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村寨景观规划探讨
2020-12-08张雨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张雨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部门开始重视乡村发展问题,并且针对乡村实际情况开展了乡村振兴计划,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均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各类特色村寨景观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并进行了相应的规划,经常被开发成旅游景观地,这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村寨景观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特色村寨景观的长远发展。
一、特色村寨景观发展现状
(一)传统特色难以凸显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村寨房屋都处于空置状态,而这些房屋大多属于砖木结构,如果不加以修缮保护,很容易出现损毁严重的情况。其次,由于一些村寨民居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要,许多村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对其居住的民居进行修缮或重建工作,有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逐渐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再次,现在许多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情况越来越多,一部分少数民族的群众民族认同感逐渐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民居的建筑风格逐渐汉化。长此以往,特色村寨景观和传统特色也变得难以凸显。
(二)村寨建设急于求成
特色村寨的发展和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同时也与相应的规划方案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特色村寨景观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依然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这也使许多工作在没有经过细致考虑后就开展起来。这样的工作既缺乏科学性,也缺乏合理性,就算最终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未来能否持续发展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
特色村寨景观规划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优秀的成果,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村民并没有意识到这项规划工作的现实意义,其参与程度也不高,也缺乏社会关注度。特色村寨景观的规划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目前这些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数量较为缺乏,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特色村寨景观规划建设的途径还缺乏丰富性,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发展方面。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村寨景观规划探讨
(一)标志景观的强化
在一般情况下,民族村寨景观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整体景观、个体景观及个体景观组合而成的景观,如侗族村寨有鼓楼、戏台和民居,它们共同组成不同的景观印象。特色村寨景观强化指的是对村寨的景观进行相应的规划,这样既可以给游客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也能充分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让游客能真正置身于村寨景观之中,感受民族特色文化,让他们体会“发现”的乐趣,并且进一步增加特色村寨景观的数量,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规划,进一步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美景。
(二)民俗文化的综合运用
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特色村寨开始开设相应的现代设施,咖啡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属于特色村寨的新景观,这些景观在建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与当地的整体景观保持一致,在装修时应该适当地融入整个村寨的整体特色。例如,侗族村寨的新景观就可以借鉴侗族服饰中的各种元素,或者是侗族民间流传的故事,将这些内容彩绘在村寨过道、小巷的墙壁上,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整个村寨的文化氛围。
(三)动态民俗和开放景观的融合
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民俗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行为,它的呈现往往离不开实践,每一次实践都会对当地村寨的景观进行重新定义,也就是说,民俗对整个村寨文化都有着强大的约束力,文化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生改变。就目前来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民俗和景观逐渐发生着融合,景观也在不断变化着,因此应该将民俗和景观进行结合,促进特色村寨景观的发展和进步。
乡村振兴计划属于整个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随着越来越多特色村寨景观的不断发展,如何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和民俗文化的完整性也逐渐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传统特色难以凸显、村寨建设急于求成以及社会参与度不高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特色村寨景观的现状加以探讨,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村寨景观规划的相关举措,包括标志景观的强化、民俗文化的综合运用以及动态民俗和开放景观的融合,以期促进我国特色村寨景观的规划和发展,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有效且可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