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称谓语的来源及使用特点探析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13期
关键词:职级词语职业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社会称谓语反映了交谈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交谈活动的有效开始,较好消除了由于交谈之初称呼上产生的尴尬,推动了交流的高质量进展;社会称谓语随着传播载体和语言系统的日益丰富,逐渐出现了诸多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的词语,能形象地表达述者的观点和态度,令人耳目一新。

一、社会称谓语

称谓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综合而来的现象,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目前将称谓语分为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其中,社会称谓语,丁安仪将泛称称谓、借称社会称谓(指借用亲属关系的社会称谓)、昵称和俗称等都划归为社会称谓[1];郭熙则把社会称谓分为姓名、类亲属称呼、身份、通用称呼和其他等五类[2];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根本上能确定的是,社会称谓因交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用于表示敬意、拉近关系与展开话题,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的间接反映。譬如:教师、工程师、商人、美女、老板、姐、小姐姐、砖家、叫兽等;其中小姐姐、砖家、叫兽等词不仅词的形式新颖,更是颠覆了人们对汉语词义的认识,很形象,给人无限的想象力,这符合这个时代的创新特色,词语正朝着新颖、形象的方向发展,新词的不断出现给语言增添无限活力。顾名思义,词语或者社会称谓语系统随着语言载体的不断丰富,这些称谓所蕴含词义也在进行着悄无声息的变迁、延展、收缩、变更。如:人们熟悉的“小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朝,指勾栏瓦舍类社会地位卑微的烟花女子,在清朝和近代史上却指仕宦之家的女儿;既变成了一个颇受争议的词,甚至被赋予隐含明显的轻蔑鄙视涵义、从事色情服务业的感情色调;也指身份荣誉、值得让人尊敬的女士;比如:环球小姐、中国小姐。

二、社会称谓语来源及使用特点

社会称谓语源于生活,是人们一定时期思维、行为习惯的展现,亦是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产物,均被打上了时代特色的烙印。社会称谓语的丰富是这个社会最具新生力量的碰撞和交际产物,更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快节奏和诸多交际需要的产物,当代的社会称谓语具有尊重对方、表达敬意、拉近关系和礼貌性等特点。下面主要就其来源类型、生成缘由及语用特征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和推敲。

(一)源于亲属称谓语,即拟亲属称谓语,用来突出情分和辈分,指人们参照亲属关系的特点,用亲属之间的称谓来称呼交谈者。这类亲属称谓语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源于根深蒂固的传统家族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传承和运用习惯。这样的称谓习惯,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比如我们习惯亲切地称习总书记为“习大大、习爷爷”,此类词在生活中更是特别常见,如:叔叔、阿姨、伯伯、奶奶、爷爷等。这类词语除单独使用外还有以下形式:

1.词缀式拟亲属称谓语。词缀式拟亲属称谓语是指修饰性的拟亲属称谓语,词缀主要指前缀,有:老、大、小等,并可叠加使用。如:小姐姐、大哥、老哥、老大哥等。老、大、小的含义一般从年龄、资历、阅历等方面来进行人知,比如说大哥的“大”字就有年龄大或者资历深的含义。

2.姓/名/姓名/昵称式拟亲属称谓。这类称谓语较多用于同辈之间的称谓,也可见用于与第三者对话中的区分性称呼。如同辈之间的敬称:郭姐、慧琳姐、政哥等;区分性的称呼:我刚才和家山爷爷聊天了。其中姓/昵称前后还可加修饰性的词语,如:小刘弟弟、刘大哥等等。这类称呼有以下使用规律和特点,如:称呼同辈中年龄小点的交谈者,“小”一般用于姓氏前,称呼同辈中年龄大点的交谈者,而“大”一般用于姓氏之后,且富有亲近、熟识的感情色彩,如“大、小”用于姓氏前则有区分之义,譬如:大刘哥/小刘哥就是用于同是姓刘的比自己年长的非常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俗称。

