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家园共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12-08李燕
◎李燕
在当前的全面发展潮流下,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热点。通过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合作,能够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通路。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和功效,合理建构家校密切合作的机制,在相互尊重、合作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开展教育,以确保幼儿时期的教育成为其人生发展的基石,有效推动幼儿教学质量的发展。本文就此问题,简要地阐述了幼儿园家校共育面临的难题及其相关的策略。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父母教育思想的落后与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然而,对于幼儿的教育,部分家长会片面地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在校学习,学校理所当然肩负育人的重任。此外,还有部分家长将教师主动交流,误认为孩子在校表现不良,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在该背景下,他们的教育目的趋于功利化,只注重孩子的分数,而忽略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能力,通常指父母采取一定的教育手段培养子女成才的能力。在当下很多的父母因为自身工作原因,幼儿都由隔辈人或是亲戚抚养,虽然能够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但是却无法弥补父母对幼儿身边的情感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幼儿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也直接增加了家校共育的难度。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及时
家校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共同探讨来解决教育难题。但多数情况下,由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反馈不及时,使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士,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拥有比家长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因此需担负起主导的重任,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并指导家长或是共同商榷解决的办法。但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仅告知孩子存在的问题,而缺乏进一步家校共育的措施。
二、解决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
(一)开设家长园地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当中,如何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家长沟通和家校沟通,是家长和幼儿园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在幼儿园的实际环境布置过程当中是没有考虑到家长存在的, 这就导致一些想要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家长,只能在接送孩子时与教师进行简短沟通,无法正确掌握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学习进程,产生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冲突。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改变,让家长更加有机会参与进幼儿的教育过程当中,并由教师带领进行正确高效的家园共育过程。
比如说可以以开设家长园地的方式,让来接孩子的家长们共同处在一个空间内,进行固定时间的交流,内容可以是育儿经验,也可以是育儿心得,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原地内布置一些不同幼儿的课程作品,让家长们进行观看和相互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便根据孩子的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教育手段,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二)利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家长紧密沟通
由于幼儿园是大班模式进行教学,由一位教师带领众多幼儿展开各种教学活动,有部分家长苦于自己对孩子的学习进度把握不明确,在放学时拉住教师娓娓道来,不仅让教师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放学任务,还会引起其他家长效仿,导致场面混乱,但是交流效率不高,为幼儿园的工作带来麻烦。也有一部分家长直接在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开展时,请求入园与教师沟通,却没有考虑到教师是否在进行课程,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家长与教师之间也无法进行,高效切实的沟通。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就要从现实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幼儿们更健康、阳光的成长。