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传播符号及效果研究

2020-12-08赵佳音曹颖利陈杨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特质符号教学内容

赵佳音 曹颖利 陈杨

(1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2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020 年疫情期间,黑龙江省各高校普遍使用网络媒介进行教学活动。网络媒介具有融媒介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平台在传输教学内容和推进教学进程的过程中,有着多样性、立体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能够融合多种媒介和传播符号的特点,让网络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线上课程所使用的媒介集中了动态影像、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图表、模型等不同的传播符号,立体化、多层次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传输。线上教学阶段,对传播符号及其效果有精准把握,才能保证传播质量,提高网络教学的效果。

首先,网络教学所依托的教学平台,因其传播模式和传播符号不同,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传播模式和传播符号是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同一个传播模式中,传播符号所起到的作用是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传播模式中,同一传播符号的传播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在即时性教学软件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互动,教师可以在线上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活动,对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课程进程的把握也更加精准。同时,因为高校教学内容有较强的专业性,即时性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最大化还原线下课堂的原貌,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相关的课堂活动,包括思考、讨论、发言,互动过程也能强化课程内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分析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单纯老师讲、学生听,两周后学生只能记住5%的学习内容;图像、视频、声音、表格等所有的传播符号综合在一起,学生能记住50%的内容;加入小组讨论、分析、发言的教学环节,甚至加入演练、演示、分享等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记住50%至90%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可见,线上教学中的即时性教学活动,可以进行参与式教学,能够使用更多的传播符号,可以展开更丰富的教学环节,相对来说,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非即时性传播软件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比较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也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也很难在场掌控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同时,非即时性教学平台和软件中,也可以使用图片、声音、视频等传播符号,但是无法实现即时沟通的演练、研讨、发言,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状态没有一个实时动态把握,也很难进行互动式教学。所以,虽然传播符号相类似,但是课程进程和教学环节有较大的差别,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是,非即时性传播过程中,老师可以反复录制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加工,达到在传者方面最优的状态。即时性传播过程中,教师则能因势利导,灵活性较大。其次,网络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传播符号,因不同的传播符号本身的特质不同,也会导致传播效果的差异,这就需要对传播符号及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一般来说,传播符号越多,教师所使用的传播符号之间配合得越默契、协调,传播符号和传播内容的搭配度越高,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时的费力程度就越小,课程内容的传播就越具备易受性的特点。网络教学中不同的传播符号有不同的特质。

第一,视觉符号有直接性和直观性的特质。视觉讯号是正常人类最大的外界信息来源,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视觉83%、听觉11%,视觉在获取外界信息时占绝对大比重。视觉符号包括图片、影像视频等,也包括课程视频、课件图片以及教师本人出镜,这些因素综合叠加,能够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出镜上课,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表情、动作、神态等,也会作为课程有效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有声语言承担叙述主线任务的特质。有声语言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和网络教学过程中,课程信息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传输的,尤其是教师的有声语言和影像视频资料中的有声语言。单纯的视觉内容无法完整全面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声音的重要意义得以凸显。所以,即时性传播平台最重要的讯号声音,在传输质量上要过硬,否则教学效果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在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最大程度地让声音形象化、生动化,把各类型的噪音降至最低。同时,还要注意声画配合,不能各行其是。

第三,文字符号的强调性和说明性特质。在传统线下课程教学过程中,板书、PPT 上的文字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精炼和强调,在网络课程的推进中,板书和PPT 通过不同的网课平台,得以不同程度的实现,因网课并非面对面授课,所以课堂文字的强调说明性更加强化,重点内容更需要通过文字符号准确、严谨的传递到学生即传播活动的接收者一方。文字符号具有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不能比拟的科学严谨规范等特点。

第四,图表、模型等形象化符号传播的生动性特质。网络教学不是面对面的教学,更加需要教师使用生动、传神的教学符号对教学内容进行传递,图表模型的生动和直观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接受信息费力程度最小,记忆也相对深刻。

最后,教师须要灵活、机动地切换传播符号,在多种传播符号同时使用的时候,也需要让传播符号有机搭配,要相得益彰不能各自分离,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特质符号教学内容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