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经济快速发展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27期
关键词:实体农业经济

(中共白城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吉林 白城 137000)

一、充分认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大量企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必然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实践证明,缺乏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是危机四伏的经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实体经济,都难以保持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平、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迈向基本现代化乃至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体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其它经济形态无法替代的。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坚定勤劳创业的决心、创新引领的雄心、脚踏实地的耐心和实业致富的决心,努力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品质、档次和国际竞争力。

二、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正确方向

实体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中的绝大部分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坚持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实服务业这个大方向,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一)大力创收农业

农业是天然的实体经济,也是基础性的实体经济。农业的基础性不仅体现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源泉,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同时体现为农业的现代化是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发达国家目前只占1—2%。因此,如何防止农业发展偏离实体经济方向,切实做优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做优农业,防止农业偏离实体经济方向。

(二)发展做强工业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其产品技术含量、品质及其加工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乃至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从发展规律看,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发达国家目前普遍在20%上下。做强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若干领域赢得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重大科技突破基础之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若干个新兴支柱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持续动力。

(三)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

从全局看,无论是防范金融风险、避免“脱实向虚”,还是创造财富与就业、改善民生,都需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从产业演进规律看,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好了,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加快去产能进程。去产能去的是“三高两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不再搞严重过剩、缺乏竞争力的低水平实业,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去产能效果明显。2017 年,我国钢铁、煤炭、煤电行业去产能均提前超额完成目标,“十三五”前两年全国退出煤炭、钢铁产能已分别超过4.4 亿吨和1.15 亿吨,2018 年有望完成或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

(四)扩大有效投资

投资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手段,也是推进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扩大有效投资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以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为切入点,推动大平台加快构筑、大产业加快形成、大企业加快发展。围绕改善民生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以及城镇保障房建設、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

(五)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发展实体经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当前,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出口。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出口主体结构、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结构,大力推进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出口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做好各类境内外展会参展工作,不断完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促进出口平稳增长、进口为我所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同时,要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营销网络,支持专业市场在外设立分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六)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切实增强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专利申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结语

强对企业的服务。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业,进步深化改革、放宽准入、完善政策、加强服务,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良好氛围,使人才和资金等要素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优势。

猜你喜欢

实体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