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0-12-08章宁
章 宁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和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推进,纪检监察职责不断规范。聚焦2014年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会议,明确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作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关键岗位和重要人员特别是最高领导的监督管理,突出监督重点,健全“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这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新时期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从严治党派对。纪检监察工作要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不到位、党的执政不严等问题。突出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机制,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坚持监督执纪问责,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如何强化纪检监察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前置监督,相互协同建立健全监督体系。要加强企业“两个责任”宣贯和部署,明确“两个责任”的具体要求,找准监督定位,深化落实纪检工作“三转”要求,促进监督工作具体化、规范化。通过梳理明确主体责任清单、流程清单和监督清单,实现监督关口前移;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宣贯教育等手段,强化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将前置监督思维深入到各个业务单元,提升整体监督效能;以常见问题为导向,对内部通报的典型案例和公司自查的相关问题,问题要点分类汇总,完善典型问题“错题集”,方便举一反三,此外还要构建制度流程完善、全覆盖的监督机制,通过健全配套制度,建立评查方案和机制,以全面系统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聚焦主责,监督触角向企业职能职权覆盖。定位准,才能责任清、履好职。企业的纪检工作要聚焦日常监督,实现对企业职能职权的全覆盖,在监督的面上不能缺位。作为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首先要强化自身担当,密切配合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比如行政接待、选人用人、投资、采购及招标、质量验收及其分(子)公司的运作环节,要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参与到企业各项制度的制定中去,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选人用人等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机制,做到企业职能职权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就监督到哪里,用监督倒逼业务行为规范,实现监督的常态化。
五图联动分析评价。智慧纪检系统会根据各业务板块运行的监督预警情况,自动收集各类信息,生成关联数据,将统计的数据按照需求转化为趋势折线图、对比柱状图、比率饼状图、条形图、环比圆环图等5种分析图表,更加直观地反映廉政风险趋势,增强了纪检监察部门对廉政风险的提前判断能力,为下一步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提供了指导依据。
在智慧纪检系统日常运行中,纪委不仅可以在线查看各类事项的流程,规范监督审查工作,该系统还具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能够有效运用“五图联动”的方式展示各项数据比对情况。比如,系统会将每月物品采购类的关键数据展现分析,分别对本月采购项目数量与总金额的数据,与上个月的数据利用圆环图进行环比分析,为成本控制提供必要信息;也可以将案件类别、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审理结果等数据,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直观反映出“四种形态”运用情况,为精准监督执纪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信息支撑。
多措并举强化监督执纪,推动风气清明。中国重汽非常重视监督执纪,将其作为企业防范风险、完善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我们一方面持续完善监督体系,逐步构建起党内、行政、审计、职工、社会、家庭监督之间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监督到位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对侵害企业、职工利益的腐败行为严格执纪问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决捍卫党纪国法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尊严,发挥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促使更多人系好廉洁“安全带”、做到“干成事,不出事”。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队伍,提升履职能力。为使纪检监察队伍更好地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中国重汽高度重视提高其业务素质与锤炼其意志品质,以有效履行责任,敢于动真碰硬。
近年来,在打造队伍方面:一是要求其极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使其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得到持续提升;二是要求其通过廉洁风险点梳理与防控、内部审计、执纪问责等举措,切实当好“啄木鸟”,不断推动企业防范风险、完善治理;三是要求其以更加务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细致的工作,积极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努力做到精准问责,避免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要理顺企业发展与纪检监察的平行关系,不断完善内部纪检监察机制,落实人身财产保护,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控制监督成本,培养和提高纪检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保障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