(二)源于职业,即职业类称谓,分为职业称谓语和职级称谓语。职业称谓语是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类型名称提炼出来的词语,如:工程师、商人、教师、税务员等。职级称谓语指人们从事某项职业逐级晋升职位或职称的称谓,比如:处长、院长、教授、工程师等。这类称谓语是社会称谓语中稳定性较高的词语。

1.职业称谓语。职业称谓语是一种约定俗称的称谓,除了众所周知的稳定的职业称谓外,如王老师、李医生、张会计等,还有根据人们从事的活动或工作的特点进行类型化的称谓,如:导游、编辑、评论员、歌手、老板、明星等固化的称谓。其中,“老师”一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泛化,可在任何场合称呼职场上的有资历的人员。

2.职级称谓语。职级称谓语是根据人们的职位级别和职称级别进行的表尊重式的称谓,因均存在级别而统称为职级称谓语。工作场合同事之间互称职级,比如:处长、院长、刘教授等;主要有单称职级和姓/名/姓名+职级形式。其中姓+职级表示尊称,可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尊称;名/姓名+职级形式多用于同辈或同级之间的尊称,带有关系亲近的感情色彩。

(三)源于语言求新立异的需要,即修饰隐喻式称谓语,成长传播于任何环境,词语活跃于语言求新潮的人士的交流语境中。如:美女、玻璃、心机婊、渣男等。上述词语是带有修饰性质,或是隐喻性质的称谓语,如同志、玻璃是隐喻式的称谓,而美女、渣男是修饰式的称谓。

(四)源于网络,称之为网络称谓语。新媒体时代,网络与生活难分,网络语言日常化。如:亲、粉、高富帅、宝宝、圣母婊等,主要有淘宝体称谓(亲、亲们)、修饰式隐喻式称谓(圣母婊)和简缩称谓(粉-粉丝)等。

(五)源于方言和外语。随着交流的日渐发达,方言和外语词汇不断汇入普通话中,这是语言接触和碰撞的成果;如“大大、妹纸、条子、大佬”等词均源于方言,又如:2017年走红的“老铁”源于东北方言,称关系铁、信得过的朋友。外语音译化的称谓如蕾丝边、麦克风、汉堡、马杀鸡、芭蕾、吉普、小鲜肉、咖啡、狗带、因吹丝挺等。因此,方言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常态化而出现的语言现象正不断的丰富着我们的语言词汇。

(六)源于需要的即时生成词。此类称谓方便快捷易懂,甚至有的可以是根据构词规则临时构成的,但这些词多用于第三人称的指称词,比如“站着的是谁?”、“穿红衣服的很漂亮”等,其中“站着的”和“穿红衣服的”属于临时构造的词语,只是指征性的询问,可以用于普通的区分特征的询问性的交谈,如单独指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这类词语很多,是因需要而即时产生,不是固定化的称谓。

三、社会称谓语的语用分析

(一)合作与礼貌原则

《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社会称谓语因展开会话而产生,那么展开会话最基本的就是合作和礼貌,因此社会称谓语的产生和发展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否则就不能保证交流的顺利开展。

(二)委婉与幽默

因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发达,很多社会称谓语是从网络走向了现实,网络语言萌生于陌生的人际交流环境,人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但也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和迅速传播,独特个性的风格同时逐渐转向了委婉和幽默,构词和语音形式超乎常规,比如:斑竹、大虾、蓝瘦、香菇,这些词或是故事版的缩写,或是谐音。

(三)新颖与形象

新颖和形象是指社会称谓语特征性鲜明,“砖家、叫兽”等词语新颖而且很形象的说明了词义。砖家指所谓的“专家”,学术毫无科学依据,言论自相矛盾;叫兽指为自己利益而为政府说话或者仰仗自己的权威不顾事实说话的学者,常与砖家合用。

语言是有生命的,存在内生机制。随着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词汇系统越来越丰富,社会称谓语类词语将会随着时代的色彩和交际的需要而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

职级词语职业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找词语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中办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职业写作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我爱的职业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