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育视角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2020-12-08徐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育建构音乐

◎徐莹

在目前高中音乐教育中,本应该以美育教育为主的音乐教育却变成了以智育教育为主,智育化几乎成了高中教育的主体思想,所以就让教师的教学思路受到了影响,失去了音乐教育的本来目的,不但给学生素质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还不利于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美育视角阐述

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来说,音乐课程并不是音乐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培养音乐感受和增强美感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让学生对相关素材的欣赏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的音乐情操得到培养,基于此能得出美育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美育视角指的是用美的素材让人产生美的感受的观念,在美的影响下感受人将会用美去创造未来的生活,由此能够看出只有在音乐课堂建构中使用美育理念才能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二、目前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审美心理有待提高

由于受传统智育化教学的影响,在音乐课堂建构中存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待提高的问题,不仅给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还与欣赏课堂建构的目标发生了冲突。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大多数高中教师认为音乐并不是高考的科目,所以在欣赏课堂构建中只进行照本宣科,不仅给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还让音乐欣赏课堂的建构效果差强人意;其次,教师对音乐教育存在误区,很多教师仍然以讲解为主,并且认为只有讲清楚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很少播放音乐素材,这样不仅给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带来了消极影响,还让欣赏课堂建构的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主体刻板化

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智育化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时常在音乐欣赏课中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让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受到了限制,从而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三)音乐播放次数过少

在实际音乐欣赏课中,教师一般只会播放一遍素材音乐,然后就开始讲解相关的知识,讲完后还有时间就让学生举手发言,时间紧干脆连这个环节也直接省略,不仅让学生逐渐对音乐欣赏失去兴趣,还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基于美育视角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策略

(一)提升学生审美心理

只有通过不断感受美的事物,才能让人不断提升审美心理,只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美育视角的作用,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心理。在音乐课堂建构中,需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更多的音乐素材,只给学生讲解素材的背景,而不对音乐要表达的情感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聆听中自我感受;在音乐素材播放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注度,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让学生审美心理得到有效提升。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实际的音乐课堂建构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兴趣小组,上课前分小组,然后把一些音乐的背景资料发放给小组成员,让他们进行讨论,接着再给学生播放相应的音乐,这样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就能更深切地体会 音乐中的内涵。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文体活动,在欣赏完一段音乐后,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

(三)让学生多次聆听

聆听和讲述是音乐欣赏能力输入的主要两种途径,对于讲述来说不过是教师的个人观点,而教师的讲述会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最佳的音乐学习方式就是聆听,要让学生多次聆听,在音乐播放前三遍的时候,引导学生对音乐的音高、音色和力度进行体会,在播放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体会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音高、音色和力度的感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要把音乐素材播放几遍,然后让学生体悟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向学生提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悟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激烈的碰撞。

四、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首先了解了美育视角,然后又知道了音乐欣赏课堂建构存在的具体问题:学生的审美心理有待提高、教学主体刻板化和音乐播放次数过少,最后提出了详细的建构策略:提升学生审美心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让学生多次聆听,通过把三个方面的建构策略落实到实际的音乐课堂构建中,不仅能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效果,还能让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美育建构音乐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