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
2020-12-08陈前梓
陈前梓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自20 世纪西方哲学实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研究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建者,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深深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为任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需要通过话语来表达、描述和建构,其“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所以,话语作为一个建构者,一定意义上,它逐渐参与并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知识的建构。因而只有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学科,其话语体系构成了该学科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也越来越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研究逐渐被提上日程。有人指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论研究走向社会实践奠定了必要的话语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释义
(一)话语的内涵
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让我们来看一下对于话语的界定,话语是“一套在一定的历史时空规范下相互联系的思想,它嵌在文本、言词和各种践行之中,关涉寻找、生产和证实‘真理’的各种程序”话语(discourse),由拉丁文词头(穿越、分离)和词根(行走、路线)合成,作“对事物的演绎、推理、叙说的过程”解,在汉语词典中多解释为“说话、讲演和论述等”。在日常的言语交流中,话语是具体的,既可以是口头话语,也可以是书面话语,广泛存在于人类交往活动的个个领域。话语的范围小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符号,大到一篇文章、一部著作。话语作为中介,在人们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中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之间思想沟通的材料,是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交际地带。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含义
话语是社会交往的通常情景中的言论。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它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决定因素,也包含着那些了解世界的人的权力关系网络。话语以一定的条件和程序规范人们的交流方式,规范人们认知的内容和知的手段,存在于任何的理解活动和解释活动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说服力的活动,具有使用话语进行交往、说事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提升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拥有自己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实施的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完成的必经之路,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实效性低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行使中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现状,是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远离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指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它涵盖了人和世界的各种实践关系,是人存在的境域和交往的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疏离生活世界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缺乏与时俱进的品格,超越现实,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贯树立高大完美、无可挑剔的榜样形象,少数先进优秀分子的高标准力求普遍化为全体民众的行为准则,脱离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
(二)受到新时代新思潮的挤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信息容量大、传递交换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成长。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难以产生共鸣,甚至难以对话。同时伴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高科技领域拓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世界、虚拟社会领域更加凸显其重要性。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本定位在宏观领域,这就难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世界发展的需要。因此受到信息时代的挤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世界中已经失去了许多的话语权。网络世界中的很多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还未曾涉足。因此,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微观世界的描述也就十分必要。
三、解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之策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话语是语言和思想的结合体。“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会催生不同的话语方式,产生不同的话语意涵,形成不同的话语场域效应。同样,不同的话语方式彰显着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具的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建构者,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实效的直接体现和指向终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功能的有效实现,依赖于话语主体之间可通约性的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要走进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疏离生活世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移植到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中,建立与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摒弃不可捉摸和虚无缥缈,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直面活生生的社会现实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密切关注个体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具体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转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问题。
(二)由话语权转向话语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传递的过程,教育者拥有着话语权,但并不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与冲突就无法调和,而是可以用新的理念即站在自由平等的立场上用新的理念和思路沟通、融合,从而消除话语系统中双方信息传递和交汇的阻力以实现双方话语的有效融合。话语是连接教育主与客体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任何话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话语环境,实现由话语权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话语的相互融合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两方面都要对此做出努力,特别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对于同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同时代的人,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于主体不同从同一话语信息中得来的意义也就存在差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脱面对教育对象难以说话的尴尬局面,就一定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符合不同年龄、不同成长背景的人的身心特点,进入到他们的话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和内心世界,重视人的情感、意志、道德和良心重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才能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