平潭岛为福建省少雨区之一,又是强风区之一,全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沙荒地、基岩地、盐碱地广泛分布,园林绿化条件较差。但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造就了丰富的景观资源,半洋石帆、仙人井、龙凤头、坛南湾等多个景区自北向南沿主岛东侧迎风面呈带状分布,形成了自然景观密集区与环境敏感脆弱区叠加分布的独特态势[3]。平潭综合实验区面向长江澳等5大风口,持续强化防风基干林营造,风口林带不断加宽、加厚、加长,逐渐合拢成片,筑牢了全岛生态防线。在防风林培育进程中,平潭紧密结合各个景区旅游发展需求,不断优化防风林布局方式与树种选择,有力保护了海坛风景名胜区主岛南北两侧共8个景区,促进了全区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同时,以防风林带为屏障、以各个景区为基础,大力开展了十八村公园、国家森林公园、鸣凤山公园等十大公园建设和提升,进一步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安全、优质的生态休闲景观空间,园、林、景统筹协调,共同打造了滨海城市的生态屏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如图3所示。
图3 平潭“林、园、景”一体化生态屏障
福建省沿海前沿城市,在大规模建设防风基干林带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形成的滞风降沙效应,依托特殊气候条件形成的奇异自然景观,紧邻防风林带开展城市公园和旅游景区建设,以林护景、依景促园,积极探索多层次、一体化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策略与方法,形成了厦门、莆田湄洲岛和平潭3大国际旅游胜地,取得了生态、景观和经济的显著综合效益。
4 以“核心公园+廊道网络”织补城市内部空间
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十分迅速,2019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26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6.5%[4]。在城市建设高速扩张时期,为了追求更低的土地开发成本、更高的土地使用效率和更快的城市建设资金流转,城市内部的村庄、老旧集中居民点、工矿弃置地、山林地等难以快速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块逐步滞留、沉淀,产生了城中村混杂、老旧小区更新滞后、城市公共空间缺失等突出问题,导致城市内部较为明显的空间破碎化。对此,福建省各大城市结合自身山体簇立、内河密集的空间环境特点,积极探索以重要公园为核、以内河廊道和带状绿地为网、以各类绿地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节点的网络状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与内部空间缝合。
以龙岩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中心城区由中部的中山公园和登高山公园为核心的老城组团不断西扩、南拓、北进,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四周群山环抱,城市内部西湖岩山、登高山、莲花山、谢洋山、仙宫山5座核心山体点缀,城区中部龙津河、东肖溪、红坊溪及小溪河4条水系徜徉的“四河缀五山”城市空间格局。在快速的城市增量扩张进程中,龙岩中心城区同样出现了城市内部空间破碎化、公共空间建设不足、存量更新进程滞后等显著问题。龙岩市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环境特点,依托上述4条水系,大力收储沿河可更新地块,优先用于新建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着力推进滨水带状绿地建设,不断延伸、拓宽城市内河生态廊道;同时积极利用规划带状绿地和沿路两侧绿化用地,推进公园联廊建设,串联城区5座核心山体和30余处公园绿地,编织出一张广阔的城市绿色空间网络,并与城市体育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市民广场、行政服务中心等重要开放节点融为一体,既为市民提供了便利、通达的生态休闲与公共服务场所,又很好地更新了城市迟滞地块、织补了城市内部的破碎空间,如图4所示。
图4 龙岩中心城区以“四河缀五山”为骨架的绿色空间网络
总之,以城市内部自然山体公园为核心,以内河水系滨水绿带为廊道,在城市内部构建“以山为岛、以水为链”的“绿岛链”生态空间网络,这既充分利用了福建省山多河密的地貌特点,也很好地织补了城市内部的破碎空间,完善了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5 以公园集群协同供给优质生态产品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城市绿地,特别是公园绿地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福建省各大城市都在持续加大公园建设的力度。随着公园绿地数量的增加、规模的增长和分类的细化,创建了多个比邻公园性质统筹、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大型公园绿地圈层。
以福州市为例,福州市将城市内部区位邻近的多个公园进行功能特色上的差异化塑造,形成性质上互补、空间上通达并呈族群分布的公园群落。如五四北片区内建成了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儿童公园以及在建的古城历史文化名园,4大园在空间上紧密相邻、通达条件良好、功能特色互补,整体布局形成了特色鲜明而又功能综合的大型公园集群,在不足2km2的范围内却可全面提供包含观赏植物类、动物类、人文类的怡心游玩场所。涵盖自然野趣、浪漫童趣、历史雅趣的优质生态休闲游览产品,成为片区乃至全市重要的生态开放核心,如图5所示。
图5 福州五四北片区的公园集群
此见,公园集群的核心塑造,一方面丰富了城市公园的功能结构,另一方面通过集群协同合作,大幅提升了城市绿地供给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
6 以口袋公园推动老城区绿地均衡布局
同其他老城市一样,福建省各旧城区不同程度存在老城区内人口过于密集、人均公园绿地偏低、公园绿地服务半径不足等现象,而且征迁难度极大,传统风貌又必须加以保护,福建省各大城市近年来逐步利用道路交叉口改造、“两违”拆除小节点、历史文化遗产周边小地块等小型用地空间,大力发展规模不大、分布灵活、形式多样的口袋公园、街旁绿地,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公园体系,增扩了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面,提升了老城区城市形象。
