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教材对华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2020-12-08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一、华文教材编写现状
目前华文教育的教材使用情况比较杂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正规性,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本土化。大部分外来引进教材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风俗人情,没有做到因地施教、因材施教。据了解,大部分海外华语学校所使用教材有: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国务院侨办提供的《海外汉语》、台湾语文课程教材、国家汉办提供的《当代中文》、马立平编著的《Follow me》、《学汉语》、《快乐华语》等。
华文教育缺乏因地制宜和权威性教材的问题亟待解决,华文教育教材使用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一)海外引进教材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情况,没有与当地的实际生活、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融合,忽略了当地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心理及学习特点。(二)教材缺乏体系化和针对性。有不在少数的华语学校并没有因学生的年龄不同、学习程度不同而划分不同等级并使用不同教材。(三)普遍缺乏配套课外读物和辅助教材。(四)教材设置趣味性不强,内容更新缓慢。华文教育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未满18 岁的少年儿童,这个特点决定了华语教材形式不能太单一枯燥。五、教材的来源和权威性没有保障。一些国家的华文学校只能靠当地教育部、国务院侨办、国家汉办等部门资助获得相应的教材。而当地教师和华文工作者编写的华文教材又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华裔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华文教育教材发展面临的难题还需要海内外人士共同努力长期奋斗。充分利用华人社团的力量和有利的目的语环境,并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运用发展教材多媒体化、网络化,合作编写本土化教材都是解决华文教育教材难题的良策。
二、蒙学教材的发展及特点
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读本,又称蒙书、蒙学读物等。中国传统蒙学的发展历来都受到极大地重视,各朝代学者、教育家、思想家都亲自参与到蒙学教材编写当中。探讨研究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汲取其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想价值对华文教育教材编写和改革,对促进当今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的中国蒙学识字教材是周代的《史籀篇》,是周时史官教学童之书。根据班固《汉书》记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此后秦代编写的《仓颉》《博学》等识字教材体例基本与《史籀篇》相似。
直到汉代,随着《凡将篇》《急就篇》的出现,蒙学教材有了新的发展。汉魏蒙学教材仍然以识字为主要目的,王羲之的《小学篇》、蔡邕的《劝学篇》等都是当时的经典识字名篇。周兴嗣所编著的《千字文》成为南朝梁蒙学识字教材的经典代表,全书仅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综合介绍了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农业知识、自然物种等方面的内容,全书连贯押韵、文采飞扬,成为流传甚广、沿用至今的经典蒙学识字教材。
到隋唐五代时期,蒙学教材发展进入一个特殊的承上启下的阶段。该时期的蒙学教材不仅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在内容上不再单以识字为目的,而是更多的转向伦理道德和社会常识的教育上,比较著名的有《蒙求》、《兔园策》等。
宋元时期是蒙学教材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开始初步进行分科教学。有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的综合类教材。这些教材多采用韵语和对偶编写,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儿童的学习特点,并且朗朗上口、优美简洁。成为世代相传的蒙学读本,如今在世界各地被传诵。
明清时期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科举制度的产生等影响,出现了对西方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介绍,与以往蒙学教材重人伦文化轻科学技术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
回溯我国古代传统蒙学教材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随着历朝历代教育活动的实践发展,蒙学教材不断与时俱进趋于成熟,逐渐发展成为具系统性、条理性、科学性、创新性于一体的蒙学教材体系。内容囊括了综合识字、天文地理、历史常识、伦理道德、科学文化、诗歌典故、自然现象、农业耕作、医学疾病等方面,实为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智慧之结晶、文化之大成。
三、传统蒙学教材的特点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历经千年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沉淀,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而我们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做的是不断思考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掌握运用传统蒙学教材到华文教材编写中去,我们必须总结其特点和经验。总体说来,传统蒙学教材具备高度凝练、集中识字,使用对偶句式和韵语体例,内容综合各类知识等方面特点。
