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高效课堂的特点
2020-12-08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花坪镇中心幼儿园,广东 韶关 512000)
一、传统小学课堂的一般特点
(一)注重应试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老师和家长并没有改变观念转向素质教育,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为了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很多父母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主抓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使得很多小学的办学宗旨、教学评估直指教学成果: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升入重点初中的比例越高越好。很显然家长的应试教育思维助推了小学办学宗旨的转变,进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状况。为了能够明显地检验学习成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甚至对初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提前进行了教学。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育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单一,一般以教师的提问为主。拿小学语文课堂来看,语文教学主要是从识字、读课文以及背课文为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度。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是在这样重复性的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兴趣。
较为突出的私立学校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但是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这使得他们往往难以获得知识水平的高效提升。
(三)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传统的小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升学压力,学生在课堂进行课堂学习后,也不得不承受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往往会布置较多的课余作业。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一些教师甚至将表达的语速提快,让学生消化更多的知识内容,这使得学生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始终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来说,有很大的阻碍。
二、传统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学生来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成长的所需,然而过早地接受应试教育使得他们丧失了很多玩耍的时间,不得不投入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其次,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对于很多问题的理解力和掌握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不一样,很容易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一部分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繁重的学习任务,也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带来心理上的打击。
(二)不利于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投入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小学生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小学的课堂教育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需要拥有一个很好的兴趣成长阶段,而小学生时期的挖掘和培养恰恰是最好的时期。但是过多的学习任务,使得很多小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极易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小学教育应该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科学等课程的学习都应该是循序渐进,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而传统的教育环境,很容易让小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一旦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不了,或者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认可,很容易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三、提高小学课堂教学高效的一般策略
(一)小学教学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成长至关重要,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本着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让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以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考核标准,更多地需要注重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注,让小学生在成长教育中不断地进步,严格按照小学教育的教学规范要求自己,不给小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充满满足小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需求。
(二)鼓励家长摒弃错误的教育观念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阶段。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他们应该注重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注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断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尤其是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一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或者赢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政府以及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家长避免过于功利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和引导
由于不少优质的初中设置了入学考试,使得很多小学不得不加大繁重的教育学内容。教育部门应该出台部分保护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案,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有效地取缔这种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拨性考试,并给予一定的打击。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加大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引导。尤其是目前各类小学较多,教学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进行有效地引导。
总结:过度地追求应试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受限于家长的功利心,小学教育的竞争性以及传统的社会观念的影响,目前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小学生 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极易使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学校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鼓励家长摒弃错误的教育观念,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加大宣传和引导。对于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多沉淀自我,探索出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更适应学生的需求,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果,来应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