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研究
2020-12-08史云亭
史云亭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城市垃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垃圾堆积占用了大量的生活空间,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活理念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垃圾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诸如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个人将自己垃圾分类处理好,减轻垃圾处理厂的工作量,提升垃圾处理的效率。垃圾处理厂需要更新处理方法,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制,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就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体制的发展、完善。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一)填埋法
填埋法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将垃圾埋入地下,在地下经过长时间进行自然分解。这种处理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我国垃圾处理中占据主流地位,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风险,部分有害垃圾通过土壤富集在植物中,一旦食用就会影响民众的健康。更严重的是对地下水也会造成较大的污染,水是流动的,垃圾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二次污染。还有一方面是当前城市用地紧张,寸土寸金,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用于填埋生活垃圾,因此选择将城市垃圾运往郊外,会产生大量的运输成本。
(二)焚烧法
焚烧法也是传统垃圾处理方法之一,焚烧后的垃圾残余物较少,减小占地面积,而且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得到重复利用,例如应用到发电中,满足人们生活能源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焚烧不可避免会造成空气污染,在焚烧的过程中需要环保设备净化污染物,投入的处理成本较高。再加上,城市生活垃圾中水分较高,不易焚烧,焚烧不充分后的残余物还需再次处理,大大增加了处理人员的工作量。
(三)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处理生活垃圾产生的污染最小,充分利用了垃圾的剩余价值。将生活垃圾转化为卫生的、无臭的腐殖物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的效益并不好,生活垃圾的养分较少,堆肥成功需要应用到大量的垃圾,如果规模控制不当会给土地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处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控制堆肥垃圾的规模。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垃圾堆肥研究,改进堆肥方法以及技术,提高垃圾堆肥的效益。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性
(一)减轻环境污染
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污染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造成的,过去我们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没有重视环境问题,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干扰到了我们的生活,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例如雾霾天气、水污染等,都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生活垃圾数量庞大,传统的处理方法简单,但毋庸置疑的是传统方法的垃圾处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在处理的过程中污染并不能得到合理控制,出现了二次污染问题。通过合理的垃圾管理,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严格垃圾的处理方法,将污染降到最低迫在眉睫。
(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合理要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不可再生资源用完就没有了,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再生,在此过程中除了探究新能源以外,就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最大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物品可能在个人手中没有太大的价值作用,但是经过处理后部分垃圾可以转化为循环利用的材料,用于生产中,可回收垃圾都是可以经过处理加工可以再次利用的。所以加强垃圾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
生活垃圾的数量巨大,仅凭借处理技术方法的改进、处理人员的数量增多和素质提升无法实现快速应对处理这一问题,因此需要大众的配合。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应当明确个人积极参与到垃圾处理中去,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中使用可降解或者可循环利用的器具,减少一次性物品的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量。二就是提升大众垃圾分类的能力,当垃圾分类在诸多城市中开始推广,发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大家根据要求将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这样处理人员就无须耗费时间进行分类,直接进行处理即可,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
(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人民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要求城市的环境以及经济水平与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匹配。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容貌,不利于城市的发展。而且大众城市环保意识的提升,从生活中减少垃圾产量,自觉使用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的产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地球不单属于我们,更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现在不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降低对地球的不良影响,最终受到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后,规范垃圾的处理方法,为城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处理方法不当
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城市中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这也就导致产生的垃圾数量急剧增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购物以及外卖愈加依赖,外卖包装盒以及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数量急剧增加,大众一般用完后直接丢弃,但是当前垃圾处理技术还不足以实现无污染地分解这些塑料制品。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填埋,填埋后还会出现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就是垃圾管理不到位,导致垃圾处理处于无序状态,相关的链条并不完善,影响了垃圾的处理效率,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垃圾处理厂的寿命有限,一旦承载力达到顶峰就无法再存储垃圾。
(二)大众的参与意识不强
大众参与意识不强也是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尽管当前垃圾处理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处理,但是个人在垃圾处理中也应当做出一份贡献,从根源上减少垃圾产量,做好垃圾分类,降低处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处理厂快速地采取合理的方法处理垃圾。但是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大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足,并没有形成分类的习惯,现在部分省市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强制要求城市居民进行家庭垃圾分类,民众应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实践,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和技能,将垃圾分类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我国垃圾管理意识出现较晚,大众普遍不具备合理管理垃圾的意识,这就导致垃圾无序丢弃。因为体制不健全,大众缺少约束,因而个人垃圾分类效果不好。政府需要出台政策引导社会企业和组织力量投入垃圾处理行业。但是垃圾处理市场形成的时间晚,发展历程短,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再加上政府能力有限,无法全面掌控垃圾处理市场的发展,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市场管理体制,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减少垃圾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缺乏处理设施
