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书院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以白鹿洞书院为例
2020-12-08李紫娟
李紫娟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南昌市 3300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凝结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的,体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从大到小三个方面的梦想。习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只有大力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实践植根其上的核心价值观,这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在现实中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提出了指导意见。
书院文化是我们国家一个很特别的文化现象,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对书院文化评价非常高,认为书院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源头和载体的作用。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直是古代中国的文化重地,拥有白鹿洞、白鹭洲、濂溪等一批知名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在中国知名的四大书院中排名首位,由此可见,白鹿洞书院在中国书院文化的影响力。因此,本文通过白鹿洞书院,分析书院文化的内涵,以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梳理借助书院文化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吸收其优秀美德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价值浓缩提炼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吸取能量,植根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并在社会主义的社会现状中发扬创新,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多得,只有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摒弃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糟粕,才能让其发扬光大,重新焕发生命力。[1]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石与灵魂,同时是核心价值观重要的价值来源。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沃土。书院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江西作为书院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地,在中华书院文化的发展、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鹿洞书院作为江西书院文化的代表,以圣贤之心传播文明,培育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书院文化,在中华文明几千年未曾中断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对于传统书院文化来说,如何将其文化传承发展并融合到核心价值观中去,如何在现今社会,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弘扬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书院文化的精髓,去除封建迷信的糟粕,保留其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精华,深入挖掘书院文化的人文内涵,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传承创新,让它展现出永恒的魅力及时代的风采。
传统书院文化之白鹿洞书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涵养
白鹿洞书院概况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的五老峰脚下,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历来是文人墨客的隐居之地,全院山地面积近三千亩,建筑面积达到三千八百平方米,书院内由5个院落组成,院落采用大四合院结构,布局考究,房屋采用砖木或石木结构,徽派建筑风格,形成一派书院清雅淡泊之气。在书院内有石碑120余块,其中有朱熹的手书真迹,十分珍贵。
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得名于诗人李渤,李渤曾隐居于此,因酷爱养鹿,被人称为“白鹿先生”,因此他将隐居之地取名为白鹿洞。后面毁于战乱,南唐时期,当时的朝廷在此重建学馆,称“庐山国学”,由李善道主持学务,各方学子慕名而来。宋朝初期,九江人将“庐山国学”重新的修缮,沿用了白鹿洞的名字,正式使用了“白鹿洞书院”的名字。之后,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九江任职时,大力对书院进行建设,亲自讲学,制定了办学规条,并积极争取朝廷资源,获得赐额及御书,因此名气大振,成为宋末以来数百年,中国文化的重要摇篮。
白鹿洞书院所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望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发展及人物事志,我们不难发现其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丰富。白鹿洞书院的千年书院文化是许许多多文人雅士通过著书、立规等方式慢慢形成的,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他们的思想、精神、追求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土壤。
白鹿洞书院之学规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是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书期间制定的,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学校的培养计划和学生手册。它参照儒家的教育思想,采集大量儒家的经典语句。
在学规的内容中,集中收集了儒家的经典成语,非常朗朗上口,方便记诵。他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理,这里的“明理”就是不要为了写出华丽的文章而去读取一些杂乱无章的书,沽名钓誉,而应该重点去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理解吸收其中的道理,修己治人,按“学”“问”“思”“辨”的顺序去“穷理”“笃行”。同时,他也指出了为人处世接物的要点,作为实际生活的准则。从其内容来看,虽然它有其封建局限性,宣扬“君臣纲”的封建伦理,巩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但是其提出的“明理”和“学”“问”“思”“辨”的教学理念,以及不沽名钓誉、谋取利禄的学习态度,即使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其所蕴含的教育文明也是滋养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白鹿洞书院之藏书、刻书
