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探索
2020-12-08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也迎来崭新时代,高职教学作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大背景教学下也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处于繁盛时期。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紧跟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将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相融合,通过利用二者的教学优势,较好培育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祖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好的贡献,奠基更好的教学基础。
一、通过利用体育案例和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班级体育老师通过利用经典案例和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渗透,是培育同学们良好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措施,老师在授课中及时运用经典案例,能很好激发同学们对体育教学的热爱以及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勇夺金牌为祖国争光,或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中英姿飒爽、重振国风再次为祖国争得荣誉,还有刘翔在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 秒88 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 年的世界记录勇夺冠军,被称为世界飞人,并且向同学们传输中国女排在1981-1986年勇夺五连冠的历史记录,以及向同学们讲述更多体育界的名人名事。不断引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情节、责任使命和荣誉感,以英雄儿女、先进标兵为学习榜样,培育同学们不怕吃苦、不怕付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优良传统和行为习惯。与此同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老师要及时借助偶发事件,利用偶发事件的作用,及时给予同学们适当的激励和表扬,或是批评和指正,让同学们在实际中不断提升辨是非、辨对错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同学们思想品质教育的实施性和效率性。
二、结合体育教学特性和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老师,在实际授课中要深挖课本知识和教学内容,并将整理好的教学方案与德育知识相结合,为同学们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课题。高职体育教学具有知识面广、授课项目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体育老师要充足利用体育教学特点和内容,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开展默化潜移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同学们身心发展。在授课中,老师应该通过实际体育项目重点培育同学们英勇、刚毅、不怕困难的品质和敢于拼搏的精神,通过体验挑战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欢乐,不断加强克服难题的自信心。并且在球类项目教学中,重视培育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荣誉感,指引同学们树立团队意识,高度认识团队合作、团结互助、共同战斗才能取得胜利,仅凭个人英雄主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在团队训练过程中,老师应重视培育同学们较好的组织纪律性,指引同学们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行动一致、顾全全局的良好品质。在武术项目的培训中,重视培育同学们的爱国心和民族感,在教学中让同学们了解武术具有强身健体、无私无畏、捍卫家国的作用,田径运动作为一项比较乏味枯燥的体育项目,而且操练起来比较累和苦,目前校园中大部分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实际生活条件比较舒服,在生活中一部分同学怕苦怕累,通过田径教学,可以很好改善同学们这种现状,在实际培训中锻炼同学们不怕吃苦、勇于耐劳的精神,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历练。
三、有效利用体育教学评价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体育教学评价反馈进行德育渗透,是培育同学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路径,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反馈具有客观性、切实性、准确性的教学特征,高效传送评价反馈信息促进同学们获取正确的活动认知,让同学提高思想觉悟。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及时发现同学的优点并且进行表扬和鼓励,从同学们的实际表现出发,有利于培养同学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更好培育同学勇于奋斗、奋发图强的向上精神和责任心。在教学中体育老师还应该仔细观察班级中每位同学,了解同学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多给予鼓励和关心,切合实际情况适当向同学提出问题,并指引同学们向正确方向发展,在授课中不要过多训斥同学,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老师的引导下及时改正自身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培育同学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及时加强和同学管理部门的合作配合,主动先班主任和辅导员反馈同学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也需要从辅导员和班主任处了解同学的综合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在班级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高职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动态课程,要想在体育课程中较好融入德育教育元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单凭体育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所以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体育老师正确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班级同学的积极配合,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配合,共同为体育教学贡献自身力量。体育老师应在不断实践中积累自身经验,丰富班级教学内容,创造更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让同学在体育教学中学好专业技能,良好掌握德育知识,促进提升同学全面发展,为未来奠基更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