改革开放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注重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处理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念,最多就是在街道旁边设立了垃圾桶,实行最初步的分类,所以导致很多居民没有将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大众将垃圾分类投放,然后经过科学运输到不同的处理厂进行处理。自从垃圾分类政策一出,很多人感到“头疼”,面对如此多的垃圾每一样都要细致分类,还有些垃圾界限模糊,大众不知道每个垃圾具体应该归属于哪一类垃圾,不仅耽误了大众的时间,垃圾分类也不科学。所以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设施,提升处理能力。
(五)部门监管不当
大众的自觉意识欠缺会影响垃圾的管理效果,大众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垃圾分类管理的理念,在政策出台后“被迫”学习垃圾管理的方法,在制度的约束下大众开始参与到分类处理中,但是政策最终目标并不是强制大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而是让大众养成这种意识,以后不用政策、制度的约束也可以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像有些国家从20 世纪80 年代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他们的分类极其细致,现在他们每年人均垃圾产量只有410 公斤,为世界最低。有的垃圾分类距今有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然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也从小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的理念和方法。但是现阶段中国处于意识养成阶段,不仅需要加强宣传,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但实际上监管力度并不大,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监督制度执行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多细节一带而过。
(六)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足也会阻碍垃圾管理的水平提高,垃圾管理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工作量巨大,而且中国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时间较短,很多人还没有掌握好技术,导致处理不科学,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合理安排、管理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的各种事项。但是当前该岗位上的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很多地区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以至于垃圾处理停留在表面,严重影响垃圾处理效率以及质量,给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七)缺少法律法规约束
健全的法律法规也会推动的管理体制的完善,但由于我国垃圾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群众没有认识到垃圾合理处理的必要性,而且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缓慢,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大众也会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在垃圾处理上肆意妄为,阻碍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
四、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方法
(一)更新处理技术
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尽管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多少都会产生污染,因此需要更新垃圾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处理技术,减少垃圾处理的污染,提升垃圾处理的经济以及社会双重效益。除此之外,相关的企业以及技术人员也有加强探索,整合化学、生物、电气、机械等学科,创新处理技术。根据我国垃圾管理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垃圾管理的道路。
(二)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宣传提升大众的自觉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只有分类意识提升,大众才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处理中,协助提升垃圾管理工作的效率。社区通过分发分类手册,定期进行上门培训的方式,提升大众的分类能力。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借助网络宣传垃圾处理方法;发挥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新闻报道垃圾管理的成效。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学校也要建立相关的教育课程,从小培育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而且当前很多App 都支持扫描识别垃圾种类,这极大地方便了大众的垃圾分类处理。
(三)健全管理机制
城市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约束大众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建立惩处机制,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大众的垃圾处理方式。政府要给予支持,划拨专项资金推动管理条例的落实,以上海为例,垃圾分类处理至今也就一年的时间,但是耗资达到了100 亿元,前期资金用于教导大众如何进行分类,后期聘请人员监督群众的不文明行为,多管齐下保证管理的有效推进。在各个区域确定管理责任人,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规范垃圾处理市场
垃圾管理制度的完善不能忽视垃圾处理市场的规范,垃圾处理厂作为管理的重要链条,要积极推动垃圾处理市场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为垃圾处理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要将资源适当的倾斜于相关企业,给予企业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同时要加强垃圾处理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联系,例如与发电企业等,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资源最大的利用价值。
(五)加强监管管理
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垃圾管理情况的监管,不同地区的生活垃圾现状不同,需要各地根据实情进行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完善奖惩措施。建立个人激励制度,鼓励大众检举不合理的垃圾处理行为。区域负责人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认真对待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便于出现问题后可以及时问责,减少互相推脱情况的发生,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减少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专业的人去完成,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必须交给专业的管理人员,他们借助自己所学知识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当前这个岗位中的专业人员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环保专业人员,这与目前的高校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大部分院校专业细分能力达不到要求,所培养出的人才的垃圾管理能力欠缺。而且岗位待遇不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垃圾管理相关的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完善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相关部门提升招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垃圾管理职业。相关部门也要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保障目前所从事垃圾管理工作人员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方法。
(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为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的现象进行严惩,建立垃圾处理企业管理制度,对部分处理方式不合规定的企业给予严厉的处罚。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让社会大众、企业以及组织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行规范垃圾分类处理方式。
我国人口众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过去人们对生活垃圾的污染不以为意,认为其比工业污染要小很多,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其产生的污染量逐步增加,而且生活垃圾种类较多,处理方法琐碎,再加上垃圾管理方法不当,增加了处理难度。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的速度远赶不上人们产生垃圾的速度,这就可能导致垃圾不合理堆放或者掩埋,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