书院丰富的藏书是我们国家古代书籍收藏的一个重要来源,其收藏的文献为文化教育事业贡献了大量的资料。白鹿洞书院作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在我国书院藏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刻书是书院对现有的藏书进行归类、整理、校勘的同时,促进了学术研究,使很多研究成果,文化典籍得到了保存、传播。白鹿洞书院珍藏有《孟子集注》《论语集注》《中庸章名》《论语要义》等一大批自刻书籍。[3]在书院的发展过程中,藏书和刻书数量也不断增加。针对大量的藏书,白鹿洞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并任命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使白鹿洞书院藏书、刻书得到较完整的保存。白鹿洞书院藏书、刻书展示了书院的文明,为历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学习媒介。
白鹿洞书院之环境建设
白鹿洞书院文化不仅体现在其学规制度和藏书方面,也体现在书院的环境建设这方面。它在总体布局和书院环境建设上都体现了儒家人文精神。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脚下,环境优美。除了书院所选之地宁静、清幽、淡雅之外,更重要的是书院建筑注重内部环境的营造,以显示出文人建筑的风格,熏染人文气息。朱熹的“流杯池”“漱石”的手书石刻,“漱石”“钓矶石”等名胜古迹。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字、词,使得白鹿洞书院整个环境变得充满文化气息。人们来到这里,在环境幽静且充满儒家文化的书院中修身养性,潜移默化的被其所蕴含的人文教育所感染。白鹿洞书院的环境建设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所体现的人文教育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种表现。
借鉴白鹿洞书院文化,培养践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我们对书院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指南,我们应该主动将传统文化精神、书院文化精神融入每个人的思想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文明与书院文化等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让书院文化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上发挥积极的正能量作用。我们必须认真挖掘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文明,将其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相结合,通过恰当的方法途径,为更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白鹿洞书院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白鹿洞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赋予了对文化传承发扬的历史使命。积极对白鹿洞书院文化进行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在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以及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要系统的、全面的对白鹿洞书院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进行梳理,挖掘出其宝贵资源中承载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追根溯源,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历史与现实统一,让白鹿洞书院古文物以及古籍文字都显示出新的生命力。现代研究专家及学者可将研究成果编写成通俗易懂的书籍资料,更好的传播白鹿洞书院文化以及精神追求。从而达到弘扬书院文化,将书院文化赋予新时代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践行核心价值观。
白鹿洞书院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养育人,教育人,提高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将白鹿洞书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引入课堂,将其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其引进教材、引进课堂,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具体的表现告诉学生真与假;是与非以及可为与不可为。学校还可以将白鹿洞书院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开设专门的课程供学生参与,通过相关课程使学生对于书院文化更加了解,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驱动其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除此之外,可以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紧密围绕“继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题,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成果展示学生的才华与知识,促进书院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白鹿洞书院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白鹿洞书院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其散发的文化底蕴也极其丰富与独特。我们应该珍惜、利用好其中的巨大能量,发挥其历史价值,不断挖掘书院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使用范围、途径与方式。将白鹿洞书院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鼓励、支持开展多种多样的书院文化活动。记得节假日去白鹿洞书院时,游客多,专职导游无法满足游客需求,那时你会看到有一批不一样的“导游”,他们是“义务导游”,在那时帮助书院缓解游客多而导游少的紧张局面。这也是将书院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不仅方便了游客,使参与者们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使人们更了解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白鹿洞书院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功能,让白鹿洞书院文化“说话”,使其成为社会的文明风尚,这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白鹿洞书院文化与网络新媒介相结合。随着科技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新媒介的出现也为白鹿洞书院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形式。将白鹿洞书院文化与网络媒介相结合,提高传播的时效性,多层次、多角度生动地将白鹿洞书院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与精神文明传播给大众。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交互性,使更多人参与其中,使人们在平常的交流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白鹿洞书院文化的熏陶。[4]在新时代,借助网络媒介的书院文化教育,能够融入时代的特征,满足时代的需要,更好服务于所有人,使人们更好的获得书院文化教育及书院文明精神的感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开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