(一)使用对偶句式和韵语体例。古人在蒙学教材的编写上多采用对偶、短句、韵语编写,形式整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种编写方法不仅顺应了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记忆特点,并且体现出了汉字的特点和优美。读起来和谐悦耳、富有韵律和乐感。这比让学生去学去记一个个不表音的汉字和念起来参差不齐的句子要简单和有效得多。这种富有表现力和情节性的精炼语言也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高度凝练、集中识字。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是识字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掌握两到三千汉子才能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写作阶段。这是顺应儿童智力、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而传统蒙学识字教材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三、百、千”为代表,三本蒙学经典读物加起来一共2720 个字,儿童学习完这三本教材,用于下一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所需要的基本汉字已能基本掌握。这种“先识字后读书”的集中识字法对后代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影响深远。
(三)内容全面,综合各类知识。传统蒙学教材虽以识字为主,当随着后期的发展和创新,囊括了综合识字、天文地理、历史常识、科学文化、诗歌典故等各个方面。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也是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思想、社会、自然的了解和认识。以“三、百、千”为例,展现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生活常识、日常礼仪、伦理道德、典故趣闻等错综古今的综合知识。
(四)注重伦理道德培养。传统蒙学以“明人伦”、孝悌为主要目的,担负着传承儒家伦理道德的历史使命。“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宣扬传统美德的内容传诵至今,另外关于忠孝义、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内容也渗透在许多的蒙学教材中,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五)多让社会名流学者参与教材编写。历史上,致力或参与编写蒙学教材的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都如朱熹、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周兴嗣、王应麟等。他们亲自编写蒙学教材,大大提高了传统蒙学教材的权威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也对蒙学教材高质量和水平的保持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蒙学教材对华文教材编写的借鉴价值
华文教材应具备的特点重要特点是:趣味性、实用性、简易性、多样性、系统性。这给我们华文教育教材编写者一些启示,也就是说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将这些重要特点体现出来以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图文并茂的“三、百、千”这些蒙学经典教材对华文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大的借鉴性,内容也对华裔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有和极大帮助。
下面就蒙学和华文教材内容及特点,对华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几点建议:
(一)所编教材应适合学生心理和智力特点。华文教育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少年儿童,所以华文教材应力求贴近生活、简洁生动、浅显易懂,多选取历史故事、典故传说、逸闻趣事等并配以朗朗上口的文字和生动活泼的插图。这样的教材往往能够提升华裔汉语学习者的兴趣,起到“乐学”的效果。
(二)将识字、阅读教材编写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华文教育不同于一般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对象时华侨华人,他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都有着一颗中国心。而中国传统蒙学教材恰恰能够满足华文教育的这一点需求,经典的蒙学教材“三、百、千”仅用两千多字涵盖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精髓,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传承下来的经典财富可以直接或间接运用到华文教材的编写当中,必将对华裔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道德培养大有裨益。
(三)充分利用汉语的音节和形态组合变化特点,多运用对偶、押韵等手法,使得教材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听起来富有韵律美并易于背诵和记忆。如经典蒙学教材中传诵至今、妇孺皆知的“人之初,性本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年方少,勿饮酒”等。华文教材编写时也应尽量像蒙学教材一样充分运用汉语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更富表现力的呈现出来。
(四)内容形式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这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十分成功的一个方面,也是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优秀的传统蒙学教材大多含有经典有趣的历史故事、名人典故、趣事轶闻等。华文教材编写时也大可借鉴蒙学教材的这个特点,教材内容应尽量贴近华裔群体的生活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教材中也要多涉及华裔汉语学习者关心的中国话题。
(五)充分运用华裔社会文化名流、团体的力量参与教材编写。中国历代许多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学者都致力或参与了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此使得蒙学教材保持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且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都得到很大提高。华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运用国内外致力于从事华文教育事业的名人名流、教育家学者的力量,减少仅限于让任课老师自己编写教材的局限性,提高华文教材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的很多价值和特点我们都能够加以借鉴改良运用到华文教材编写中去,必定能够对华文教材编写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这个过程还需国内外人士共同努力将之付诸实践,如果运用得当必将大大提高华裔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