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思维导图之翼,助飞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导图习作初中语文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北中学,广东 清远 511600)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具有图文结合的特点,它凭借多姿多彩的线条以及言简意赅的主题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寻找到与写作有关的资料和知识点,有助于他们把控作文的布局计划好自己的写作顺序,进而提高语文写作的质量。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知识传授重于能力培养

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会注重习作知识的传授,如利用作文的阅读来积累素材。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教师对于其内涵没有传授到位,即利用范文阅读积累素材并不是背诵范文,而是对范文的格式、例子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善于运用到学生自身的作文之中。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效果依然无法得到高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主导重于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作文的写作来讲,学生总会感觉到巨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初中生缺乏相应的习作兴趣,缺乏切身情感体验。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会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进行知识传授,注重记忆和阅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的习作水平增加,但是随着脑海中记忆的衰退,学生的习作依然会感情到无从下笔。归其原因,教师的主观思维占据了习作教学的核心,学生的习作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体现。

(三)范文背诵重于素材积累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材只是基础,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重点,在学生接触大量的文字资料,会逐渐总结出语文学科的内涵和规律。这也就说明传统的范文背诵是行不通的,而日常的素材积累才是重点。学生的写作难主要问题就是缺乏鲜明的例子和华丽的辞藻,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有效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从而对习作得心应手。

(四)单篇深挖重于写作体系

在单元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单篇课文进行重点分析,企图以多篇文章的选材、结构和情感的分析比较,来深入挖掘课文之中的写作价值。但是对于作文写作的体系内容的构建较为模糊。相比于单篇文章的深挖,作文写作体系的构建内涵更为丰富,包括学生兴趣、情感体验、能力提升和思维发散等综合内容。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要教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思维导图的使用,但是具体的绘制方法却很少设计。绘制的步骤一般分为五步,即画主题、找关键、理分支、画图和上色。

1.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利用一张干净整洁的A4 纸,纸张横放,给予分支更多的扩展空间。思维导图常用的是树状图。树干是中心,里面的字体一般要大号加粗,让学生一眼就能够看出中心知识点是什么;树杈是一级分支,里面的字体一般选用中号;树枝则是二级分支,字体要更小一些;三级分支一般按照顺时针的顺序排列,即从右上开始,按照右下、左下、左上的顺序均匀的分布在树干周围。

2.为了让分级标题醒目,往往不同的分支采用不用的颜色。在画图和写关键字时,利用细的黑色中心笔;为图形上色时可以利用粗彩笔。在上色时,选可能选取鲜艳、亮丽的色彩,让学生通过颜色产生一定的联想。

3.为了凸显思维导图中的重点内容时,可以适当运用图像来着重标记,标记符号可以是五角星,也可以是小三角形;在表现某种关系时多采用曲线加箭头的方法。

4.可以按照写作的顺序来梳理整体内容的知识框架,将每个标题、例子、情感作为一、二、三级标题,并善于利用曲线、箭头和标注的方法寻找到作文之间的联系。

(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学生安排下去写作任务后,学生提起笔往往会发呆,陷入一个深度思考的状态下,但是发呆结束后,依然感觉无话可写,找不到文章的切入点。其实写作是需要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的。针对一些事物,能够从多个多角度的方向去看待,抓住某一细节进行深入思考。初中生的大部分生活经验都是来源于学校和家庭,为此教师可以从校园生活的方向入手,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校园生活、作文主题、案例按照分级标题的形式联系起来,从而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素材和思路。

例如,教师将校园生活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一级分支包括师生互动的课堂、学校餐厅多样的美食、丰富的校园娱乐活动、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及学习交流活动。二级标题则是一些具体的活动经历,如捐款仪式、中午餐厅打饭的场景、学生们合作打扫卫生、准备节日活动等。当然除了校园生活外,还可以构建家庭生活的思维导图。

(三)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突出人物性格

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叙事写人的主题较多,为此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往往是教师作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例如:“我的妈妈总是穿着朴素的一副,但是我感觉她是那么的平凡而伟大”这句话读起来缺少一些韵味,其实这就是没有将人物性格描写落实到位的原因。

教师要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在人物性格描写上,来帮助学生刻画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其思路大约有两种一种是从观察入手,一种是从写人手法上入手。以构建“人物观察”的思维导图为例,其一级标题应该为“看、听、想、感”思想内容。所对应的二级标题分别为:“外貌、神情、动作”,“语言、语气”,“联想”,“心理、感受”。三级标题则是人物的具体行为。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从人物肖像、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多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上述例子经过修改后,写到:“我的妈妈很朴素,她总是扎着一头马尾的头发,穿着一身朴素、简朴的衣服。她也不像其他人一样喜欢带许多华丽而又昂贵的首饰。妈妈一身从来只戴一双银耳环和一只手环。这些都是很早以前就买的了。”从观察的角度出发,从“妈妈”的服装、装饰等入手,用这些外界条件来体现“朴素”这个词,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加入木三分。

(四)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描述事情的因果关系

初中的作文以记叙文偏多,此种文体强调的便是将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以“我和同桌发生争执之后,同学们都在议论我,让我觉得很孤独。”这句描写为例,体现的还是苍白无力的问题。想要将记叙文写好,一定要保证内容的充实,为此可以根据记叙文的特征来构建一个思维导图,将“记叙文”作为根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作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则是对事情的概括。构建此种思维导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记叙文的结构。

继续以上面的那句话为例,对内容进行补充,即“同桌发生了什么争执?吵了哪些话?同学们议论了我什么?我心理有哪些想法?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将这些内容扩充进去,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让文章显的更为生动和有感染力。

(五)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作文的艺术手法

在作文写作之中,艺术手法可以为作文增鲜增色。但是艺术手法的种类较多,再真正写作的时候,学生一时也想不起来具体有哪些,为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艺术手法”的思维导图。艺术手法作为根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四个标题作为一级分支。具体的内容作为二级分支,如表现手法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表达方式中的记叙、描写、议论;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想象;结构形式中的抑扬、前后照应、三级标题则是对某个内容的详细解释;四级标题则是各个艺术手法所对应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技巧。因为艺术手法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为此成品的思维导图应该呈现一张网的形式。

三、结论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它的应用价值表现在: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写什么,怎么写,不至于说写四百字作文感觉很难,但是写八百字作文的时候,立刻又没有头绪了。然后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写作知识的框架和体系写作知识是十分复杂的,包括作文结构、语言、艺术手法以及文章构思等,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知道怎么找、怎么用、如何用,让写作更加轻松愉快,思路畅通。最后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拓展视野,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一眼看到文章中的重点与核心,进而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导图习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