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读后感书本书籍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二中心小学,江西 分宜 33660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通过在课外自主阅读新的书本来提高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在课外阅读中不仅能够加深已学过的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回答率,在学习上领先其他同学。新课改要求学校和老师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不仅在教学中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一、提高兴趣,针对性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得要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充分投入到阅读中,所以老师要在学生阅读材料上的选着合理规划,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老师在为学生挑选阅读的书籍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本。现如今的教学之中,老师面对学生不愿意阅读或者被迫式阅读十分苦恼,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拓展问题出现答不出来的现象,或者在日记中千篇一律的题型和写作手法,得不到丝毫的创新。所以说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挑选书籍时能够考虑学生的兴趣面因素,让学生对阅读的书本抱有极大的兴趣,那么不需要别人逼迫就能主动阅读,这样老师就能够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同时老师在挑选时还要考虑针对性阅读,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能够挑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加深对其理解与掌握。由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好时机,所以老师在推荐时也要充分考虑进去,让学生从小培养优秀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传授读书方法,提高效率

老师早要想让学生高效阅读,那么传授给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的抓住文章的中心,概括其段落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感同身受。

速读法。速读法要求学生对于阅读的文章能够快速阅读,并且对文章大概内容有一个了解,对文章能够概括其大意。它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心中默读快速浏览时对文章的信息能够准确处理和消化。

精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深入了解它的内在含义,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期盼。老师要求学生对与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语句细细推敲,分析它的词语所代表的背后含义,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摘录批注法。这是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培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碰到优美的语句或者好的修辞手法用笔划出,并且摘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学习它自身的表现手法,在以后的写作中合理应用。同时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还要做好批注解释,碰到不理解的句意和字词可在旁边作出标记,并且在事后的讲解过程后把答案写在旁边,加深理解。

三、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

小学生因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同时对阅读范围也不尽相同,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合理替学生筛选出适合阅读的文章和书本。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老师要做的就是挑选出适合学生心理阅读的文本。相比于在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心智不成熟的范围,所以给出的阅读范围偏为童话;而中年级段学生对世界已经有初步认识,所以老师可以挑选寓言或人生哲理给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能力。在高年级段,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逻辑思维意识,所以可以推荐学生科普类文本,加深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提供舞台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好的鼓励学生去阅读,同时也能够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好方法。老师可以开展“阅读周”、“优秀读书笔记”、“朗诵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我,检验阅读成果的活动。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的存在不仅能够让老师对布置给学生阅读任务有一个直观了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了解,在读后感里写出自身的感悟。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读后感交上去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老师在面对优秀的文章可以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或者在课上点评,这样利用良性竞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竞争能力。

结束语:课外阅读是老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老师挑选出适合阅读书本,在正确的阅读方法下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并且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提高阅读积极性。学生也通过课外阅读不断增加自身知识的积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促进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读后感书本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手来释卷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书籍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