比如:福州市鼓台中心区是悠悠的历史传统街区,用地十分紧张、人口较为密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城中自然山体建设综合性公园,以满足市民的生态休闲活动需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老城区人口规模的进一步剧增,该区的公园绿地缺口日益扩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福州市一方面结合内河整治契机,充分利用水系两侧收储的各个零星地块,建成大量的串珠公园;另一方面发动各个社区在辖域内自我摸查、挖潜,整理出近百处闲置地块,实施口袋公园建设,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1.84hm2,公园服务半径由不足80%提升至100%,城区绿地空间布局日趋完善,如图6所示。
图6 福州老城区设置灵活、形式多样的口袋公园
鉴此可见,面积小、数量多、功能丰富、特色各异、文化多元的街旁绿地只要用心谋划,皆可形成老百姓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口袋公园,填补街区沿途绿视空间缺失,弥补老城区用地紧张遗憾,丰富城市绿地景观体系,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园建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是福建省老城复兴的积极尝试。
7 以生产型乡土特色植物保护创建大型“专类郊野公园”
福建省地跨中、南亚热带,热量足、雨量丰,基本上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多熟种植、林木的快速生长、瓜果花卉的的四季栽培等提供了良好条件,省内许多城市都拥有地方优势生产型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中,各个城市坚持彰显自身的资源禀赋,通过对特色作物产区的保护和优化,建成了富有乡土趣味的大型“专类郊野公园”,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绿地功能的多样性。
以漳州市为例,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漳州十分重视地方特色作物产区的保护和景观性利用,通过对城区西北侧的天宝香蕉产区、西侧圆山水仙花产区、南侧凤凰山荔枝产区、九龙江沿岸湿地花卉产区的严格保护和积极培育,同时结合城区内部江塘河湖的清淤疏浚、水环境提升和沿线生态廊道建设等各项工作,打造出“五湖四海”(四海:香蕉海、水仙花海、荔枝海、郊野湿地花海;五湖: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湾湖、南湖)的优美生态空间格局,成为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核心组成部分[5]。其中,每一片“海”既拥有占地广阔、数量巨大的苗木生态资源,又最具地方特色的生产型乡土植物名片,而今将其辅以休闲游憩设施和文化景观节点,成为环中心城区乡野趣味十足的大型“专类郊野公园”,广受市民、游客的喜爱(图7)。
图7 漳州“五湖四海”分布情况及荔枝海、九十九湾湖实景
此见,珍惜地方特色农作物资源,通过产区保护培育和因地制宜的园林化提升,培育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主题郊野公园,是福建省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探索。
8 以绿道贯通编织城市慢行生活网络
绿道串联各类绿色空间和景观资源,是居民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生态休闲的重要场所和途径。福建省绿道网涵盖省级、市县级、社区级3个层次,包含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等多种类别,或临水而设、或依山而建、或凌空悬挑、或伏地就势,或为钢架管桁、或为砖石铺设,类型多样、形式灵活,形式选择根据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设置与周边地貌相得益彰的风景道路,串联起自然山体、溪流河谷、风景区、郊野公园、美丽乡村、城市公园等各类景观资源,形成生态性、景观型、网络化的慢行游览系统。
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市根据自身自然本底特点、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和未来发展态势等情况,规划了“一环、两带、四放射”的绿道系统,包含1条省级绿道、6条市级绿道和多条区级绿道,总长848km,综合绿道网密度达到0.5km/km2[6]。厦门市绿道网络将中心城区3处风景名胜区、100余处公园绿地、10余处主要旅游目的地紧密衔接,沿途设置了19个一级驿站和34个二级驿站,为游客提供安全、管理、环卫、售卖等配套服务,市民和游客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等慢行方式方便到达各公园景区,享受生态、便利、休闲的城市慢生活,如图8所示。
总之,福建省绿道网络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设施完善,全面串联了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密切联系了城市和乡村的绿色资源,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省城乡一体的“绿网”,编织出福建人民的幸福慢行生活网络。
9 结语
综上,福建省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在立意上紧密结合各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突出各自乡土市情特色,体现了“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内涵彰显”特点;在思维上不受城乡二元指标束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主动构建规模宏大且连续、均衡的生态基质空间,促进了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体现了“国土空间管控有界、蓝绿系统统筹无缝”特点;在行动上充分利用城市内部山丘林立、内河交错的有利条件,既抓生态核心和生态绿廊,也抓零星绿地、口袋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现了“点轴衍面、成网成片”特点,该经验对山水资源发达地区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