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名著内涵教学活动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鲁贡初级中学,贵州 黔西南州 562204)

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从来都是提升道德修养的核心路径,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重要法宝。但现阶段的学生教学中仍然面临阅读量缺乏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就必须关注课外经典名著这一重要内容。与之对应,在新课改的整体背景下,国家对教育中涉及经典名著教学的内容更加重视,在考试中也逐渐渗透了相关知识点以考核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因此,无论是应对当下考试的整体趋势,还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赏析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那么当前形势下,初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接受现状如何?怎样改变现状,更好地进行名著教学,发挥其高效作用?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并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对经典名著教学过程中暴露的若干问题进行阐发和解答。

一、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一)关键问题:阅读兴趣的缺乏

根据调查显示,仅有21%的中学生认为“名著阅读没有必要”。其实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都可以对名著阅读产生合理正确的阅读期待和认知,导致他们在名著阅读上实践少的关键原因在于兴趣不足。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全心智体系、构建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他们更能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作品中找到刺激和愉悦,因此面对大部头、语言晦涩、内涵深远的经典名著失去了阅读的兴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

以笔者执教的初中学校为例,积极主动进行课外名著阅读的学生比例低于20%,大多数学生通常在教学任务的要求下才会进行名著阅读的实践。在某些时候,学生们会将名著阅读默认为非强制的、具有弹性的任务,将之放在计划表最末端,完成效果不好。但假使将阅读限定又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在非主动心态下的阅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出现“快速读”、“压缩读”等现象,注重情节而忽略内涵思想。

(二)基本问题:外部环境引导失效

初中阶段,教师与学生仍然面临较为紧迫的升学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中,“分数至上主义”的严重流行往往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对名著阅读与赏析的重视度不够。据统计,只有75%左右的教师能够坚定地认为阅读名著在现阶段与长远发展中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队伍中仍然有5%认为阅读名著的性价比不高,只用来应付附加题或拓展题的意义不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升学考试对课外名著知识的考查对现状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更注重将名著知识点整理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而不是激励他们广泛阅读“闲书”,占有教学时间。名著阅读在实践环节中“变了味儿”,是当前不争的事实。

二、经典名著教学法与兴趣培养方案

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果不佳,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在名著阅读教学上更要下苦功。

(一)提高自身素质,摆正态度观念

从现状和问题来看,改善外部环境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的方案。教师应该着重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切忌照本宣科、甚至“满堂灌”,只有自身阅读和鉴赏能力足够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名著上的理解,传播正确的教学思想。此外,在具备优秀的语文素养之后,教师更应该摆正心态。他们绝不应被“成绩至上”的观念所裹挟,功利性地将名著视为“闲书”,而是加强激励和引导,通过正确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意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名著阅读的重要价值。

(二)合理有效的名著教学法

“如果学生没有阅读名著的兴趣,名著阅读教学便无从产生。”笔者在长时期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名著阅读的指导与传统的课内教学方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名著鉴赏与指导环节中,更应该有一套专门的“名著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引导他们主动阅读。

第一,删繁就简,精心设计。一般学生对名著阅读不感兴趣是因为名著本身语言晦涩、篇幅太长,为了保证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摘取有意义、有内涵的某些片段,如在选段《红楼梦》中着重介绍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的片段,在《水浒传》中选取武松打虎、李逵遇李鬼的片段等等。当然这些片段的选取既要考量阅读难度,也要考量内涵。选取“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中涉及的封建时期地位差异,剖析其中刘姥姥贪图便宜的心理,贾府高高在上的优越态度等等。

第二,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交流环节。笔者认为,由于初中学生在知识水平、阅读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名著阅读作业的布置不应该站在教师的视角下,规定某一特定范围和内容进行死板地讲解,而是应该为学生留出灵活安排的空间。同时,可以考虑在学期中开设讨论课,或抽取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更容易在阅读中与同龄人产生共鸣,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阅读和讨论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并进行讨论后的适当总结和提升,将更具深层次的内涵意义等教授给学生。这样才会引导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意义重大,但现阶段仍然暴露了兴趣不足、环境缺失等等若干问题。这一现状的改善并非是学生的个人任务,更需要教师的关切和有效指导。只有自身素质够硬、教学形式够新、鉴赏内容够趣味,教师才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形成对经典名著的兴趣,并切实改善现有的名著阅读环境。

猜你喜欢

名著内涵教学活动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