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基层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2020-12-08张花平
张花平
(石家庄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三休养所 河北石家庄 050400)
事业单位由于体制的问题,缺乏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很多单位在安逸的状态下不思进取,内部管理混乱,贪腐现象频发,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的创新,加强党建工作的内部教育与引导,对于改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氛围淡薄的情况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职工的工作态度,增强职工的工作认同感,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面貌。
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现状分析
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事业单位往往缺乏工作紧迫感,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是将党建工作形式化,没有看到党建工作在基层党员中的重要作用,则很难充分的发挥党建的作用,也无法有效的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前很多基层地方将党建工作仅仅当做政治任务去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的质量[1]。
基层党建工作定位不清。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在单位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发挥基层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党建工作定位不清,将党建工作当做是普通的团建,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因此大大削弱了基层党建对党员的教育意义,没有将党员的自我认同感有效的激发出来,影响了单位内部的党员带动作用的发挥。
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力,缺乏管理力度。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自我建设,自我更新,及时的将自己的工作内容与时代相结合,则非常容易出现党员学习积极性不足,参与感弱的问题[2]。当前很多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只是单一的使用及说教的方式进行新思想,新理念的宣讲,对于基层党员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
加强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加强党员的发展程序,改善党员的结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的发展有入党意愿,对党无限忠诚的群众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提高党员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推进员工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觉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党员的发展程序,注重完善党员结构,对于新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也要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加以重视和引导,让基层党员能够真正的意识到党员的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与动力,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党员在基层单位中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为单位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奠定组织与思想基础。
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认识。加强党组织的管理意识,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让基层党员在参加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新鲜感与积极性。同时在党建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弘扬党的领导,不断夯实党员自我管理能力[3]。通过多样化的管理与创新性的党建实施,让基层党员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党员身份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主动开展自我批判与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觉悟,切实以单位的发展为己任,全面推进所在部门或所在单位的工作质量。
强化制度保障,不断促进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党建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和倡议,也不能仅仅存在于党建的规定时间内,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党建工作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提高党建的生活化与常态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建立有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奖惩制度,让基层党员能够慎终如始,不忘初心,在日常的生活中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党的理念与宗旨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氛围,增强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加强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管理工作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党性意识与服务宗旨的有效方式。相关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模式,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让职工能够在多元化的党建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全面的提升现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为事业单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提供思想领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