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弟子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弟子规垃圾价值观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保坪中心完全小学,湖南 湘西 416700)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传统启蒙文化的典范,在当今教育领域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小学生人生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形成,也有利于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论几点体会:

1.《弟子规》是清朝一位教书先生李毓秀根基当时的道德礼仪规范所编写的一本训蒙童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但是它将人们在家、出游、待人接物、自我管理、求学交友、思想道德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都表述得非常具体、祥明。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四句一行,读起来朗朗上口。《弟子规》既有注音又有注释,而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适合学校各个年级的学生诵读。老师、学生、家长共同诵读《弟子规》,可使学校与家庭联系得更紧密。

2.小学生学习《弟子规》,贴近他们的家庭生活。《弟子规》利用日常生活中儿童最易接触的事情对儿童进行着多方面的教育。在家中,孩子要学会该怎样与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兄弟姐妹相处。年对父母、长辈应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处时应“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学生自觉做到这些的时候,便会慢慢养成举止文雅的道德行为习惯,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一、运用的原则

学校的任务是将《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系统化,具体化,全面落实到学习的课程中,长期的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教育。我们在运用《弟子规》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辩证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思想同时存在着积极和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小计的负面因素,继承和发扬其优秀和积极的成分。用一个很简单的事例来说,教室地面上的垃圾问题。通常情况下,老师看见地上有垃圾,都会习惯性地叫学生去。学生听到老师的要求会立即执行,但如果老师不提醒的话,学生很少会主动做到这一点。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做到这样呢?《弟子规》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当老师率先捡起第一片垃圾的时候,学生们都在用眼睛看;当老师捡起第二片垃圾的时候,已经有部分学生动手去捡了;当老师捡起的三片、第四片垃圾的时候,教室的地面也已焕然一新了。

(二)有序性

凡事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物极必反。根据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出发,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没得教育活动中来,亲身体验和领悟到传统没得教育的魅力所在,使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进而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例如,我班有一名有不良行为习惯的男同学,我用《弟子规》中的“借人物,须名求。倘不问,即为偷。”来教导他,让他明白“偷”与“借”的区别。

二、运用的价值

(一)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弟子规》的核心是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希望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心灵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让我们的学生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让我们的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去学会理解、团结、包容和感恩。

(二)有利与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当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的时候,他们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且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在无形中慢慢形成。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同学一次无意的教唆,而去逞强;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欲望而分不清“借”与“偷”之间的区别,逐渐形成了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

猜你喜欢

弟子规垃圾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垃圾去哪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弟子规
倒垃圾
弟子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