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习作教学的原味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动笔课程标准习作

(巫溪县城厢镇镇泉中心小学校,重庆 405800)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低段的阶段目标提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而对于学生来说,“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是难题,提笔习作并非易事,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一直都是广大语文教师致力于攻破的难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一、关注学生表达需求,提高写作兴趣

《课程标准(2011 版)案例式解读》一书中明确指出:“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应当姓‘小’名‘习’。”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他们才应该是习作的主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用自己童真的心灵感知世界,通过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只有懂得尊重学生的本味体验,关注他们的表达需求,让他们写自己所想,才会让学生感觉被理解、受尊重,才会对习作产生兴趣。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理想》时,就有一个孩子写到“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不用上班,每天都能陪着爸爸。”刚读到这篇文章,我很诧异。后来我才了解到,他是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前段时间他爸爸一个人在医院住院无人照料,让他感到很揪心。这习作就是孩子真实内心的想法。因此,要让学生乐于表达,就不能扼杀孩子内心本真的声音。

尊重学生本位习作,还在于评价学生习作时,要心怀赏识,保护儿童的习作兴趣,要用儿童的视野和《新课程标准》来对他们的习作进行考量。

二、引导关注学生现实,积累写作素材

习作是儿童生活的反映,华兹华斯曾这样描述孩子:“一帮真正的孩子;不那么聪颖,不太有学问,不太乖;但任性而动、生气勃勃……”孩子的生活是灵动的,而习作是生活的写照,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要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鼓励他们通过日记、便条等方式记录下生活的见闻感受,不断积累素材,减轻习作的难度,打破习作的禁锢,真正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一)抓写作契机,做生活有心人

习作,源自于生活;捕捉生活,来自于随时随地地观察体验。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一事物的感触瞬时即逝。因此,要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记录下每个人、每个动物、每一株花草、每时每刻上演在我们身上的故事、每一点细小的感受,不断积累素材,写作时就能做到易于动笔。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生活感言》,有时候甚至只是简短的一两句话,长期如此,写作时再也不会无话可说。

(二)设计有效教学活动

爱玩乐,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习作游戏,让学生全员参与,成为习作真正的主角。吴江君老师在教学《咬饼干》一课时,就把饼干带进教室,让学生在啃咬饼干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通过观察、感受、表达,写出一篇篇充满童趣的优秀作品。贴鼻子、吹泡泡……都可以搬进我们的课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热爱生活,会观察生活,写起作文来就会易于动笔,乐于写作。

(三)充分利用媒体,让习作素材有声有色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媒体,又将语文教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网络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它可以记录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体现出超越文本的独特体验。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导游词》时,就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读后感》时,历史资料的真实还原将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种直观的视觉体验,较之文字要有效得多,“感”即顺理成章;教学观察类的作文时,又能把动物、植物、物品搬进教室。习作素材有声有色,学生愿写、乐写、会写。

三、注重方法指导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提高兴趣,积累素材,但是学生从观察、感知、体验、领悟到捕捉信息,再到行笔成文,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关注学生无柴无米下锅的难题还不够,在学习习作之初,还得让学生的习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读写结合”可谓是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过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那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及课外读物的作用,可以采用续写、仿写、改写、补白、缩写、批注等方法来指导学生习作。如教学《小摄影师》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男孩再次回到高尔基办公室的情景进行写作;而《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类型文章,又是学生写景的优秀范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手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时学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习作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字句积累中悄然形成。

总之,只有真正的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才能写出独特的体验、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并学会文从字顺的表达,习作才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猜你喜欢

动笔课程标准习作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毛毛雨
打扮春天
春天的雨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习作展示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