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时期耀县地区造像碑的类型及其起源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四面体柱状道教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战乱和分裂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混杂交融的时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人口的流动,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朝时期人们思想上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佛教被广为接受,并被游牧民族统治者所青睐。北朝时期艺术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面貌,其表现之一就是宗教造像艺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各地宗教造像蔚然成风。北朝造像碑艺术在北方地区被广泛采用,用来表达民众炙热的宗教信仰。造像碑的形状和尺寸多样,流行于北朝时期,隋代日趋式微,唐代仅有少量发现。造像碑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宗教造像艺术,其艺术文化内涵相当复杂。

造像碑形制的起源问题,现金学术界大约有三种观点,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造像碑来自于石窟艺术。由此又引申出了“微型石窟说”和“中心柱说”两种观点。

现在所见的北朝造像碑多为方形扁体和四方体,有少量璃首背体。北朝早期的造像碑,例如刘文朗造像碑、杨阿绍造像碑、杨缦黑造像碑等均为单面方体造像碑,其高度、宽度、厚度的比例相对较小,且只有单面雕刻。这一类型的造像碑碑型只存在于北魏早期很短一段时间,至神龟初年(512)前后,造像碑形制、大小等都逐渐规整起来。

耀县地区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四方体造像碑是陕西耀县药王山博物馆收藏的太和二十年(496)的姚伯多造像碑。这一造像碑方首,四面造像,但两侧造像为供养人像而非神像。形式类似汉代画像石。正面及背面为道龛,内雕道教天尊。正面上部分为主龛,龛内造三尊像,均戴高冠。

从中国现存的北朝造像碑来看,这一时期的造像碑多为四面柱状的造像碑,碑体较小,四面开龛。这种形制对后来的造像碑碑型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四面柱状造像碑在形式上宽厚稳重,在内容上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罗宏才在佛道教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对于四面体柱状造像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四面体柱状造像碑是佛教文化在逐步东渐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本土文化并与道教文化“相激相生”的产物,在形式上宽厚似柱,在内容上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

在这一时期,扁体碑型造像碑同时流行起来,并成为了北魏造像碑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一类的造像碑流行于北魏中晚期,碑体普遍高大且厚度较薄。一般为正面开龛,其他三面雕刻供养人像或造像题记等,内容比北魏早期的造像碑更为丰富。其主要表现为附着于中国本土的传统碑刻形式,并大胆吸收外来佛教文化产物,在形式上扁平宽薄,在内容上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这与四方体碑正好相反。例如北魏正始二年(505)冯神育造像碑,碑体为长方形,四面上半部各开一龛,其余皆为供养人像以及造像题记。这种形式的造像碑多出现在北魏晚期的神龟、正光、延昌年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师箓生佛道教造像碑(又名师氏七十一人造像碑),这一造像碑碑首为圆拱形,四面造像,雕刻内容兼具佛道两家。这种形制可以说是北魏晚期造像碑四面各开一龛的基本模式。

罗宏才《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对于“扁体碑型造像碑”与“四面体柱状造像碑”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说:“这种依附、融合以及相激相生的现象,首先应该表现在本土文化色彩较为浓郁的‘扁体碑型’造像碑方面,而外来色彩较为浓郁的‘四面柱状’造像碑则要相对晚一些。但不管怎样,它们二者由简单到繁冗,由率意到规范,由附着传统汉土文化并与之相激相生到逐步规范完善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应与西来佛教不断东渐,逐步深入的发展趋向相一致。在这一方面,关中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及源远流长的道教传播基础,得风气先,最早出现造像碑并首先集中在某一区域来展示佛道融合,‘相激相生’的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似乎表现得更为具体,浓烈。”综上所述,北朝的造像碑碑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姚伯多造像碑为代表的四面体柱状造像碑,另一种是以冯神育造像碑、师箓生佛道教造像碑为代表的扁体碑型造像碑。这两种造像碑形制整个北朝时期互有发展。四面体柱状造像碑很明显是受到了佛教艺术的影响,而扁体碑型造像碑更多是受到了中国传统碑刻艺术的影响。

猜你喜欢

四面体柱状道教
金属柱状阵列结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模拟研究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例谈立体几何四面体中关于“棱”的问题
“双管齐下” ,求四面体的体积
基于ADAMS的舰载补给起重机摇摆仿真及减摇措施分析
快从四面看过来
道家道教研究
三维约束Delaunay四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及实现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