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课中中国文化自信融入研究
2020-12-08雍雪莲
雍雪莲 易 尘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0)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明在交流中不断碰撞融合,冲击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这一概念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其内涵也有不同理解,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本民族文化有着高度自信和信心。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以来,习近平已经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永远立不起来了。
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西方交流日趋频繁,各方合作也在不断推进加深,与此同时,因文化价值观念而产生摩擦的情况也难以避免。2018年7月6日美国对第一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正式生效,此举标志着中美贸易战打响。随后,美方多次违背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究其背后文化因素不难发现,根本原因是双方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定义不同。而中方在磋商中表现出的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等态度显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自信。由此可见,文化及文化价值观在各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强调中国文化自信,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
高校在青年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力。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不断强化文化自信理念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在推进高校文化自信建设中,高校外语类专业面临更大挑战和要求。专业课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限制,教师很难在课程中插入对中国文化的讲解。同时,大多数英语专业教材的编者,受科目和编写目标限制,也无法将中国文化编入。此外,由于专业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时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因此,在当前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对文化自信建设的要求,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教材编写、教学安排上进行调整。西方文化导论作为一门文化课程,概括性强,实用性高,在打造完整的英语专业学科体系,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多数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所以在涉及宗教、哲学、文学等众多内容的西方文化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十分必要。
教材编写: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内容,大多西方文化课程书目在教材编排上,详略得当,脉络清晰,着重介绍了西方人文化的发展情况,涉及学科和门类广。从中西方文化内容占比来看,英美文化内容占绝对主导地位,而中国文化几乎没有提及。应当适当提高中国文化的所占比例,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文化来指导英语学习,也能够让同学们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教学安排:我国外语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责任,应当着重强调对中国文化的把握,以便更好更准确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从多数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上不难发现,其课程设置上,与中国文化相关课程较少,对其的强调稍显不足。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应当提高中国文化所占比例,把将中国文化融入西方文化教学中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教师:高校英语课堂是将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这两种文化融合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单一传授英语知识的教学模式,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中西文化并行学习,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同时,教师应利用好各种资源和平台,设计合理可行的教案,实现课堂课下教学效果最大化。
学生: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当前部分大学生在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母语文化,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学习。想要解决这一不平衡的状况,可以在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中增加对中国文化内容的考察,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自豪感。
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归根到底时为了更好地“引进来”和“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地推进,我们更加需要能够熟练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人才,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能够将自己文化丢掉,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才能在走出去的时候更有自豪感,在文化流中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