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
2020-12-08
(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重庆 奉节 404600)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提升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让美丽乡村成为吸引城里人休闲度假和留住农村人在家创业的必然选择,让乡村旅游成为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基本情况
奉节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属典型山地地貌,耕地少林地多。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垂直山地气候明显,因此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种类都十分丰富,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全县发展农家乐539 家,乡村旅游点18 处,农业观光采摘园23 处,休闲农庄45 家,特色民宿2 家,总床位数6300 张,餐位数5300 个,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1000 余人。2018 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35 万人次,同比增长35.4%,乡村旅游收入19.8 亿元,同比增长32.7%。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就业,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农民增产和农业增效,全力助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乡村交通有所改善,但与全面配套旅游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二是道路等级低,三是配套设施功能不全,四是管护养护有待提高。“厕所革命”已过去三年,我县已建旅游厕所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景区,乡村旅游厕所严重不足。与成熟景区相比,乡村旅游通信设备不配套,缺少游客服务站点和停车场,这些基础设施的欠账不仅影响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还影响乡村旅游开发进程,最终影响农村四十多万常住人口奔小康。
(二)政策配套不及时
乡村旅游投资大收益慢,它虽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手段,但受自身能力,淡旺季,经营风险等因素影响,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很难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当前缺少精准奖扶措施、“三变”改革、产权转移、融资信贷等具体配套改革政策让乡村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三)产品开发程度低
目前奉节县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农家乐、乡村饭店占全县乡村旅游的80%以上,旅游以就餐、钓鱼和打牌为主,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层面上。普遍存在产品粗糙,内容单一,项目雷同,经营粗放,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低,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四)从业人员水平低
乡村旅游业主大多是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多数经营者是农民,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缺少专业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重庆三年交通行动计划的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县路网,规划建设南北岸高速路和快捷道,让全县旅游景点都成为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乡村旅游圈”。提升部分道路等级,打通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借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机会,全面落实农村“三改”,合理布局全县旅游厕所。整合涉农资金和部门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其它旅游要素配套设施。
(二)配套政策,做亮产品,做大规模
一是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一定比例扶贫资金,农业和林业等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建设;二是对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户的客房、浴室、厨房、厕所等设施实行改造补助;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旅游资源,组建旅游合作社、旅游公司等多种共赢模式的经营主体,吸纳农户通过入股、租赁、流转等方式实现增值,推动农民从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实现脱贫致富。出台有针对性的融资政策和信贷措施,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金融产品,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三)开发特色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按照“高起点、特色化、可落地”原则高标准规划乡村旅游产品,逐渐让农家乐变民宿,采摘园变田园综合体。依托我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注重差异发展,打造一村一品,风格各具的乡村旅游点,打造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旅游“个十百千万工程”。一是以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范围为基础,创建以兴隆镇为核心的“九天龙凤”全域旅游示范片。打造高山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高山避暑养生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小镇、农业生态观光体验园等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二是结合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提升甲高镇油菜花观光园、新民镇龙汇头花海观光园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把永乐镇白龙村、白帝镇八阵村等十一个示范村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农家产品、农村风俗、农事活动等,在全县范围内提档发展100 个乡村旅游示范户。
(四)注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组建专家智囊团,“借脑引智”,有计划培养和留住本土高端旅游人才;二是在县职教中心常年开设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队伍;三是整合旅游、农业、人社、扶贫等资源,对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和乡村旅游干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